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的“木桶理论”,想起了老父亲的“铁桶理论”。
村里人家,家家离不开水桶。我小时生活在一个山村,家里也有一对铁皮水桶,吃水要用它,菜园子浇地要用它,甚至生产队里一些需要栽种的农活儿,社员们也要挑着自家水桶参加劳动,挖坑浇水。等我和哥哥长到能用钩担(两头带铁链挂钩的扁担)挑两桶水时,也要经常给家里挑水吃。村西的水井很深,地面距水面大约有十米,所以每家去挑水时还需带一根井绳。井绳一头有防脱铁钩,打水时铁钩子钩住水桶的提手,用井绳将水桶放至井底,通过摆动井绳使水桶在水面倒扣、倾斜并灌满水,然后再提拉至井口。所以,如果不会控制绳子,水桶就会在井壁上碰撞;如果挑水的人太多太密,井里水面下降过快,水桶也会磕碰井底。
挑水用的铁桶一般是圆柱形,大小得合适——太小了,光跑路不出活儿;太大了,用起来吃力。由于水桶的使用率极高,就很容易坏,而且坏了漏了也不像木桶那样容易修,所以大多是铁皮烂了裂了就要换新的,要不然一路漏水,白费体力。
我上小学四五年级时,家里换了一对新水桶,水桶不算小——反正打满水后,从家到水井不到五百米远,我需要歇三四次。大概是擔心这水桶坏得太快,父亲对它进行了加固,他在水桶的底座上加了一圈铁皮,在桶口上也包了一圈铁皮。外包铁皮比水桶铁皮还厚些,而且都是用铆钉铆死。如此一来,两个水桶估计足足增加了约十斤的重量。本来桶就大,再加上保护用的铁皮,挑起水来更加费力。我不常挑水,日常往家挑水的多是姐姐,所以隐约记得姐姐的抱怨。父亲弄的这水桶让她吃了不少苦头,不用说给家里挑水,到生产队劳动时就更吃亏,不像人家那些用小的轻的水桶,挑着轻,费力少。
父亲的用意很明显:桶口是与提手和外界经常碰撞的地方,最容易破损;底座是经常往地上、石板路上碰撞的地方,也最容易变形,所以事先对这两处进行了加固,以防撞坏或磨坏。他这朴素的“铁桶理论”,倒是很适合用在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上。“扎紧制度的笼子”就是要建设一个没有漏洞、不怕磨损的制度——一磕就歪、磨磨就变样的制度肯定会“烂”得快些。我们家的水桶让我们吃了不少苦头,让我们比别人多出了力、多流了汗。但那水桶也的确牢靠,一直到我们搬离那个山村,它也没破。
劳伦斯的“木桶理论”是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父亲的“铁桶理论”告诉我,水桶磕碰在所难免,要想不破不漏,只有给它多加道箍,甚至那保护比原本还要厚重——尽管用起来会有些吃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