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秋气尽,霜起风愈寒,十二月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来了。路边的梧桐树叶轻轻地落下,风一吹,又开始到处迁移,两边的草皮子也褪去了绿意,换上了黄袄。每天,我都背着小书包走在这条路上,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
这天早晨起得有些迟了,我正急匆匆地向学校奔去,忽然背后传来沙哑的声音:“小姑娘,小姑娘!”我下意识地刹住脚,很不愉快地转过头,心想:马上要迟到了,谁偏偏在这时候叫我?定睛一瞧,只见一位头顶光溜溜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盯着我,我心里顿时一颤:哎呀,这不是那个“老年DJ团”的成员吗?我们这附近的小区老年人居多,他们相中小区的广场,就占“场”为王了。每天拖来户外音箱,在这里听歌、唱戏、下棋、打牌……吵吵闹闹的。淮剧的咿咿呀呀声硬是把理发店的流行音乐给压了下去,烦死人了。平时大家私底下叫他们“老年DJ团”,见了躲都躲不及呢,今天居然让我给撞上了。我尴尬地望着眼前的老人,心里做好了开溜的准备。老人慢慢地抬起手向我招了招,我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老人歪了歪头,轻声慢语地说道:“你的钱包掉了,不想要了?”钱包里有我的午饭钱,怎么能不要?我红着脸走了过去。
老人将钱包递给我之后,将手收了回去,随即打开了胸前的收音机,悠扬婉转的淮剧声又从喇叭里传出来。老人眯着眼,头靠椅背,嘴里跟着惬意地哼了起来。我接过钱包,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个我平时想躲开的人却做了让我感动的事。我打量起眼前的老人,也许这些老人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可恶”,也许这些老人就想这样快乐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余生,也许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默默地为老人盖好毯子,轻轻地說了声“谢谢”。老人眼皮子抬了抬,含糊地道了声“嗯”,又哼起那悠扬婉转的淮剧来。说也奇怪,这次,这淮剧我居然听得顺耳起来……
文首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地点,为后文故事展开埋下伏笔。寥寥几笔,就将秋去冬来的节序轮换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一系列的声音、动作,以及他人的评论中,迅速勾勒出小作者心中的老人形象。“吵吵闹闹”“咿咿呀呀”等叠词的运用,让文章既富于表现力,又有音乐的美感。
先抑后扬,小作者对淮剧态度的转变暗示着对先前老人刻板印象的改变,呼应文首,照应文中,使文章结构完整,结局引人思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