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03/23/qkimagesdzxydzxy201420dzxy20142035-1-l.jpg)
![](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0/03/23/qkimagesdzxydzxy201420dzxy20142035-2-l.jpg)
如果有人对你说《变形金刚4》里“博派金刚”又一次战胜了“狂派金刚”,你肯定会一头雾水。其实,“博派金刚”和“狂派金刚”是台湾译名,对于它们的大陆译名,你肯定不会陌生——汽车人和霸天虎。
大陆和台湾在电影译名方面的差异,早就引起了两岸网友的热烈讨论。一些大陆网友不理解,为什么台湾业界会把《肖申克的救赎》译为《刺激1995》,也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无关神鬼的影片被冠以神鬼之名;一些台湾网友则认为擎天柱这个译名“好土”,还有一些直译的片名“太没创意”。
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味道
大陆在翻译国外影片片名时,多以直译为主,比较注重形式的完整;台湾译名更多是以内容为中心,试图概括出影片的内涵。
“As Good As It Gets”在大陆的译名为《尽善尽美》,在台湾被译成《爱在心头口难开》,影片的男主角,正是一位“爱在心头口难开”的挑剔、苛刻的作家;“Meet The Parents”的台湾译名是《门当父不对》,体现了门第观念,大陆则直译为《拜见岳父大人》;“Up In The Air”大陆直译为《在云端》,台湾则叫作《型男飞行日志》……
但有的时候,直译似乎更能体现影片的主旨与内涵。“Django Unchained”在大陆被译为《被解救的姜戈》,台湾译名为《绝杀令》。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前两年,一位德国赏金猎人从贩奴商人手中买下黑奴姜戈,让其重获自由。大陆译名中的“被解救”,体现了影片想要表达的“自由”这一主旨。
不过大陆的电影译名也并非全是直译。被无数影迷追捧的“Inception”,台湾译为《全面启动》,大陆则译为《盗梦空间》,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上,“盗梦空间”都更具文艺范儿。“Scent Of A Woman”在台湾被直译成《女人香》,在大陆则是意境更美的《闻香识女人》。“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在台湾是直译的《麦迪逊之桥》,大陆译名《廊桥遗梦》,更加唯美地反映出男女主人公的纠结爱情。
没有神鬼的“神鬼大片”
台湾的电影译名,似乎特别钟情于“神鬼”和“魔鬼”这两个词。
奇幻大片“The Mummy”,大陆直译为《木乃伊》,台湾的译名则是《神鬼传奇》;“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系列电影,大陆译为《加勒比海盗》,在台湾则成了《神鬼奇航》;恐怖片“The Others”,在大陆被译为《小岛惊魂》,在台湾则是《神鬼第六感》。
如果说上述影片中确实有“神鬼”元素,那么一些无关神鬼的影片却被台湾冠以神鬼之名,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犯罪类电影“Catch Me If You Can”,在大陆译为《猫鼠游戏》,台湾则译为《神鬼交锋》;间谍大片“The Bourne Identity”,大陆译为《谍影重重》或《伯恩的身份》,台湾则译为《神鬼认证》;热血史诗片“Gladiator”,大陆译名是《角斗士》,台湾译名则是《神鬼战士》……或许,在台湾电影翻译者看来,这些影片紧张激烈的程度够“神鬼”。
有些演员的作品,还常常被冠以“魔鬼”二字。
施瓦辛格的“Total Recall”,大陆译为《全面回忆》,台湾译为《魔鬼总动员》。他因这部电影一炮走红之后,主演的电影在台湾几乎都被“魔鬼”缠身了。“The 6th Day”,大陆译为《第六日》,台湾译为《魔鬼复制人》;“The Terminator”,大陆译为《终结者》,台湾译为《魔鬼终结者》;“Commando”,大陆译为《独闯龙潭》,台湾译为《魔鬼司令》。在台湾,连施瓦辛格少有的喜剧片也被冠上了“魔鬼”称号,如《魔鬼孩子王》(“Kindergarten Cop”)和《魔鬼二世》(“Junior”)等。
吐槽不新,欢乐不止
有些电影的大陆译名,并不被台湾网友认可。比如,电影“Taken”讲述了一位父亲从匪徒手里解救女儿的故事,台湾的译名是《时刻援救》,大陆译名为《飓风营救》。后者会让观众误以为是灾难片,还有台湾网友吐槽道:“布莱恩(男主角)的女儿是被飓风卷走了吗?”
动画片“Despicable Me”的台湾译名是《神偷奶爸》,大陆的译名是《卑鄙的我》,两者各有韵味,前者符合“可爱激萌”的风格,后者则贴合影片的自我嘲讽。但有台湾网友评论说大陆的翻译好直白,“买票的时候要怎么跟售票员说呢?”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译名中受人诟病最多的,是众多影迷奉为经典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大陆译为《肖申克的救赎》)被翻译为《刺激1995》。这部电影1995年在台公映,当时的翻译人员认为电影讲述的是一个骗局故事,而1973年的同类电影“The Sting”(大陆译为《骗中骗》),在台湾被译为《刺激》,所以,《肖申克的救赎》就被无奈地翻译为《刺激1995》。
当然,大陆与台湾也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电影译名。比如,“The Dark Knight”,在大陆是《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在台湾叫《蝙蝠侠:黑暗骑士》;“Iron Man”,大陆译为《钢铁侠》,台湾是《铜铁人》;最新一集的007电影“Skyfall”,大陆名为《007:大破天幕杀机》,台湾名为《007:空降危机》。没有任何分歧的,要数“2012”了,全球都用这个名字。
![](/img/vote.png)
![](https://www.99guiyi.com/images/gzh.png?05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