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仑 (电影故事梗概)
(1902-1985) 编剧:劳颂 周呤呤
王昆仑生于清末一个封建官僚世家,是王羲之的第68代世孙。祖籍江苏无锡。15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是哲学专业。“五四”后,至二十年代初,王家在北京景山后街钟老胡同的家就成了当时革命青年聚会的场所,有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托派的、国民党的、共产党的同学、学生来玩,谈论国家、天下事。王母均热情招待,她去当铺当掉皮袍、戒指、耳环……也要让年轻人吃饱饭。在蔡元培校长、李大钊教授的引导下,王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学习多种“主义”,寻求救国真理。他成绩优异,被选为一年级学生会主席。
“五四运动”爆发,他带领同学参加火烧赵家楼等活动。在驱赶北洋政府教育部长的斗争中,他被选为代表,专程去上海拜见孙中山先生。在先生的教导下,他深信三民主义才能救中国;并在先生亲自介绍下参加了国民党。回京后,积极宣传三民主义,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北京第一个国民党支部。
大学毕业后,他曾任教天津南开中学,结识了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和邓颖超。1921年在北京西山认识了周恩来、周毅、金满城。在北京师大附中代课时与妹妹王素、王枫的同学范映霞相识。
冯玉祥发动“北京革命”时,邀请孙中山来京主政,王昆仑立刻追随先生左右。在先生卧病时,他主动承担保护先生的重任;先生逝世时,他为先生守灵。
1924年,北伐战争时,他参加北伐。范映霞追到福建参加北伐军,1927年初与他结婚。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王去潮州黄埔军校分校当政治教官,任宣传教长。1927年他任国民革命军司令部政治部秘书长时,亲眼目睹蒋介石的种种独裁暴行,开始在国民党内开展倒蒋斗争。此时,他和同道人共同创办《再造》等报刊进行反蒋宣传;并研读马列主义。4·12大屠杀时,他利用当时地位,解救不少被捕的共产党人。
1932年孙科任立法院院长,王受聘为立法委员。1933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之后,他以国民党高官身份,在国民党内搞策反蒋的斗争和给中共提供情报,包括蒋介石对红军“围剿”的部署,刚一决定,王就将情报交给地下党,使红军避免重大损失。
1934年王与范映霞离婚。之后,和曹孟君相爱结合。1935年在地下党的授意下,他参选国民党中央委员。在蒋的百般阻挠下,还是当选上候补委员。这对团结和策反国民党高官及为地下党筹款和提供情报更为方便。1936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数次去南京和国民党谈判共同抗日事宜。王此刻和周联系,之后直接和间接在周的领导下为共产党工作。为此,周曾说过:“国民党上午开会我们下午就知道了全部情况,王昆仑等人是立了大功的。”
1941年,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并对中共发起政治、军事上的猛攻。为了斗争的需要,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王昆仑等人挑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为团结民主爱国人士,积极开展工作。这之后,王还在国民党内部牵头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同样是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蒋介石大为恼火,曾多次授意特务暗杀王(此时王已上了黑名单)。地下党千方百计设法保护王的安全。在国民党的高层会议上,王不止一次地当面质问和顶撞蒋,使蒋更加懊恼。在45年抗战胜利前夕的一次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蒋、王又冲突起来,蒋一时下不了台,失态大骂王一个小时之久,叫道:“拉出去毙了”。四座大惊。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此时有诗云:“十年中委无人知,一骂成名天下闻。”
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重庆会谈时,毛和王首次见面。为他的民主统战工作和他写的《红楼梦人物论》大加赞赏。抗战胜利后,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等民主组织从重庆迁往上海,继续团结发动群众进行反内战、反独裁的斗争。王积极争取国民党上层人士和各方爱国人士,积极掩护和营救被捕地下党员、进步人士和学生。
1949年北京解放后,王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在国务院组阁时,周请王任外交部副部长,王坚持他和李济深等人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兼任宣传部长。之后,他曾任“民革”的主席,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人大常委,并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在任十多年,对北京的文化与卫生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年动乱时,王受迫害,在秦城监狱关了七年。在周总理的过问下,才得恢复自由。直到85年逝世前夕才公开共产党员身份。
(根据王昆仑生前的书、文及亲属的回忆编写)
联系电话:13911262967 13522721534 139110127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