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庄子》的话,大概都会发现里面有个有趣的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于是,他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你或许会觉得非常可笑,明明吃的果子数量都是七个,但因为顺序上稍有不同,竟引起了猴子那么大的反应,还闹情绪了。但猴子毕竟是猴子,只要动点儿小脑筋,就很容易掌握在手掌心中。
但事实上,庄子说的并不是猴子,而是人,只不过,人总是沉浸在果子的思维中,很少注意到,其实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猴子。人性与猴性在许多时候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或许,这正是后来常常用“朝三暮四”来形容人的原因。
心理学对此有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来形容——首因效应,意思是说,第一印象可以决定一个人对你的看法,首先吃四个果子的感觉当然比吃三个果子要舒服多了。
有一个心理学故事也可以佐证:ABc三位学生解答30道难题,A学生的回答刚开始迅速而准确,但后来越错越多;B学生开始时一再碰壁出错,但后来答题很顺畅,正确率很高;c学生则一开始就有对有错,没有轨迹可循。最后,ABc三人答对的总题数都是15题。但是,受试者并非这三位学生,而是在一旁观看的十多名群众,心理学家统计发现,他们大部分人都认为,先盛后衰的A学生比先衰后盛的B学生有能力,而且错误地认为A学生答对的总题数要比B学生答对的多。
这个心理测试与庄子的哲学不谋而合,“先好后坏”不仅比“先坏后好”给人较佳的整体印象,而且会在后期产生马太效应,即所谓的好的越来越好,坏的越来越坏。我们不得不承认,最先呈现的事物或特质,会让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而且很可能盖过后来出现的相反讯息。
另一个实验更加有趣:以两种方式分别给两位下属写评语,第一位得到的评语是“聪明、勤勉、冲动、挑剔、顽固、嫉妒”,第二位得到的評语是“嫉妒、顽固、挑剔、冲动、勤勉、聪明”。结果,人事部门在评价两个人时,觉得第一个人要比第二个人更有能力。所有人都看到,六种特质完全一样,只是呈现的顺序颠倒而已。
既然有些现象源于人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那么,对己对人,遵循“朝四暮三”的方法论,或许真有其现实价值。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