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苏丹女子的眼睛

时间:2023/11/9 作者: 爱你 热度: 12840
◎ 苏 宁

  苏丹女子的眼睛

  ◎ 苏 宁

  在苏丹,每幢建筑花格子窗(DIWAN)的后面都隐藏着一双双女子向外窥视的明眸,通过DIWAN她们从容地观察过客和街市却又不会被人发现,那DIWAN就像镶嵌在每幢建筑上的面纱,华丽而隐蔽。

  DIWAN的花窗大多用上百个小木块拼接而成,花纹繁复,孔隙众多,这样形成了非常丰富的使用效果,那些小木块的使用还防止了干热天气对窗体的热膨胀损坏。装饰在建筑外的DIWAN如同每户人家的巨大的名片和消息通道,直接起到传达交流的作用。房子内的隐蔽之门和内部楼梯为女眷们提供了一条阴影里的通道。她们自如地在这些地方快速移动并窃窃交谈着,指挥家中仆役送递招待来宾用的精美茶点,而自己并不出现在厅堂里,只在你看不见的某个角落里默默地观察着一切。

  家庭富裕的女子往往拥有好些专门服侍她们饮食起居的仆役,她们不需要干粗重的家务,大多数时间只需修饰好自己的容貌。每个女子都拥有自己的眼线瓶、香水瓶和粉盒。眼线瓶里装着的眼线液由矿物和植物浆液调制而成,用来修饰眉毛和睫毛。每天例行的描眉画眼是所有苏丹乃至中东泛阿拉伯地区的女子都会终生坚持的习惯。眼睛对于全身包裹在袍子里的穆斯林女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亮而大的眼睛和精致且又长又黑的眉毛是容貌娇媚、身体健康的标志,是女子们唯一的心灵窗户,因而装扮是必要的。

  盛放画眉液的细长小瓶子有象牙材质的、银质的、木质的,不一而足,大多数小瓶子会陪伴它的主人从幼龄直到坟墓。

  年龄超过110岁的发娣玛有一只象牙的眉液瓶,它被发娣玛放在随身的小布袋里,那里面有念珠(祈祷用)、几片灰色的草药皮(她感觉不适立刻塞嘴里含着,她曾经给了我好多片,那东西越含越苦,我每次都坚持不下去)等不多的几样法宝。

  发娣玛已经老眼昏花,就是戴上老花镜,眼前的东西也看不太清。我问她:“你都看不清楚东西了,怎么给眼睛化妆呢?” 发娣玛说:“我从幼时起就开始描画眼睛,哪里还需要什么镜子。”说罢就见她熟练地从布包里摸出那个黄色的象牙小瓶子,流畅地拧开瓶盖,从里面抽出那粘着黑色汁液的棍芯,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熟练地描画了起来。她边画边说:“除非我死了,否则每一天我都会画眉毛。你看我是不是漂亮许多?”说完她就自顾自地大笑起来。

  那年斋月,AHMED从苏丹南部飞回来,他邀请我去他家吃中饭。餐后我提出为他母亲拍一张照片,她迅速地摇摇手,冲进了内室。AHMED向我解释说:“你不要误会,她不是害羞,只是她照相前一定要化妆的。”

  我好奇她会如何化装,就跟进屋里,见她正在镜前拧开一个小小的瓶子。她告诉我:“我从幼时起就在用这个瓶子了,你看还很好呢!”我接过来观察,那是一个银质的小瓶,表面镶嵌了许多蓝色孔雀石,精美异常。不到两分钟,她就熟练地画好了眼睛,她说:“好了,我准备好了,可以照相了。”

  三个月前,在我离开苏丹前夕,AHMED来找我,他告诉我说他母亲每每看见我送去的照片就想起我,总让他把对我的问候捎来。我突然想起了她的那个小小的瓶子,那个陪伴她走过漫长岁月的小瓶子。

  (摘自《尼罗,尼罗》 漓江出版社图/廖新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