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杂文

  • 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研究
    11-09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宗日遗存经济形态的探索都是宗日文化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话题,本文通过宗日遗存的自然环境、发达的陶器生产业、生产工具和动物遗存以及人骨同位素等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对宗日遗存经济形态进行…

  • 探析中国古代声乐的审美观与教育功能
    11-09

    摘要:古代的中国声乐审美观经历了早期的“德乐”、“中和”及“美善合一”、“尽善尽美”的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体现了声乐肩负着“教化”和“引导”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特殊使命。这种声乐审美观也就自然而然的带有浓…

  •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美术理论的形成
    11-09

    赵泽瑾摘要:桂林自古就是游览胜地,直至抗战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桂林同全国人民一样发出“最后的吼声”。全国抗战文艺潮流同样声势浩荡,革命文艺者在战争的旋风中成长壮健起来。在抗战时期的社会文化大背景、文艺…

  • 武汉里分文化口述史研究初探
    11-09

    阮倬吴卓兰罗旋摘要:里分,是武汉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一种传统住宅形式。它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特征,见证了武汉城市化的进程,凝结了武汉市井文化的气息。在武汉的历史记忆里,它的存在举无轻重。随着武汉的快速发展,…

  • 山水临摹微探析
    11-09

    李振霞摘要: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重要途径,通过临摹学习传统,摸索规律。形神俱备是临摹的要旨,山水之形本为气韵而设,不可一笔一画地描摹,要从中揣摩古人笔痕墨迹的规律,临的不是形准,而是意切,施其意而不失其…

  • 浅析明朝与西方十七至十九世纪的人物画
    11-09

    摘要:绘画中最早出现的题材就是人物画,“传教化与助人伦”为功用。中国人物画最早顶峰可追溯东晋顾恺之,传承至宋明院体绘画激发了诸多转变了。西方的人物画同样历史悠久,涌现出诸多的大师与艺术流派。本文选取部…

  • 中国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11-09

    摘要: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追求的重要目标。国画创作是中国艺术中的重要构成内容,是提升精神文化生活、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主要途径,而学校作为国画专业人…

  • 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探析
    11-09

    摘要:随着我国艺术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中国画教学出现了种种弊端。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中国画接班人,改革中国画教学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中国画教学的改革策略。关键词:中…

  • 探析中国古代美术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11-09

    摘要:中国古代美术注重画面中意境的表现,意境在中国古代美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开创了别具一格的画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文简单介绍中国山水诗的意境美与山水画的诗意美,并以作品…

  • 浅谈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
    11-09

    摘要:宋代山水画作为历代山水画中的一座顶峰,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笔者通过对北宋与南宋时期的个别代表画家的山水画进行简要剖析,从历史的角度和美学观浅谈他们在山水画中创造的意境。关键词:北宋;…

  • 传统书法艺术的心理空间初探
    11-09

    摘要:中国传统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在历史中经久不衰,其魅力不仅在中国传统书法审美体系下充分展现,还可以通过贡布里希的图像心理学得到特殊的阐释和意义。本文立足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来探索它是否拥有…

  • 汉画像与紫砂陶刻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11-09

    许珀王晶摘要:紫砂陶刻技术是将书画艺术刻画在紫砂陶制品上,汉画像则是指在汉代地下墓地的建筑上雕刻画像的艺术品,汉画像和紫砂陶刻都属于十分高端的刻画艺术,是我国珍贵的宝藏。汉画像和紫砂陶刻通过写实、夸张…

  • “生命之花”的美学意境赏析
    11-09

    杨良君摘要:紫砂壶在中国是十分常见且相当流行的艺术形式之一,精美绝伦的造型及多样的情感、文化、意境等的表达是紫砂壶艺术的特点。此件“生命之花”紫砂壶来源于自然,在造型装饰的配合下形成独特的美学意境,绽…

  • 陶刻装饰在“四方石瓢壶”中的运用与文化精神的体现
    11-09

    吴雪姣摘要:陶刻是紫砂壶中常运用到的装饰形式之一,通过造型与陶刻装饰的结合,作品的艺术、文化特征由此呈现。“四方石瓢壶”以经典造型为依托,以丰富的陶刻装饰作为内涵表达的途径,本文将详细说明陶刻装饰在作…

  • 经典重塑:论“三脚顶狮”的雄健气质
    11-09

    陆玲摘要:一向被看作是温润君子的紫砂壶艺术并不是只有一面,在多元的文化艺术影响下,紫砂壶有着丰富的气质表达。“三足頂狮”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实现了自身的艺术性表达与经典重塑,更为重要的是,它揭示出紫砂壶…

  • “硕果累累壶”中的自然艺术化倾向与情感氛围的营造
    11-09

    蒋洁摘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丰收凝结着朴实人民的辛勤劳动与人们对劳动成果的珍视,是一副令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产生无限梦想的自然画面。“硕果累累壶”通过造型装饰呈现出丰收的喜悦,是将自然艺术化的…

  • 一瓣心香 一瓣荷
    11-09

    丁方猛摘要:荷花清香,兰花幽香,茶叶甜香,这不同的香气如今都汇聚在一壶之中,视觉、触觉与嗅觉的享受在此交汇,带来的是亲和自然又近乎于梦幻的美好艺术享受。此件“荷瓣”紫砂壶就是在这样的主题框架与意境堆叠…

  • 菱花美意,自在紫圆中
    11-09

    查椿炀摘要:“菱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特象征意义,是文化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素材之一。通过对菱花的塑造,人们或是表现对自然的喜爱,或是抒发情志。在紫砂壶艺术中,菱花是常见主题,本文对这件“菱花壶”作品进…

  • 马家窑彩陶的纹样特征
    11-09

    王金玲摘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非常注重器物造型与彩陶纹样的结合,其纹饰风格多样,或繁丽,或明快,或柔和,或精致,或粗放…

  • 浅谈宜兴紫砂陶艺的继承与创新
    11-09

    薛春蕾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底出诸多的传承。我国自步入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发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宜兴紫砂陶艺,需要不断创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

  •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