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人物

  • 道路交通标识的前世今生
    11-09

    [英]特雷弗·诺顿+高天羽公路上的规矩都是从传统中产生的。一般人总是喜欢在道路中间驾驶,在英国,对面有车时就开到左边。之所以会如此,据说是为了方便右撇子车夫在受到对面车夫的袭击时保护自己。而在欧洲大陆…

  • 胡适这个人
    11-09

    胡迟读胡适,不同的年龄,会读出不同的滋味。年轻时,一直觉得胡适是个幸运儿。围绕他的关键词是36个博士头衔、新文化运动先锋、青年偶像、北大校长、溥仪的座上宾、蒋介石的诤友……他的一生,弟子满天下,朋友遍…

  • 山城岁月·绿色纱丽雅
    11-09

    彭怡平从没有半点特色的科伦坡搭巴士扶摇直上,于清晨8点多抵达15世纪的古都甘迪(Kandy)。在最热闹的市中心下车,第一眼对这座古老山城的印象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此起彼伏的喇叭声不绝于耳。我拖着沉重…

  • 日本,穷人的天堂
    11-09

    [日]野岛刚每次去海外旅行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比较国外和日本的物价。商品的价值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明明比日本物价水平低的国家却有比日本还贵的东西;而物价水平高于日本的国家也有比在日本卖得便宜很多的商品…

  • 一位法学院教授的书单
    11-09

    刘星《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法律帝国》,[美]德沃金著,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6《柏拉图对话录》,[古希腊]柏拉图著,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

  • 中国餐桌习俗
    11-09

    杨步伟在中国,招待餐的开头是一场座次之争,或者毋宁说是谦让座次之争:谁应该第一个进入餐室,谁应该坐在桌首,谁应该坐次座,等等。在一场分寸恰当的僵持之后,资格老的客人会说一句“恭敬不如从命”,在首位落座…

  • 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11-09

    季羡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不这样也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单职工还是双职工,白天在政府机构、学校…

  • 适宜
    11-09

    庆山去医院,检查疲劳的眼睛。走廊干净,无异味,空旷。测量血压和眼压,正常。医生态度温和,说大概电脑工作用眼过度,略有炎症,开出两个药水。如果在先进社会,普通人应该享受这样的医疗环境。而现状是,在这个城…

  • 你那么害怕孤独,为何还是一个人
    11-09

    韦娜昨天早上,我9点半到公司,晚上写完最后一个封面文案发给设计,关上电脑去打卡的时候,刚刚好也是9点半。你看,多么可怕,竟然可以在这间楼里,待上整整十二个小时。是真的那么热爱工作吗?其实真相不过是,哪…

  • 母女的链条
    11-09

    沈睿我越来越像母亲了。早上起床,醒来后躺在床上,第一个念头就是母亲,母亲的形象飘进思绪里,伴着我醒来。总是这样,我第一想起来的就是母亲在北京的公寓里早晨起床前躺着的样子,我能想象她的姿势,她看着窗外,…

  • 生化武器,日军侵华的罪证
    11-09

    [美]珍妮·吉耶曼+周子平情报信息与赦免交易1942年中国向盟军指称日本军队向中国城市散布感染鼠疫的跳蚤,引起严重的鼠疫爆发。西方媒介报道了这个消息,引起人们对日本的怀疑,但这种指称后来从舆论中消失了…

  • “西原借款”与《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由来
    11-09

    来新夏“西原借款”真相1917年至1918年间段祺瑞与日本有许多幕后交易,是经由日本首相寺内正毅(1852年至1919年)的私人代表西原龟三往返奔走促进的。西原龟三可谓是个神秘人物,他在寺内内阁中并未…

  • 中法两个革命的对话:1789 & 1911
    11-09

    [美]孙隆基法国大革命与国民性1903年以前,梁启超摇摆于维新与革命之间,一方面与孙中山派暗通款曲,另一方面又受乃师康有为压力留在保皇会内。在1902年,梁歌颂法国革命女杰罗兰夫人之余,亦提出英法两场…

  • 娶妻养子的太监
    11-09

    张志君参与立储刘腾(463—523年),字青龙,平原城(今山东平原县)人,北魏宦官大臣。刘腾靠在北魏孝文帝面前告密起家,但却没能在当时大红大紫。他虽然曾被任命为中常侍,特加龙骧将军、大长秋卿、金紫光禄…

  • 光绪帝驾崩
    11-09

    沈渭滨谁害死了光绪?光绪帝被囚禁的时候,慈禧派出了亲信太监负责监视光绪,每天的情况都要向慈禧汇报。光绪帝经常坐在露台上,双手抱膝,愁思哀伤,或者睡在木床上苦思冥想。他曾经这样哀叹:“朕不如汉献帝也!”…

  • 从状元到实业家
    11-09

    夜何其了却三十年科举梦张謇,公元1853年5月25日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家中世代务农,父亲张彭年走街串巷一边卖糖一边换破烂,靠着辛苦劳作和精于算计,成为富裕农户,才有条件送几个儿子读私塾。张謇十几岁…

  • 古耕虞:世界猪鬃大王
    11-09

    张秀枫1905年,古耕虞出生于重庆经营山货的世家,早年就读于圣约翰大学预科,学业优异,英语尤为突出,深得学友拥戴。1923年进入“状元企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商学院深造,倾注全力熟读了《富兰克林传》《资…

  • 吴佩孚,曾经的一代枭雄
    11-09

    何小兰+上官人秀才当了兵吴佩孚长着一溜儿短胡须,丝瓜脸加高颧骨,挺直的鼻梁,再加上他科举出身的前清秀才身份,更显出他的文艺范儿。吴佩孚22岁考取的秀才,当时的他书生气很重,且有些血气方刚。在山东济南游…

  • 我的理想小房子
    11-09

    冯唐老舍先生快到四十岁的时候,在《论语》第一百期发了一篇文章,讲他的理想家庭。家庭太复杂,涉及太多硬件和软件、生理和心理、现在和未来,一篇文章不容易讲透。这篇文章,我只想聊聊我理想的房子。组个理想家庭…

  • 碗底有沧桑
    11-09

    张恨水“上夫子庙吃茶”(读作错平声),这是南京人趣味之一。谈起真正的吃茶趣味,要早,真要夫子庙畔,还要指定是奇芳阁、六朝居这四五家茶楼。你若是个要睡早觉的人,被朋友们拉上夫子庙去吃回茶,你真会感到得不…

  •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