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说
主页
诗词歌赋
海天散文
文学小说
情感家园
校园文学
杂文评论
心灵鸡汤
百味人生
文学交流
涉世宝典
节日征文
网络文摘
文化娱乐
个人文集
心情日记
男生频道
女生频道
期刊杂志
最近更新
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全部期数
(共0章)
作品分类:期刊杂志/文学小说/中国韵文学刊
创建时间:2023/10/18 14:21:58
更新时间:2023/10/18 14:21:58
作品简介:
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全部期数:《中国韵文学刊》是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学联合主办的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以繁荣中华学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探讨中国韵文的特点和发展演变的规律,研究诗词曲等中国韵文的作家和作品,并酌登少量现代和当代的韵文创作。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4期、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3期、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2期、中国韵文学刊2015年1期。
章节标题
倒序
雪
时代新声
文心史识开生面 剥茧抽丝任纵横——评胡传志《宋金文学的交融与演进》
“但存方寸地”辨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八则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孤本明刻《明千家诗》初探
《杂诗》四首作者考辨
元散曲风格流派二分界定辩疑——兼论俗俏、旷达、清丽三分界定表达
檃括词概念辨析及其与音乐的关系探究
论唐宋词中的鹃声及其文化内涵
论朱彊邨、夏承焘的词学交往
王国维与学人之词辨
柳永词在宋代的传播与经典化
试谈六言绝句与六言律诗的格律与创作
“含思落句式”:古典诗词的结句体势
樊增祥参与的民国诗钟社
论“诗史”视阈下黄遵宪诗歌的叙事艺术
从《全宋诗》看古琴诗的音乐描写艺术
论元稹的以赋为诗
风骨与绮靡:陆机的两种不同诗风及成因
先秦诗歌中被遮蔽的“则”字含义及相关诗句疏解
《诗经》数字意象的语用修辞功能研究
刘扬忠先生生平简介
时代新声
耆旧遗音
人间汗血化文藻——沈鹏《三馀再吟》略评
鉴赏的眼光——评张宏生《读者之心》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论任中敏诗词中的赤子心和家国情
古典诗歌的“复古”传统与旧体诗写作
现当代诗词专史写作的必要性和亟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苏轼《卜算子》流传中的三种接受状态
高丽、朝鲜诗歌创作中的《春秋》“华夷观”
碧城仙馆女诗人群体文学特性研究
王国维诗学的体系意识
郑孝胥诗中的末世心态及其艺术表达
师法与师心——论王闿运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接受
申涵光与京城诗坛
突转与断片:陆游七绝的构思方式与题材选择
欧阳修诗学理论疏辨
从《曲品》的撰例看吕天成的品第原则
饶锷诗学体认的近代性格
三十年,中国韵文学会带我成长——从筹备中国韵文学会的亲身经历谈起
伯驹先生与韵文学会的创建
时代新声
区域性词史研究的拓荒之作——评许伯卿新著《浙江词史》
《花间集校注》的特色与价值
论学人日记在民国词传播研究中的价值——以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为例
“一编珠玉存文献”①——沈祖棻的“词史”创作与词学传统
李慈铭爱情诗词本事考论
群体书写及词境拓充——论晚明女性词人及其词史意义
《钦定词谱》“无别首可校”考
李因笃《汉诗音注》研究
杨圻《江山万里楼诗钞》“南洋拓境”的特色
清代诗赋家陈沆简谱
明初诗坛复古的先驱——陈谟诗论刍议
论《诗家鼎脔》与戴复古及江湖诗派之关系
黄庭坚诗补注十二则
杜牧《遣怀》词语析疑
重头同韵小令与重头无尾套数之辨
赋体与东方思想——论越南《玉井莲赋》与中国《子虚》、《上林》赋
致先贤——代编后语
学者诗人 曲坛泰斗——论羊春秋在当代散曲发展中的成就和贡献
我与中国韵文学会的“缘分”
耆旧遗音
时代新声
2014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廿年陈一酿,郁馥起东瀛——读肖瑞峰先生《中国古典诗歌在东瀛的衍生与流变研究》
《词话丛编补编》本《词则辑评》勘误
唐诗“药栏”考辨
论孙鑛与何焯汉赋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作赋先须谨重,写诗且须放荡——南朝宫体赋比宫体诗节制原因探析
论明末清初南北曲的演变——兼论魏良辅和沈宠绥的曲唱理念
曲的句组结构探索
瞿秋白咏梅词的精神世界及其词学接受之意义——兼与陆游、毛泽东咏梅词比较
论唐宋词中的“戏剧冲突”
李善《文选注》协韵研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集评解说
中国韵文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暨第七届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小山词》的读者接受
范壸贞诗歌研究
日本早期赋学研究:《经国集》《本朝文萃》Ⅰ——以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兼明亲王的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