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杰一人独坐之时,看到在暗夜的月光里,它们像擎起一丛一丛的红烛,点燃月光,一棵菖蒲,能在自己的光焰里睡去。因植物命名,我住的长垣这个地方曾经叫“蒲”,古代属卫的附属小国。我搬着地理书不完全统计过,…
文/周建人上海真是热闹的地方,特别是在热天的时候,打牌声、留声机或无线电的声音,有时更有爆竹声,往往闹得人不能睡觉。近几天来,这等闹人睡眠的声音没有减少,却加添了卖热白果的声音。白果担子挑来歇下,便发…
文/(英)安吉拉·卡特继母拿起烧红的拨火棒,灼烫在孤女的脸上,因为她没有打扫干净灰烬。女孩去到母亲坟上,土里的母亲说:“一定是下雨了。不然就是下雪。否则就是今晚露水很重。”“没有下雨,没有下雪,现在时…
文/刘慈欣“我的孩儿,你听得见吗?”“我在哪里?”“孩儿,你听见了?!我是你妈妈啊!”“妈妈!我真是在你的肚子里吗?我周围都是水……”“孩儿,那是羊水。”“我还听到一个声音,咚咚的,像好远的地方在打雷…
文/艾伦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
文/刘心武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大街、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这条嘱咐在他常常重复的诸如千万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面等训诫里,一直高居首位。母亲就像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里面…
文/刘继荣老人倚门挥手,汽车电台里响起一首民谣:“她的心像石头一样坚强,哪怕破碎了也是石头,她的爱像花儿一样善良,就算天黑了也是花儿……”一第一次见到那位老人时,我与她并排坐在一辆开往医院的公交车上。…
文/李娟第一年,向日葵漫野开放的盛景照亮外婆人生的最后一段道路,仿佛是我唯一的安慰。仿佛我无法给她的勇气与热情,葵花给她了。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一段时间。有一次我妈打…
文/袁可嘉让我沉默于时空如古寺锈绿的洪钟负驮三千载沉重听窗外风雨匆匆把波澜掷给大海把无垠还诸苍穹我是沉寂的洪钟沉寂如蓝色凝冻生命脱蒂于苦痛苦痛任死寂煎烘我是锈绿的洪钟收容八方的野风…
文/郑愁予云游了三千岁月终将云履脱在最西的峰上而门掩着,兽环有指音错落是谁归来,在前阶是谁沿着每颗星托钵归来乃闻一腔苍古的男声在引罄的丁零中响起反正已还山门且迟些个进去且念,一些渡、一些饮、一些啄且返…
文/(英)菲利普·拉金树正在长叶子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新芽松弛、伸展它们的绿是一种悲哀是不是它们新生,而我们老去不,它们也会死它们年年变新的诡计写在一环环的谷粒中然而这些不安的城堡仍然在每年五月饱满厚实…
文/张蛰我打小对母语的敏感和兴趣全来自语文课之外。我喜欢听书,听村里的老宁头说故事。他说书杂,也野,表情丰富,唾沫横飞,带骂人的口头语。《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呼延庆打擂》都是从他满嘴的脏话里听来…
文/钟立风如今,我早就忘记表姐的芳容了,但一直记得她仿佛是没有重量的,轻轻一跃,就能与远处的青山、群鸟、云雾融为一体。大概是初中一年级,放暑假回家,还没进家门,就感觉家里有着与往常不同的氛围与味道,甚…
文/(美)基塔纳·多戈罗姆汉编译/孙开元我和爷爷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院子。天色已近黄昏,但爷爷还穿着睡衣、衬衫和拖鞋。他的木头桌子上摆着一杯红茶,爷爷以前喝的一直是咖啡,但他的胃不好,几年前改喝…
文/程琼莲邓跃东/推荐04程琼莲的散文清新柔和,叙事有度,意味悠长。这种气韵来自大地,就如她笔下的故土夏湾,她从这里走出,也及时地归来。美的语言在散文里并不少见,但很多成为了纯粹的争奇斗艳,背离了初衷…
文/秋也邓跃东/推荐03作者通过对父亲田园的描写,呈献给读者一个洋溢着父爱和田园情趣的童年。儿时温暖美好的记忆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会润物无声地潜入血液,滋养我们的灵魂。心中有爱,苦难的人生也能开出芬芳的…
文/陈卫民邓跃东/推荐02燕儿不入愁门屋,写的不仅是燕儿,也是乡愁。燕儿翩翩,乡愁浓浓。叙述娓娓道来,乡土文风不急不躁,仿佛带着春泥。孩童眼中的燕子,大人眼里的燕子,有着不一样的隐喻。“千万莫去摸燕子…
文/晓寒邓跃东喜欢的书:书名:《伊犁秋天的札记》作者:周涛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伊犁秋天的札记》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文坛武将周涛先生对山河大地进行冷峻判断的一本散文集。所收篇章大多在1980年代中后期完…
文/邓跃东本期客座主编:邓跃东,散文作家。湖南洞口县人,1974年出生,行伍出身,遁入官场,相忘江湖。在《天涯》《散文》《青年文学》《美文》《散文选刊》《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红豆》《读者》《人民…
文/林白这个夜晚我无端陷入了对于水稻的怀想之中。南方稻田的万顷绿波高低起伏,如同故乡的丘陵地带那样绵延千里,宽阔无边。我常常身在高处看到这无边的稻田,水稻在它的秧苗时期清新而柔软,像一群小姑娘紧紧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