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洛夫逝世,留给世界一个诗性的背影。本期推出洛夫,是为了纪念和致敬。诗的力量貌似微弱,但在生前参与了诗人生命的自我塑造,死后继续扩大诗人的身影,散發诗人的心香。洛夫像漂木一样,在时间和时代的流水…
阮娟当我们准备谈论洛夫时,时间这个幽灵开始在诗歌的地平线上徘徊。于是时间在这一刻幻化为更为清晰的数字——1928,2018,1946,1949,1996……这是洛夫的时间,他还是不可避免地以这种方式与…
夏莹一、隐题诗的创作动机当我们谈到诗魔洛夫——这位当代深具实验精神与创造性的诗人时,往往不能忽视《石室之死亡》(1965年)、《漂木》(2001年)等名篇巨制:“在现当代汉诗发展史上,《石室之死亡》都…
今年三月洛夫逝世,留给世界一个诗性的背影。本期推出洛夫,是为了纪念和致敬。诗的力量貌似微弱,但在生前参与了诗人生命的自我塑造,死后继续扩大诗人的身影,散發诗人的心香。洛夫像漂木一样,在时间和时代的流水…
刘火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普鲁斯特在其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最后一部《重现时光》里庄重地指出:“爱情与忧伤曾为诗人效力”。将忧伤与爱情,作为文学的原动力,或者作为诗歌的原动力,足见“忧伤”于诗人…
邱志武2018年第5期《星星·诗歌原创》“新现实”栏目中,刊登了凌晓晨的《炊烟中吹送的消息》(组诗)、琳子的《所有的灰尘都是有来历的》(组诗)、廖淮光的《学着狗的模样,轻声地汪几次》(组诗)、西水的《…
邓招华在混沌与嘈杂大面积地浸入诗歌世界,而诗歌写作泥沙俱下的当下,《星星·诗歌原创》这期“新现实”栏目作品无疑给我们展示出了另一种生存面向。这里没有幽闭的诗人的自我精神高蹈,而是以素朴的语言打开世界和…
钟宇我相信,读了布衣这个组诗,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有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这是一个匍匐于尘世的诗人,几乎贴着地面的高度观察、思考后所发出的沉吟。与其说诗人善诗,毋宁说诗人善虑、善感,对普通的事物具有超乎常人…
王世虎最初认识庄凌是在微信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她的诗,便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感到惊喜。当下90后这一代里写诗的人很多,网络平台上到处可见,但真正的好作品却很少见,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词语的胡乱堆砌…
洋滔在重庆,有好大一批生活、工作在主城外的区县诗人作家,创作十分勤奋,成就也很巨大,他们深入群众,倾听心声,扎根基层,关注现实,回望过去,担当未来,呼应时代,关注众生的哀痛与赞美,观照社会的复杂与进步…
夏澍结识杨方,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前。而认识杨方,则是在读她的《像白云一样生活》之后。在《像白云一样生活》这部诗集里,我记住了那颗塔尔寺前的树,它和我们一样“在佛前赤身裸体,空无一物”[1]。…
张德明诗歌的审美可能性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深邃玄奥的复杂意象修辞,也可以是舒放开阔的叙事化表达,张合的《乌蒙壮歌》明显属于后者。在大多数人选择开凿幽深的意象世界来营构诗意空间时,张合却选择了以简练的事项…
马晓雁除却关于故乡地理风物的书写与“把一生的辛凉还给薄暮下的清水河”的祈愿,单看高鹏程笔下常见的鱼、渔民、海岛、波浪等意象以及其诗歌更内在的诗体色彩、语言风貌和话语特征等,很难相信高鹏程是一位从祖国的…
姜超如前度刘郎今又来,只不过“新归来”诗人得算隔世的二度“刘郎”,因为此前的“刘郎”更为诗人所熟悉,也早已列为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前度刘郎名谓“归来者”诗歌,即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诗坛涌现…
贾天卜西川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作的,作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被广泛关注,如今西川作为国内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人物,仍在汉语写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经历的历史时段,同样映射在其作品之中。历…
何光顺知识分子写作,意味着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写作?在面对厚重的历史传统和残酷的现实处境之时,作为提倡知识分子写作的诗人,又当采取何种艺术形式,持有何种艺术精神?1987年,…
西川是第三代诗潮中涌现出的重要诗人,一直活跃在当代新诗的现场。与他诗歌创作、诗學追求相联系的关键词不少,比如“象征”“古典”“宗教性”“知识分子精神”“后现代主义”等等。西川八十年代的写作精致、纯粹,…
胡亮台湾诗是新诗的重要篇章,正如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本文选择十位台湾诗人——周梦蝶、余光中、洛夫、罗门、管管、商禽、痖弦、碧果、郑愁予和夏宇——略加论析,是想要证明:古典与现代可以实现多么迷人的交错…
赵卫峰一、诗歌制度保障着诗歌建设在一个日益制度化的时代环境里,网络也是一种制度。在新诗行进百年之后,在世纪之交以来的网络传播交流时空,无论诗歌或与诗相关的物事如何轰轰烈烈地传播,诗意普及,诗作和诗作者…
宋宝伟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