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经典图酷 听听音乐 星座常识 娱乐新闻 影视在线 文学动态 幽默笑话 影视评论 原创剧本 励志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编剧、编剧学与编剧教学(三)——陆军教授访谈录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海(剧本创作) 热度: 35632
■ 陈 雪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5、“编剧学建设还刚起步,任重道远”

陈:在十多年前一篇题为《上海剧坛一奇人》的获奖报告文学中,在上海戏剧学院选送教育部主办的展示当代教师风采的微视频《微信中的老师——上戏教授陆军速写》中,以及今年8月28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报道中,都说您“一人要干四个人的活”,我很想知道,您是如何做到“分身有术”的?

  陆: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是朋友们对我的鼓励。不过,客观地说,也算不上是夸大其词。比如我现在手上正在干的活就有:34个在读研究生,2个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多个外省市委培生,还有时时更新、无法精确统计的一个个“编外”学生;1门全院选修课,多门研究生小课,1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与上戏学生的混合班;2个中心,2个工作室,2个学会,1个《编剧学刊》;1个国家重大课题,2个市级文教结合项目,多个委托项目,1项高峰学科1类岗位工作任务;多部组织师生正在创作的大师剧,多部与学生合作并正在修改的大戏,10多种正在编纂中的丛书与专著。还有几乎每周都需面对的讲学邀请、各类项目评审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剧本咨询,还有一些实在无法避开的与业务有关的会议与应酬。其实,哪有什么“分身有术”啊!说几个很私密的细节你就知道我的窘境了。这么多年来,我从来不看电视,出差住宾馆不管多少天,也从不碰电视遥控器;平时上洗手间,两次并成一次;吃一顿饭不超过五分钟(应酬除外)。朋友们说,你的生活质量太差了。我笑答,选择戏剧事业,是我一生的荣幸,我很幸福啊!

  陈:为了这次采访,我做了一些功课,包括看了好多篇最近发表的介绍您的文字与影像,有何伟康先生的《从荷乡走出的“三栖教授”》,侯建萍女士的《执着,源于一份责任》,罗晓女士的《杏坛有奇人,铁肩担道义》,以及上海市教育工会的微电影《师与猫》等等。但这些报道都没有涉及一个我很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陆老师您接下来的人生规划是什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

  陆:我是1955年出生的,现在是属于上戏延退的老教授,但我的心好像还没有老。最近学校在申报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我作为编剧学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正在筹划未来五年里要做的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教学改革方面,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体内容的推广与应用为载体,为编剧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国家级示范;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以上海戏剧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编剧学研究生项目为载体,为戏剧影视行业提供国家级编剧人才;三是在理论研究方面,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研究为载体,为繁荣戏剧文学事业提供国家层面的决策咨询;四是在艺术创作方面,以“三团”(上戏青年话剧团、青年戏曲团,青年舞蹈团)为载体,推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原创学院派舞台艺术作品(含上海高校大师剧)及影视作品,为舞台艺术与影视创作提供国家艺术形象的价值导向。

  这样说可能比较空泛,那就再具体些吧。基于现有的学科基础与人才储备,我的想法是,在2019年至2023年内,编剧学将启动实施“编1-X-1010计划”。

  “1”,即1个编剧学研究中心。

  “X”,即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组织重大题材戏剧与影视剧创作,举行中外编剧学高峰论坛,出版《编剧学刊》等。

  “1010”,即10个“10”。第1个“10”,10个国家级项目、课题与奖项;

  第2个“10”,10部高水平戏剧与影视剧作品(话剧5部,戏曲3部,电影与电视剧各1部);第3个“10”,10本编剧学专著;第4个“10”,10本编剧学教材(修订版);第5个“10”,10卷本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第6个“10”,1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第7个“10”,10期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第8个“10”,10部上戏与美国哥大学生优秀剧作(分别在上海与纽约外百老汇上演);第9个“10”,10部上海校园大师剧(含创作演出与研究);

  第10个“10”,10位编剧学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总之,我们将借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的东风,在戏剧与影视学框架内,通过五年努力,争取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编剧学”的战略目标。

  以上这些内容,也可看作是我给自己制订的人生五年规划吧!

  陈:那么,戏剧创作呢?

  陆:老本行,不会丢。只是我的主要精力肯定不是在创作上了。

  陈:明白了。个人创作事小,学科建设事大。衷心祝愿陆老师宝刀不老,心想事成!

  陆:谢谢你的吉言。我自知,编剧学建设还刚起步,任重道远。我勉力前行吧!毕竟是老人了,很多时候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年轻人已一个个冒出来了。我坚信,编剧学借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有希望,也越来越有力量。

  陈:手上有一份介绍陆老师工作成果的文字,我要是附在这篇访谈录后,您不介意吗?

  陆:不介意。今天与你交流的,涉及个人化的东西较多。好在都是诚恳的表达,要是说错了,希望大家能原谅我。

  陈:谢谢陆老师能这么坦诚地与我们分享您的喜怒哀乐。谢谢!

  陆:更谢谢你给了我畅所欲言的机会。谢谢!

  结语:从2016年10月18日第一次采访陆军老师到今天,在这间温馨的办公室内,我们进行了多次愉快的访谈。此刻,窗外细雨绵绵,校园恬谧安静。眼前的陆老师面带笑容,殷殷寄语。我仿若时而见到一位宁静的守望者,在戏剧创作的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时而见到一位勤勉的播种者,在戏剧教学的路途上无私地奉献着;时而又见到一位执着的拓荒者,在戏剧研究的星空中勇敢地探索着。岁月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陆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却用心中的愿、手中的笔,记录了这一幕幕珍贵的画面。

  附∶陆军近5年教学、科研、创作成果统计

  (一)教学成果

  1.《戏曲编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013

  2.《中国戏曲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3.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优秀学位论文)/2014

  4.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优秀学位论文)/2016

  5.《“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

  上海市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2017

  6.《“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

  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018

  7.《“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2018

  8.《“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

  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18

  9.《以培养有情怀的剧作家为使命——编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

  10.《培养有情怀的剧作家——艺术院校编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创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

  (二)科研项目

  1.《戏曲剧本创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6

  2.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戏剧文学分支主编/2014

  3.上海市教委劳模创新工作室

  ——陆军编剧学创新工作室/2015

  (三)文教结合项目

  1.2016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2015/2016/2017/2018

  2.彩虹计划:上海市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2017/2018

  (四)主要论文

  1.《萧伯纳之于中国戏剧教育的意义》

  《戏剧艺术》2013年第4期[CSSCI]

  2.《戏剧观:戏剧写作教学的灵魂—上戏编剧教学60年之检讨》

  《戏剧》2014年第6期[CSSCI]

  3.《青年编剧成长机制缺失之刍议》

  《戏剧》2015年第6期[CSSCI]

  4.《论现实主义表演方法在戏剧表演教学中的重要性》

  《戏剧艺术》2017年第1期[CSSCI]

  第32届田汉戏剧奖评论一等奖

  5.《编剧学的源流、现状与开创性探索》(《编剧学刊》创刊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CSSCI]

  6.《指导指导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剧本写作的历程与省思》

  《戏剧艺术》2018年第4期[CSSCI]

  7.《延长剧作寿命的九种可能》(之一)

  《戏剧文学》2013年第10期

  8.《延长剧作寿命的九种可能》(之二)

  《戏剧文学》2013年第11期

  9.《延长剧作寿命的九种可能》(之三)

  《戏剧文学》2013年第12期

  10.《戏剧观:戏剧写作教学的灵魂》

  《2013年狮城国际戏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1.《戏剧的“人学观”及其他》

  《艺海》2015年第11期

  12.《中国剧坛的“八有”与“八缺”》

  《剧作家》2015年第2期

  13.《青年编剧都去哪儿了?——对于中国戏剧编剧人才现状的忧思》

  《解放日报·朝花周刊》2016年5月5日

  14.《“代养制”能否解青年编剧荒——关于中国戏剧编剧人才稀缺的对策》

  《解放日报·朝花周刊》2016年5月12日

  15.《中国现当代编剧学百年流变之检讨》

  《艺海》2016年第7期

  16.《呼唤具有学院派气质与格局的戏剧作品》

  《剧本》月刊2017年第4期

  17.《编剧学论稿》自序

  《剧本》月刊2017年第9期

  18.《年轻演员应加强表演基本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3日

  19.《戏剧观·想象力·技法》(《编剧理论与技法第5版自序》)

  《中国文化报》2017年11月1日

  20.《命题剧作十法》

  《艺海》2017年第10期

  21.《传说:被修饰过的历史胎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8月27日

  (五)著作出版

  独著:

  1.《编剧理论与技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另一种阅读笔记—陆军书序录》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3.《滑落在指缝间的沙粒》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4.《编剧学论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主编:

  1.《编剧教学研究论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2.《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丛书:瞬间不是永远》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3.《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丛书:乐美勤剧作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4.《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丛书:戏剧为上演而设》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5.《我和戏剧的缘分》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6.《上戏编剧学建设年度文选(2013·教师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7.《戏曲在海内外的最新进展》(与朱恒夫教授合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8.《2013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9.《倒春寒——新剧本创作与研究丛书》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

  10.《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教材丛书》(10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1.《中国现当代编剧学史料长编》(3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

  12.《戏剧文学系志》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编印/2015

  13.《上戏编剧学研究生创作档案》(6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

  14.《“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剧本选》

  上海戏剧学院创作中心/2016

  15.《上戏编剧学建设年度文选(2014·教师卷)》

  上海三联书店/2016

  16.《碰撞与交融——上海戏剧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编剧专业MFA 课程感悟》

  上海三联书店/2016

  17.《聆听戏剧生命的呼吸——“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入选剧目研究”课程论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2016

  18.《衣被天下——上海校园戏剧作品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9.《青春站台——上海校园戏剧作品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0.《花开有声——上海校园戏剧作品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21.《编剧学辞典》(与姚扣根教授合编)

  文汇出版社/2017

  27.《上戏新剧本丛编》(全50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

  28.《编剧学刊》(2017年卷)

  上海书名店出版社/2017

  29.《编剧学刊》(2018年卷)

  上海书名店出版社/2018

  30.《大上海郊外的晚上》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3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剧专业研究生剧作选——上戏·哥大研究生合作教学成果巡礼》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六)剧本创作

  1.蒲剧《母亲的呼唤》,山西运城闻喜县蒲剧团演出

  △山西省第十二届戏剧节“山花奖”编剧奖/2013

  2.越剧《探春》,浙江余姚市艺术剧院演出/

  剧本刊《艺海·剧本创作》2015年第3期

  △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优秀新剧目奖/2013

  △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参演剧目奖/2014

  3.蒲剧《人间第一情》,河南省陕县蒲剧保护传承中心演出

  △河南省文华剧目一等奖/2013

  4.婺剧《清澈的梦想》,浙江婺剧院演出/剧本刊《新剧本》2018年第6期

  △浙江省委宣传部精品剧目扶持计划/2014

  5.话剧《大明四臣相》(与肖留合作),

  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剧本刊《剧本》2015年第3期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2015

  △第31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2017

  6.姚剧《浪漫村庄》,浙江余姚市艺术剧院演出/2016

  △浙江省第13届“五个一工程奖”/2017

  △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

  全国优秀剧目展演/2018

  7.话剧《生命行歌》(与顾月云合作),

  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剧本刊《剧本》月刊2018年第12期

  △2018年度文化部剧本扶持工程

  △2018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

  8.越剧《春申君》(与安树合作)

  △2018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选题孵化资助项目

  9.沪剧《啊,母亲!》

  △上海新东苑沪剧团演出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资助

  10.话剧《陆机》(与肖留合作)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

  11.话剧《蔡龙云》(与黄锐烁、方智钧合作)

  △上海体育学院演出

  12.《松江历史名人题材戏剧三部曲》(与肖留、安树合作)

  △中共松江区委宣传部、松江区文广局组织展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