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教授埃米尼亚·伊贝拉,曾写过一本书,叫作《能力陷阱》。书中罗列了一名员工,向领导者转变中的三个大坑。
它们分别是:能力陷阱、真实陷阱、关系陷阱。
能力陷阱:拖累你的,恰恰是你擅长的事。
《能力陷阱》一书中说:
人们容易沉迷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做擅长的事让我们有更多的成就感,更何况它还很可能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伊贝拉,写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刚刚到哈佛大学讲MBA课的时候,就掉落到真实陷阱中。
她总觉得,学习知识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于是讲课方式非常传统,就像小学老师一样,干巴巴地输出知识点。
但是那些哈佛MBA学生,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对伊贝拉的授课方式并不买账。
伊贝拉很受打击,就跑去观摩那些受欢迎的教授,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教授不像是在上课,更像在搞综艺节目。
课程中充满游戏互动,教授也像个脱口秀演员,所有学生都乐此不疲,伊贝拉很鄙视这种方式,象牙塔岂能变成游乐场?所以,她还是决定,按自己的风格持续下去。
然而结果却是评分继续下滑,她终于觉察到,已经掉入了自己设计的陷阱中。
她决定改变,课堂内容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课程中也穿插段子,以增加趣味性。
她也不总站在讲台上,而是频频走下来,走到学生座位中间,和他们近距离交流。
课堂效果变得很好,学生的评价也彻底改变。
而她一度鄙视的上课方式,也让她更新了认知,趣味能引导学生吸收更多知识,而枯燥只会把注意力赶出教室。
而她自己,也开始享受这种上课方式,因为充满乐趣以及学生们的掌声。
你也可以思考一下,一本正经的伊贝拉,以及寓教于乐的伊贝拉,哪个才是真实的她呢?
很多刚刚步入领导岗位的人,往往底气不足,或者同理心泛滥,以一种老好人的形象出现。支配别人做事时,有种罪恶感,以为真诚相待手下,就能换来对方热情拥护。
但是管理不是請客吃饭,人性更是复杂。
这样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猴子蹦到你肩上,你甚至会渐渐沦为属下们的保姆……
所以,“慈不带兵,义不行贾”真是有道理的,你要做纯粹的好人,就别来做领导;你想做好领导,就要学会做恶人。
新晋升的领导者,第二个真实陷阱叫作“媚俗陷阱”。
陷入“媚俗陷阱”的人,瞧不惯那些主动向领导汇报的人,觉得那是拍马屁,他们也不能容忍一段激情澎湃的演讲,觉得太假了。
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形式化的东西,都被视为“媚俗”,自己要保持“风骨”。
这属于价值观的领域,不能说对或错,但是你若想在体系中有所发展,就要遵循体系的规则。就像曾国藩,早期有精神洁癖,可后来发现,在体系中根本走不远。
于是,转变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处世风格,这才成就了立功、立德、立言的曾国藩。我们主张摆脱“真实陷阱”,并不是要你有多大的成就,而是让你重新思考所谓的真实性,不要总拿“我就是这样的人”来做借口。
因为一旦这样,你就等于放弃了选择的权利。
我觉得网上有句话说得很好:
很多人所谓的坚持自我,其实只是故步自封,长久下去,只能在孤芳自赏中一败涂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