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孩找我聊天,反复叮嘱我写出来的时候替她匿名。她上高二,跟最好的朋友同桌,同桌数学不好,她就每天专门抽半个小时帮她讲题,辅导资料和学习方法也是毫无保留能帮就帮。
可就在上次月考的时候,同桌的数学成绩忽然提高了二十多分,老师也连连夸赞“开窍了”。明明有她一半功劳,可她却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在这一次的月考中,同桌的名次只堪堪跟她差了两位而已。
她一向被数学老师偏疼,每周都会额外给她一套复习题做拔高练习,以前的每一次,她拿到卷子之后都会也印一份给同桌,再花费一两个小时时间帮她梳理解题的思路。
可这一次,她却神差鬼使地直接把卷子带回了家,同桌问起的时候还装起一脸迷茫:可能是老师太忙,忘了吧。
同桌没说什么,她却先睡不着觉,一面深恨自己的虚伪,一面又特别害怕被同桌超过。共同进步,取长补短;她应该超越的不是她,而是坐在考场里的其他所有人;一个人走得快,两个人才走得远。
道理她都懂。可所有的大道理加起来,也浇不灭心底那点阴暗又自私的念头:千万千万,不能让她超过我。
这种亲密友谊和胜负欲交织的感情,对一些人来讲不可思议,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讲,却是他们在人生中始终摆脱不了的命题。
谁考得更好,谁念的学校更有名,谁的工资更高,谁更配得上“人生赢家”的称号。他们竞争的对象,也常常是最亲密的朋友,因此也很难真正享受到竞争本身的快感,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只有压力和愧疚。
我怎么可以这么想?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以及:明知道这样不对,可我就是改不掉。
更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当他们是赢家的时候,他们常常会不惜力地来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朋友,可一旦感到自己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威胁,就会担心会被反超上来的朋友嫌弃。
曾经给予对方的一切付出,却不认为自己配得上同等的回报。好像只有处在上风的时候,才认定自己是安全的。所有对他人的不信任,最终都指向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一个显而易见的悖论是,当一个人始终要求自己处在上风的时候,其实也就失去了自己矫正评价体系的机会。不允许自己出错,不允许自己示弱,因而永远无法体验到被接纳,被原谅,被无条件的一把拥抱入怀的感觉。
人年龄越大,是一定会越来越胆怯的,潜意识里的恐惧,因为得不到反向的例证而不断固化,逐渐成了碰也不能碰的逆鳞。
我猜写到这里,一定又会有人问:那我该怎么做呢?
其实对绝大多数非病理性的心理问题,无论有多少漂亮的理论,无论给出对策的这个人说的直白还是委婉,真正的解决之道永远只有一条:要保留让自己受伤的勇气。
在你学习失败和示弱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如你所想的那样,转身弃你而去。在你练习表达爱的时候,一定会有人面无表情的接过你那颗真心随手一丢。当你试图告诉对方你的感受时,一定会有人半是惊讶半是厌烦的回应“是你想太多”。
而你唯一的收获,是终于可以告诉自己一句:是的,有人不爱我,有人不理解我,有人看不起我。但那不是全部。
那些差异化的反应,正是打开你封闭潜意识里的一道道光,借由这些微小的光,才是重塑自我的开始。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