日、月、年是世界各种历法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历法中最重要的时间概念。中国古代历法就建立在对这三个时间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先说日。古人把第一次太阳升起到第二次太阳升起定为一日,即以一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由于太阳的升落时间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所以古人大多以子时作为实际上一日的开端。一天之内,又以清晨为“旦”,晚上为“夕”,黎明为“明”,中午为“日中”,黄昏为“昏”。
古人还认为天有十日,即所谓“十日并出”或“十日代出”,故又以十日为一旬。中国自殷代开始即称“十日为一旬”。甲骨文中不但有“旬”字,而且还有“今日”“今夕”等词,并称一旬之内的未来日为“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来”,过去的日为“昔”。唐宋时又有“旬休”,即官员每工作十天休息一天。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元稹的《五弦弹》“旬休节假暂归来”,都提到了“旬休”。
再说月。古人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这一周期约为29.53日。最早以新月初现作为一月的开始,这一天叫作“朏”(每月初三)。再后来又以日月合朔,即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朔日为一月的开始,并规定每月的初一叫“朔”,初三叫“朏”,最后一天(大月30日、小月29日)叫“晦”。而每月之中,大月的十六、小月的十五又称“望”。《尔雅·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这一规定,后世一直沿用。如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所谓“三五”“二八”,即指“望日”。望后一日则称“既望”,如苏轼《前赤壁赋》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古人还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十二辰相对应,即以夏历的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其说源自十二地支。有些民俗现象也与此相关联。如五月五日被称作“端午”,即与五月是午月有关。
最后来说说年。“年”的概念最初是由谷物成熟的物候形成的。《说文解字》:“年,谷熟也。从禾,千声。”谷物成熟的周期(第一次成熟到第二次成熟)即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作“太阳年”。后来,随着历法的制定,人们便习惯称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明年的正月初一之间的时间为“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雖始于正月初一,但各个时期对正月初一的界定并不一致。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为表示“应天承运”,常要重定正朔。“正”谓年始,“朔”谓月始。这样便形成了最早的夏历、殷历和周历。而这些历法的主要区别便是岁首的月建不同。夏历是以建寅之月作为岁首,广大农村今天仍然在使用的农历即是夏历。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明白这些,在阅读古书时其中的一些历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如《春秋·成公八年》记:“二月无冰。”杜预注:“周二月,今之十二月也,而无冰,书冬温。”腊月无冰,气候是不正常的,故《春秋》书之。假如不知道《春秋》所用的是周历,便不能理解该月气候的反常。又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所说:“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用的也是周历。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故不下雨足以成旱灾。
秦朝建立后,又规定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实行所谓的颛顼历,汉初袭之。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改用由落下闳、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复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约2000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曹叡)时一度改用殷历,武则天和唐肃宗时一度改用周历,一般所用的都是夏历。
最后还要说明的一点是,除了“年”的概念,古代还有“岁”(有时称“期”)的概念,二者是不同的。“岁”是指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之间的时间。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它们是不变的(故节气的时间可以精确到秒),所以“岁”实际上也就是回归年。这与“年”的时间(含闰月的时间)显然是不同的。经过长期观测,到南宋时,中国人已确知“岁”的周期是365.2425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与今天的计算完全相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