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最有“语文味”的阅读题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12+ 热度: 16888
辛艳丽

  上一期中,我们一起了解了2017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式及通关策略。本期,我们将共同探讨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是小说、散文)。与“呆板冷血”的议论文不同,小说和散文更“有血有肉”“活泼多情”,可以说是最有“语文味”的阅读题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17年考纲新变化

  1.整体要求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最大变化

  (1)2017年以前,在全国卷中,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为选考题形式,考生二选一即可。而在2017年,这两类文本阅读都成了必考内容。

  (2)考查内容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试题位置和分值变化最大,以往,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从第11题开始,分值是25分;而2017年,却提前到第4题,共14分 。

  3.具体体现

  (1)概括作品情节、主题等。

  这是要求建立在整体阅读上的考查,贯穿整个文学类文本阅读。

  (2)理解重要词语、句子、段落的含义和作用。

  如:

  (3)分析作品体裁特征、结构、表现手法;鉴赏文学形象,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这一考点主要体现在第4题,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呈现。因这一考点设计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故以选择题方式呈现,2017年题干设置为“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難度。

  (4)探究

  a.作者的创作意图;

  b.作品的意蕴、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

  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有创意的解读。

  应该说这道题是最有难度也最灵活的,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体验人生的程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见命题点

  1.概括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

  思考角度:(1)客观总体概括(突出人物的职业、身份特点);

  (2)分条陈述性格特点(一定要根据赋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

  根据所考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灵活作答。

  一定不要死记答题套路,不同位置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不同的。

  思考角度:(1)交代人物( )的活动场景;

  (2)渲染( )的气氛;

  (3)烘托人物( )的心情;(4)表现人物( )的性格;(5)揭示( )的主题。

  如在开头的环境描写,那么我们将开头的作用(如照应题目、开门见山、引起下文等)和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起来,就会比较全面。

  3.赏析句子、语言

  思考角度:点出手法→关键词提取并分析→指出表达的情感→揭示的主题

  4.探究标题、结尾的艺术

  思考角度:(1)主内容上简析标题、结尾在文本中的意思;

  (2)形式上的作用,如:标题→线索

  结尾→戛然而止、出乎意料、给读者留下丰富想象空间的结尾。(例“欧·亨利”式)

  (3)丰富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我不怕

  1.心中牢记“真善美”,笔下传出正能量

  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是作者对人生、社会最真切的体验,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好的坏的现象。我们读它就是在认识社会,而高考选拔的人才将来是要改造社会的中坚,这里有你有我。勇敢地去剖析社会的“痛”,大声讴歌社会的“美”。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赢得了第一步。

  2.在阅读过程中,要坚持浏览和精读相结合

  先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读文章。在阅读时,要记得拿笔随时勾画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词语。

  读完第一遍后,要在自己心里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客观的整体的认识:

  (1)主人公是谁?

  (2)作者对他是赞扬还是批判?(3)为什么作者是这样的态度?

  3.平时多动笔,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很多学生不喜欢做阅读题,读不下去也做不下去。试想一下,你平时都懒得动笔懒得思考,术语规范完全不熟悉,想到考试时突击,只能抓住答题模板乱写一气,怎么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平时训练时,根据每道题不同的赋分点,有条理、规范地作答。答案要简练,突出重点。

  辛老师温馨提示

  想学好语文,做好阅读题,仅仅指望答题套路是绝对不行的。请你珍惜每一次阅读机会,读后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多思考、多谈谈人生,毕竟,看别人的人生也是我们认识人生的一种途径,别人眼里的世界也许也是不错的世界。

  语文要变好,少套路多理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