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哪怕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上也是要做些堂而皇之的样子的。忽而说,要“以德化天下”,忽而又说,要“以孝治天下”了;忽而说“王道”,忽而又说“霸道”了;忽而“法先王”,忽而又要“法后王”了。花样时时在变,每变一次又总要拿一些倒霉蛋儿来作牺牲品,好像是要动真格儿的一样。其实,不过是借此排除异己罢了。
碰到这种政治游戏,疏忽对待,等于自投罗网,能不好就正成为游戏中的牺牲品。所以老于政治者,即便对游戏毫无兴趣甚至心存反感,也必定会认认真真按照游戏的规则走完全程——哪怕这对于他只是一个过场。
孝武帝是一个嗜酒好内的人,并不是什么有为之君。但他想在世家豪族把持朝政的情况下伸张皇权。世家豪族则也想借助皇帝打击异己,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在豪门势要的钩心斗角、纵横捭阖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仇敌,因此,尽管孝武帝并没有伸张皇权的能力,但无论他玩什么样的把戏,大家都要时刻提防,因为说不定其中就有某一势力布下的陷阱。
这回是孝武帝要讲《孝经》了。以孝治天下原是个老题目。正如孔融说了句儿子之于母亲,就像寄存在一个瓶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旦从瓶子里倒出来,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说的时候大概也不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大话,但后来竟因此被砍掉了脑袋,怕是始料不及的。所以,孝武帝要讲《孝经》,大家世族从谢氏家族起都紧张了起来。谢安谢石还关起门来做试讲。所谓试讲,无非是揣测皇上可能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应对吧。据记载那次讲经,车胤是负责提问的。谢安把他找来演习,显然是先要摸清车胤会提出什么问题来,也没准是同车胤串通好怎样提问,怎样回答呢!所以,车胤怎么问,谢安也不会嫌烦。车胤怕问多了得罪谢安,袁羊赶快打消了他的疑虑。袁的话说得极为漂亮:明亮的镜子怎么会因为屡屡被照而感到疲惫呢?清澈的流水怎么会嫌和风不断吹拂呢?
一件臣下勾结起来应付皇帝的事,到了《世说新语》里,就这样成了称颂谢安如明镜、如清流的一曲颂歌了。讲《孝经》最后当然就在十分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走了过场。
原文如下: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碰到这种政治游戏,疏忽对待,等于自投罗网,能不好就正成为游戏中的牺牲品。所以老于政治者,即便对游戏毫无兴趣甚至心存反感,也必定会认认真真按照游戏的规则走完全程——哪怕这对于他只是一个过场。
孝武帝是一个嗜酒好内的人,并不是什么有为之君。但他想在世家豪族把持朝政的情况下伸张皇权。世家豪族则也想借助皇帝打击异己,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在豪门势要的钩心斗角、纵横捭阖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仇敌,因此,尽管孝武帝并没有伸张皇权的能力,但无论他玩什么样的把戏,大家都要时刻提防,因为说不定其中就有某一势力布下的陷阱。
这回是孝武帝要讲《孝经》了。以孝治天下原是个老题目。正如孔融说了句儿子之于母亲,就像寄存在一个瓶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旦从瓶子里倒出来,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说的时候大概也不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大话,但后来竟因此被砍掉了脑袋,怕是始料不及的。所以,孝武帝要讲《孝经》,大家世族从谢氏家族起都紧张了起来。谢安谢石还关起门来做试讲。所谓试讲,无非是揣测皇上可能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应对吧。据记载那次讲经,车胤是负责提问的。谢安把他找来演习,显然是先要摸清车胤会提出什么问题来,也没准是同车胤串通好怎样提问,怎样回答呢!所以,车胤怎么问,谢安也不会嫌烦。车胤怕问多了得罪谢安,袁羊赶快打消了他的疑虑。袁的话说得极为漂亮:明亮的镜子怎么会因为屡屡被照而感到疲惫呢?清澈的流水怎么会嫌和风不断吹拂呢?
一件臣下勾结起来应付皇帝的事,到了《世说新语》里,就这样成了称颂谢安如明镜、如清流的一曲颂歌了。讲《孝经》最后当然就在十分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走了过场。
原文如下:
孝武将讲《孝经》,谢公兄弟与诸人私庭讲习。车武子难苦问谢,谓袁羊曰:“不问则德音有遗,多问则重劳二谢。”袁曰:“必无此嫌。”车曰:“何以知尔?”袁曰:“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