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只猴子在美国大学课堂引起的骚乱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原创版 热度: 11878
傻妞抱抱

  了解美国文理学院教育的人都知道,无论你是什么专业,想要毕业就必须修一门实验课。我在大二的时候选了物理专业的入门课,老师是位高高瘦瘦的女教授,讲课时很是英姿飒爽,举手投足间都流露着率性的洒脱。有这么一回,教授布置了一道关于运动的题目:说是树上有只猴,地面上不远处有个狙击手要向猴子发射镇静剂针,题目假设镇静剂针发出和猴子下落是在同一时间,求解的问题是如何确定枪击的角度和速度等问题。这真是再简单不过的一道“运动问题”。猴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重力提供加速度。打出的镇静剂针做上抛运动,有斜向上的初速度,重力提供加速度,只要分水平和垂直两个角度分析运动情况就解决了。

  没承想,这道“难题”险些成了我们这位物理学教授教学史上的“滑铁卢”。下一次上课时,教授颇为无奈地向全班同学倒苦水:上次课后有好些姑娘因为这道题目对她邮件轰炸,而这些“疑问”她都不知道要如何作答。

  “那个猴子是胖是瘦?这直接关系到发射的枪能不能击中它呀!”

  “那树是香蕉树吗?不然猴子为什么会爬上去呀?不过,香蕉树能承受住猴子的重量吗?它不会掉下来吗?”

  真是好不精彩!讲台上教授颇为无奈却义正词严地解释说,她绝对是个动物爱好者,完全没有想要伤害猴子的意思,但老师的解释并没能平息课堂争论的喧嚣。

  我能肯定的是,倘若这题目出现在国内顶尖大学的课堂上,学生们也会窃窃私语:不是因为关爱猴子或是思考这道题目的实际操作性,而是因为这样的题目在初中就做了无数遍了,哪里还值得拿到大学课堂上来。

  我常听人说美国的孩子之所以“思维灵活”是因为美国的基础教育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这是解放天性的结果。然而,在美国从大学读到博士,这么些年的教育经历让我发现:这种难能可贵的“思辨能力、質疑精神”并非是天性使然,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在我看来,国内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孩子们学了太多,而是我们的教育少了至关重要的一环:教会他们怎么去认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学科都在不断细分,人们的知识盲区只会越来越多。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怎么样去获取知识,以及如何在接触一个未知领域或是想法时,判断其合理性、可信度尤其是是否在其学科领域内有所创新。

  就拿美国来说,美国崇尚言论自由,但绝大多数美国人并不真正具备言论自由的能力和拥有言论自由的事实:不是因为他们受到有形或无形的管制不能说,而是很大程度上,他们也就是被媒体忽悠、“听风就是雨”的普通民众而已。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的人怎么会拥有言论自由呢?真正的美国精英,是聚集在顶尖大学的这批人,他们的大学教育培养出了反人类天性而行之的“质疑精神”,教会他们在模仿、接受之前,问一句到底为什么会是这样?证据在哪里?推理的过程如何?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吗?

  几年之后,我大概会连大学时选了什么课都回忆不起来了,但我相信这样的“质疑”、“逆思维”的能力会让我受益终身。至少美国大学教会了我要怎么用一颗真诚、充满疑问的心去感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进而努力有所创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