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桓公因不听扁鹊之言,结果白白的送了自己的命,这在《韩非子》里面有载,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可是他得的是什么病,怎么样得的病,韩非子没有讲,也不见经传,所以世人就无从知道了。
一日,笔者得了一本古书,无头无尾,不知书名,也不知为何人所著,里边讲了很多古往今来的逸闻趣事,其中有一段“公输盘歿,蔡桓公病于中兴殿倾”的记载,倒能说明蔡桓公的病的原因,很值得玩味。笔者不敢独享,现公诸于世,希求借鉴。
蔡国原本是一个百里侯国,国不大,力不强,物产不丰;爵不高,禄不厚,先人遗留甚少。至桓公时,境况更加艰难。各诸侯国势利得很,对蔡国也就敢鄙视无礼,呼来唤去的,如同仆役。真是小国不尊,大国不敬。究其原因,顶顶重要的是,蔡国的朝堂还是周武王分封蔡叔时所建,又低又小又破旧,并且只有五间。在当时,这样的朝堂实在找不出第二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子爵之国,也要建造一座漂亮的七间大殿,以便接见外国使者。因此,不但各国国君不愿光顾蔡国,就是士大夫也不肯出使蔡国。因为晏婴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上等国家,派上等官员出使;中等国家,派中等官员出使;下等国家,派最没用的官员出使。蔡国的朝堂简陋的比农家草舍强不了多少,连下等国家也不如,谁愿意去出使蔡国呢?如果派那位官员去出使蔡国,那他肯定就是最不中用的人了,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最不光采最不体面的了。所以各国国君如果派那位官员去出使蔡国,他总要千方百计的找理由拒绝。
桓公也是个有志气的君主,一心想振兴蔡国。虽然没少努力,可是苦于国力有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一个中等国家。看着这眼前光景,好不叫人伤心。于是桓公召集全国文武官员商议对策。议了三天三夜,找出了症结:必须加强与各国的往来,争得外援,才能振兴蔡国。如何争得外援呢,又商议了三天三夜,终于才想出了个办法,拿出了一个背水一战的大胆策略:勒紧腰带,拿出国库的三分之一,建造一座在各诸侯国中称得上一流的七间大殿,来吸引各国的注意。如果不是天子的大殿才有九间,他们非建造一座九间大殿不可。
资金筹备出来了,砖瓦木料就好办了。可是建造这样高规格的大殿,没有一个能工巧匠是不行的。桓公首先想起了公输般,公输般可是天下建造宫室的顶尖儿的一流高手。就赶忙派出使者去请。可是公输般正在为楚王修造攻城的云梯,楚王说什么也不放他走。公输般只好先画了个图纸交与使者,并且说待这云梯造成之后立刻前往。桓公只好礼贤下士,遍访臣民,从各国请来一批建筑高手,先破土动工,开挖地基。因为有了公输般的图纸,一般的粗活这些工匠还是能够干得了的,辛辛苦苦一年有余,大墙砌成。可是屋架的构造,明柱的竖立,他们就无能为力了。只好停工。眼睁睁的等待公输般的到来。
再说公输般为楚王修造云梯,刚造一半,被墨翟老先生听说了。墨老先生是个仁义君子,极力反对各国的兼并战争,听说此事后,连忙赶往楚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动用机巧,晓以利害,终于打动了楚王之心,制止了云梯的修造。公输般这才得以脱身,连忙日夜兼程的赶往楚国。
恰好此时蔡国刚刚停工,公输般的到来,真如久旱逢甘雨,整个蔡国都沸腾起来了,国人无不欢呼雀跃。桓公设宴,亲自把盏,为公输般先生接风洗尘。公输般先生感动不已,辞去筵席,立刻投身工地。公输般先生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全部本领,领导了后期工程。他要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挽救一个将要衰亡的国家!
又是一年,大殿建成。
竣工之日,桓公带领百官前去观看,亲自剪彩。桓公仰观大殿,只见巍巍峨峨,直冲云霄,气势雄伟,景象森严,富丽堂皇,如同琼楼玉宇,亚赛灵霄宝殿。真正是集天下建筑之大成,荟海内宫殿之精华。比起周天子的金銮殿也差不了多少,高兴得桓公差点晕了过去,口中连连夸奖:“美哉,大殿!壮哉,大殿!”
桓公重赏工匠,大宴群臣,亲手为公输般先生披红挂彩。公输般先生感激不尽,说:“大王,,为蔡国的前途兴建此殿,您的决策英明。依小民之见,此殿命名为‘中兴殿’,大王意下如何?”桓公大喜,立刻亲自手书斗大的篆字“中兴殿”三个大字,公输般先生亲自雕刻,悬挂于大殿正门之上。
诸侯各国闻听此事,改变了昔日对蔡国的偏见,纷纷派出高级官员,带着厚重礼物前来出使蔡国。家家表示愿与蔡国交好,国国愿意提供援助。桓公本来就是个有才能的君主,此时又借助外援,真是如鱼得水,于是便效仿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励精图治,改革弊政,裁汰冗员,鼓励耕织,提拔有功之将士,重用贤能之良臣。一时间,各国有识之士纷纷归附蔡国,如同游鱼之归大海,猛虎之上山岗。蔡国内有贤臣辅助,外有各国强援,不上几年,就跻身于天下先进国家之林,周天子也破格晋升蔡国爵位为“公”。桓公也勤奋谨慎努力,衣食住行,处理政务,全在中兴殿中。
再说公输般先生自从离开蔡国,游历齐鲁赵魏等诸侯国,宫室建造不少,不知何因,效应再也没有超过中兴殿的。一日秦国章台宫竣工,公输般先生掐指一算,时间过得好快,中兴殿已经建成二十年了。就辞别了秦王,赶往蔡国,想看一看自己这一世的得意之作——中兴殿——有无问题。
国人闻知,报于桓公,桓公大喜,亲自出迎到十里长亭,为公输般先生接风,规格之高不亚于迎接上国诸侯。公输般先生更是受宠若惊,虽然游历各国礼遇甚厚,但比起桓公来,还是相差甚远。桓公如此对待一个平民百姓,也真是闻所未闻。
宴毕,公输般先生一不休息,二不拜客,三不说闲话,直奔中兴殿而去。一到殿前,只见金光闪闪,宛如初建;雕梁画栋,似同新生。公输般先生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东敲敲,西打打,整个大殿无损无坏,坚固如初,高兴得一掌拍在殿角的蟠龙玉柱上,大喊了一声“好——”,一个“啊”字刚喊出口,却戛然而止。只见他对着蟠龙玉柱,用手敲了又敲,贴着耳朵听了又听,面露忧疑之色。
桓公一边见了,莫名其妙,不知公输般先生为何如此。
公输般先生为何面露忧疑之色?他是建造宫室的祖宗,何事不知,何事不晓,那一掌拍下,就知不妙。敲之觉有异声,听之觉有奇动,立刻明白,必是大柱之内生了虫。整个大殿殿顶全靠前后两排十二根蟠龙玉柱支撑,十二根大柱若全被虫蠹,这还如何得了?遂一根一根的细细查看,查过来查过去,几乎根根如此。公输般先生想:自成名以来,所造宫室无数,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回出现。这是为何?这是为何?难道我公输般的名声将毁于这中兴殿么?个人名声事小,关系着整个蔡国命运前景的中兴殿如若毁了,那可是事重如山了。
为什么?为什么?公输般先生绕着蟠龙玉柱踱来踱去,苦思冥想,久久不得结果。桓公看着先生面色凝重,不知为何,就问了一声:“先生要——”桓公要说什么,公输般先生没听清,只听到一个“药”字,猛然醒悟,喊了一声“对了”,随即跪倒在桓公面前,说:“大王,小民有罪!”
桓公问:“先生,中兴殿之成,蔡国之兴,全赖先生,先生何罪之有?”
公输般先生回答:“大王,当初小民一时疏忽,在蟠龙玉柱油漆之前,忘记涂抹药物,致使今日生了蠹虫,这实在是小民之罪。”
桓公听了,哈哈一笑,说:“先生差矣,用来做蟠龙玉柱之木,非同一般椿柳榆楝可比,乃是金丝楠木,如何会生蠹虫?”
“大王,金丝楠木,质地坚硬,照常理来说,不该生虫,可是今日情况却特殊了。”
“先生,这合抱粗的金丝楠木大柱,别说不会生虫,就是生上几个小虫,又有何妨?寡人不怪罪于你。请起,请起,快随寡人后宫饮酒去。”桓公不容分说,把个如痴如呆的公输般先生拉进了后宫。
席间,公输般先生再拜桓公,说:“大王,蟠龙玉柱确实已被虫蠹,不可不防,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饮酒,饮酒,先生莫谈此事,寡人自有道理。”
公输般先生实在认为事关重大,有几次欲言此事,均被桓公岔开。看来再也没有机会谈及此事了。公输般先生焦急万分,桓公却如同无事一般。
恰好此时越国翻修宫殿,派使者来请公输般先生。临行时,公输般先生又再三劝告桓公一定要整治蠹虫,不然后患无穷。桓公却面露不悦之色,理也没理。公输般先生无奈,只好离开蔡国直奔越国而去。
越国宫殿规模巨大,不亚于秦国的章台之宫,翻修相当费时费工。越国刚刚完工,鲁国使者又至,要公输般先生帮助重修宗庙。鲁国竣工,燕国又请公输般先生整修后宫。整整十年。公输般先生忙得马不停蹄,没有一刻的安宁。燕国事毕,公输般先生仍然十分牵挂中兴殿的安危,竟不顾疲劳,不顾他国之请,求燕王赐了一乘快车,直奔蔡国而来。
蔡国国人报与桓公得知,桓公却只迎出了五里。为什么?原来自中兴殿建成,三十多年来,蔡国声威大振,桓公年事已高,也就渐渐的骄傲起来,疏懒于政务,大事小事,全交于手下近臣处理,自己只顾享乐起来。但念及公输般的功劳,也不得不迎出五里,做做样子。
宾主见礼。入宴。宴毕,公输般请求察看中兴殿,桓公虽然不悦,可也不得不陪同前往。察看之中,桓公问道:“先生,中兴殿固否?”
公输般先生不语,只是细细察看。各个部位光亮如初,固同新建。只是看了蟠龙玉柱,却大吃一惊。连忙拉住桓公衣袖,指着大柱说:“大王,当年小民禀告大王,大柱已经生虫,大王不信,请看这油漆缝中,已布满虫屎,想必虫蠹已经很厉害了,再不抓紧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桓公本来不相信金丝楠木会生蠹虫,今日一见,倒也吃了一惊,但很快就镇静下来了,微微一笑,说道:“先生,几只小虫子对这盘龙大柱来说,还不是蚍蜉撼大树,岂能奈何得了,无妨,无妨!不必大惊小怪。”
公输般先生连连摇头说:“虫子虽小,能朽巨木,不及早设法防治,后果不堪设想。防微杜渐,不能不慎。”
“先生,依你之见,有何良方?”
“刀削斧砍,除去虫蠹之层,重新刷药,雕刻,油漆,就行了。”
“除此之外,还有何方?先生?”
“除此之外,别无良方。”
“先生差矣,”桓公捻着花白的胡须说:“柱内生虫,皆因有裂缝。塞实裂缝,虫必闷死。寡人命工匠以油灰填满裂缝,再厚厚刷上一层油漆就行了,何必大动刀斧。先生看寡人之方可好?”
公输般先生欲言,桓公连连摆手道:“先生勿言,先生勿言,寡人之方定能巧夺天工。”
公输般先生虽是匠祖,技艺高明,怎奈桓公位尊权重,固执己见,一言九鼎,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工匠胡抹乱涂一气,长嘘短叹的离开蔡国。桓公倒也送了出宫门。
公输般先生回到家乡鲁国,大病一场,一病三年。病愈后,再也无心重操旧业,想想自己建造宫室一生,经验教训积累不少,单凭弟子代代口头相传,恐为不妥,不如写出书来,也好供后人借鉴。于是弃斧操笔,关起门来,著起书立起说来。又七年,书成,命名为《匠经》。
一日,公输般先生审定《匠经》,翻阅到蔡国之中兴殿,想一想也不知中兴殿今日怎么样了,因此心急如焚。我已八十九岁高龄,将不久于人世,入土之前,绝不能让中兴殿毁掉,一定要拯救它。它不但关系自己的声名荣辱,更关系到蔡国的生死存亡。个人事小,国家事大。桓公不听劝告,是他不懂匠作之理,我如不管,定是弥天大罪。蔡国兴衰,在此一殿,桓公不怕殿倾,我还怕毁了自己的声名哩!无论如何也得再去蔡国走一遭,说什么也得拯救它。遂命孙儿备车,日夜兼程赶往蔡国。
公输般先生到了蔡国,桓公非常不高兴,对左右说:“公输般这个人也太小心眼儿了,罗里罗嗦的,好像谁也不如他似的,不见!”左右劝说:“公输般也是好意,大王如若不见,倒显得大王待人不诚了,不可不见!”桓公无奈,懒洋洋的迎出宫门。
公输般先生不顾桓公的冷淡如冰霜,饭不吃,茶不饮,自己一人不言不语的颤颤巍巍的向中兴殿走去。
桓公非常得意,也自言自语的说:“公输般啊,公输般,建造宫室,寡人不如你,可是保护这蟠龙玉柱,你就未必胜得过寡人了。想那虫子早已闷死在柱内了,你还看什么?看你那瞧不起人的劲儿,真是!”
公输般先生来到中兴殿,一不看墙壁二不观门窗,颤巍巍的奔向蟠龙玉柱跟前。看一看大惊,拍一拍失色。拔出腰间小斧,对着蟠龙玉柱连砍数斧,斧斧见虫眼儿,再砍几斧,斧斧有虫屎。公输般先生把斧子一扔,跺着脚仰天长叹:“天啊!天啊!既生我公输般,何必坏我名声。”遂踉跄而去。
桓公伸手一拉公输般,没能拉住,急忙命左右拉回,公输般只得止步,桓公冷笑着说:“公输般,寡人待你不薄,为何不辞而别,如此无礼?”
公输般先生也冷笑道:“蟠龙玉柱初被虫蠹,剥去油漆,涂上药物即可;再见玉柱,虫蠹渐深,斧砍刀削,除去朽木,再涂刷药物,亦未尝不可;今日再见玉柱,虫蠹之深,三分已有其二,恐怕不出三年,大殿必将倒塌!小民已无能为力,不得不走。”
桓公听了,面色红涨,厉声道:“公输般,寡人告诉你,中兴大殿已用了几十年,就是倒塌,也值得了。我蔡国早已国富民强,还怕造不出第二座中兴大殿不成?寡人早就看它破败不堪,正想拆了它重新建造哪!难道说离了你公输般,我们蔡国就不能过了,难道会亡国不成?”
公输般先生闻听此言,伸手抖抖的指着桓公,嘴连张了几张,没能说出一个字来。只好愤愤的扭转身,对孙儿说:“蔡国兴亡关我何事?走,回家!”遂别离蔡国而去。回国后,忧愤成疾,日夜长叹:“中兴殿,中兴殿,中兴,中兴……”最后,口吐鲜血数升,遂死。终年九十岁。
果然,公输般先生死后不到三年,中兴殿因柱朽而倒塌,桓公却无半点儿心疼之意。又请高明工匠,建了一座比中兴殿更加雄伟的大殿。
工峻,却无一国前来庆贺,只因这殿非公输般先生所建。各国得知中兴殿的倒塌原因,对蔡国渐渐意冷,纷纷收回援助,视蔡国如仇敌。后值几场战争,蔡国力竭而败,又渐渐衰落下去。
战事平静,桓公痛定思痛:争得各国援助,在于中兴殿,蔡国衰败,也在于中兴殿。悔不该当初不听公输般的劝告,可是现在后悔已为时过晚。最终也因忧思过度,不知不觉中染上了重病,自己却还不知道哪!
桓公吃了这次教训,本该聪明醒悟起来。可是他只悟出了前因,却没有看见后果。桓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偏偏又听不进扁鹊的再三忠言相告,重蹈复辙,结果白白的送了性命。
不听忠言,自作聪明,前车之覆,后车却又不鉴,死了也只能落人笑柄。
活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