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加拿大“学霸”教你高效学习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12+ 热度: 18831
牛鸿

  阅读分享:学习、深入理解一样东西以及感觉自己变得聪明一些,这些都是无价的财富。斯科特·扬想用1年的时间去完成本来需要4年的课程,听起来很疯狂,但是他参加这个挑战的真实动力就是要告诉人们,快速学习是可能的,同时也可以是有趣的。

  斯科特·扬1988年出生于加拿大,读大学时,他每天学习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但他的平均成绩保持在A以上;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商科毕业后,他用了1年时间,借助互联网完成了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本科4年的33门课程,节省了约合人民币150万元的大学学费,还登上了TED的讲台分享经验。

  斯科特·扬一直痴迷于研究人的能力发展。早在2006年,18岁的他就创建了个人博客,分享自己看到过、试验过的有助于自我能力提升的文章。在他推出几篇优质博文后,博客收到了大量读者的好评与关注。读者的口口相传,使他逐渐成为小有名气的“学习型博主”。

  而让他真正名声大噪的是其惊人的经历——用12个月完成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4年的33门课程,他平均每10天就能完成普通大学生要花4个月才可学完的一门课程。

  斯科特说:“我很想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但又不想花费4年的时间和学费。”幸运的是,他遇到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公开课。在2011年10月,斯科特·扬在他的博客上宣布,自己将进行为期12个月的麻省理工学院課程挑战。为了达到目标,他每天花10个小时学习,每个周六休息一天,用每个周日的时间工作以维持生活开销。

  斯科特·扬说:“大学就像一家米其林餐厅,你支付的费用不仅包含食物,还有环境和服务。当你对某种知识极度饥渴的时候,你并不一定要花额外的费用去学校,再花额外的时间去选课,而是可以用一种单刀直入的办法马上满足好奇心。”他学习网络课程,花了不到2000美元购买相关的书籍和材料,在2012年9月他便宣布学完了所有 33门课程,并最终通过了所有的考试。

  在快速学习麻省理工学院课程的实验完成后,他开始了另一个实验——用一年时间,不讲英文,去4个国家,学习4门语言:赴西班牙学西班牙语,赴巴西学葡萄牙语,赴中国学汉语,赴韩国学韩语。

  对斯科特·扬来说,学习一门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人交流。在中国,他的学习方法是通过Skype在家和中文老师交流,再出门去不同的地方和老百姓聊天,即使不少人笑话他说中文的口音。在熬过一开始说中文频频卡壳的痛苦阶段后,他开始惊叹于中国汉字和文化的美妙。

  学习每一门语言,斯科特·扬都只用了3个月。在四国旅行结束后,他总结了一套学习语言的方法:

  找到一个掌握你要学习的语言的人,和这个人约定,不能使用你的母语,和这个人不断交流。

  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斯科特·扬很满意。他说:“人类行为有3个不同的驱动层次:需求,地位,快乐。”而他制订的计划,几乎全部是关于“快乐”的,极少有关于“需求”或者“地位”的。对于身外之物,他看得很开。

  斯科特·扬建议人们“多多旅行”,他就从旅行中悟出了许多学习的感悟,他说:“旅行与学习有多种潜在的关联。学习不仅局限于书本,也关乎文化、语言、人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从生活中汲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充实原本短暂的生命。”

  (王文华摘自《读者·校园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