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历史

  • 乾隆的晚年心事及盛世的反思
    11-09

    张宏杰来到中国后,令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处于盛世中的清帝国难以想象的贫穷。然而,更令英国人震惊的,是中国政治上的贫困以及军事上的落后。从此,西方人的中国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中国从天上掉到地下,从文…

  • 当上帝遭遇孔子:利玛窦精神狩猎之旅中的四重身份
    11-09

    谌旭彬和平的精神狩猎者1291年,马可·波罗从汗八里(今北京)启程去大不里士,孟德·高维奴则从大不里士出发去汗八里。孟德·高维奴带着教皇给大汗的书信,马可·波罗带着大汗给阿鲁浑汗的阔阔真公主。孟德·高…

  • 励志典范匡衡从偷光到盗地
    11-09

    观博海匡衡,字稚圭,西汉时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年少时便到大户人家打工,但却从来不收工钱。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原因,他说:“我知道您家里藏书很多,希望能够借阅您所有的书籍。”主…

  • 客观看待获奖
    11-09

    张若愚第一,诺贝尔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不同。只要是评奖就必然要有一个评选标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以人为本,主要是看文学作品是否反映了人性的善与恶的方面,借以启发人们向善,这是一个事关…

  • 当大师遭遇诺贝尔奖
    11-09

    彭真平对于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国人有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特别是对诺贝尔文学奖,更是牵肠挂肚,爱恨交加。想我堂堂中华,泱泱大国,从古到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漫长而辉煌;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丰…

  • 诺贝尔文学奖是茅盾文学奖的镜子
    11-09

    王云飞译作不佳和西方偏见是中国作家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真正原因吗?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虽有不少瑕疵,但这些瑕疵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无法撼动的地位。在纷繁复杂的外部因素干扰…

  • 诺贝尔文学奖VS茅盾文学奖,谁更能反映中国文学的真实状况?
    11-09

    在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之前,某媒体爆出安徽诗人叶世斌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闹剧,曾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及至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出来之后,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中没有中国人依然耿耿于怀;2008年10…

  • 百草千花寒食路
    11-09

    李文娟每一年的寒食、清明,总是要提起介子推的,有些地方已把清明与寒食归为一天了。而我们说起他,也自然是万口一声地推崇,毫不吝惜赞誉之辞,大张旗鼓地宣扬他的高风亮节。可是,如果将那一段历史细细考证,我们…

  • “好学生”颜回为何一事无成?
    11-09

    程万军只要大家看过《论语》,相信一定不会对颜回感到陌生。孔子一生共培养了72位贤人,“七十二贤”之首,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名唤“颜回”。颜回在孔门弟子中享有最高荣誉,甚得孔子偏爱,但就是这样一个“好…

  • 什么样的人好拿天灾说事儿?
    11-09

    读书三味地震、暴雨、冰雹、大雪等等天灾,本来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可有些人偏偏好拿这个说事儿。拿天灾说事儿说得牵强附会的人,莫过于古代的一些帝王。这些处在金字塔塔尖上的人,无论贤愚,似乎都有一个特别的嗜…

  • 人性的后院
    11-09

    姬大鹏“立雉奴为皇太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啊!”白发苍苍的长孙无忌盯着手持诏书、一脸杀气的大理正袁公瑜,哀怨地叹息道。两朝良佐、英冠人杰、位居凌烟阁功臣之首的一代名相用颤抖的双手托起御赐的丝带,缓缓…

  • 糊涂宰相主宰政局的秘诀
    11-09

    张鸣中国古代最扎眼的人物,除了皇帝就是宰相。宰相是百官的头,也是百官的靶子,权大责重,上得伺候老板(皇帝),下需应付政务,有点差池,上下不讨好。历史上,只有一手遮天打算篡位的宰相和一手遮天不打算篡位的…

  • 从敌对到臣对
    11-09

    刘诚龙方苞考过好几次科举,开张都是大吉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参加岁试,得第一,康熙三十八年,参加江南乡试,又得第一;康熙四十五年,参加国考会试,得第四。如若照此一路考去,诚可蟒袍加身,混个市…

  • 弄虫蚁:古人的宠物世界
    11-09

    佚名虫蚁者,飞禽走兽昆虫鳞介也。古人弄虫蚁,与今人之养宠物相类似,然而,却比今人多出许多花样来。宋代佚名的《东南纪闻》记录:艮岳(宋代的著名宫苑,亦名华阳宫)初建之时,官僚们未被宏伟的土木建筑难倒,而…

  • 买官卖官何时了
    11-09

    汪红光秦朝有一年闹蝗灾,很多地方颗粒无收。经始皇帝御定的国税皇粮收不上来,完不成国家“预算”,朝廷根本无法“保工资,保运转,保霸权”。在丞相吕不韦的建议下,秦始皇极富创造性地下了一道公开卖官圣旨:“纳…

  • 曾国藩曾是一个“月光族”
    11-09

    知白守黑最近从《曾国藩家书》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不惑之年官居二品时,还是罗锅上树——钱缺,家庭开支捉襟见肘,月月见底,手头拮据,并且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这在“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清代倒是有点…

  • 大清帝国崩溃始于“高升号事件”?
    11-09

    李冬君1894年7月,一艘由中国政府租借的载有1116名中国陆军士兵的英国商船,在朝鲜附近洋面遭遇日本海军。日舰命令该商船随其驶向指定地区,被船上的中国军人断然拒绝后,日舰不顾中日尚未宣战和该船悬挂英…

  • 渐渐远去的戈登
    11-09

    王云飞戈登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极有争议的人物,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写到戈登是曾经镇压过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与屠夫,历史课本这样叙述戈登的结局:“恶贯满盈的戈登在喀土穆被苏丹起义军打死。”如果时光倒…

  • 花瓶女人陈圆圆
    11-09

    都说美貌是一个女人的通行证,但并不是所有持有通行证的人都能到达目的地。换句话说,有时候,美貌对于女人来说,却是一种不幸。比如陈圆圆。秦淮八艳中,陈圆圆能青史留名,着实让女人觉得尴尬。除了美貌,陈圆圆似…

  • 周公摄政:尴尬的进退历程
    11-09

    避雪斋主周武王建立西周以后,仅一年就重病而逝,他的儿子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难以应对当时复杂多变的局势,身为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叔父的周公摄理国政。周公辅政七年,成王长大,周公还政成王。史学家们在…

  • 上一页 301 302 303 304 30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