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风云际会,从《钢城火花》到《包头文艺》,再到如今的《鹿鸣》。一代又一代办刊人延续着前人的文学初心,接过这一棒,继续在推动地方文学创作发展的征途上奔跑。一代代作家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更广阔的舞台。80年代,贾平凹、海子、顾城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相继在《鹿鸣》上亮相,《鹿鸣》成为中国青年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最多的时候印刷量达到每期7万册。
如今回首,过往皆已成为值得我们珍藏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是我们走到如今的脉络,也将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纯文学纸媒開始面临诸多考验与挑战,但坚守与创新将始终是我们对于这一份事业的责任与态度。
“我与鹿鸣”栏目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以访谈的形式,展现推动鹿鸣一直向前的编辑作者老师们与鹿鸣的那些往事。本期我们将先从刊物初创者之一的李仰南先生开始我们的讲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