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说“学问”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少年版 热度: 9027
严一祎

  

  “学问”,一个贯古穿今的词。可什么是学问呢?依我看,大概就是既学又问吧!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好问的人,终身为愚人。”自古以来,圣人们就提倡大家多提问、多思考。反观现在的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学而问”呢?遇到不会的题,不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深究,而是通过信息手段,轻松得到答案,然后抄下敷衍了事。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样不对,甚至在抄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罪恶感”,但还是这么做了。为什么?大家都已经習惯懒于思考,停止发问了。事实上,只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人,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有了兴趣,才更得心应手。

  当下,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提问”与“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人从生下来,本就充满着好奇心。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有好多好多问题要问,恨不得把所有事都问一问,这不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但是,当我们问长辈时,他们似乎很敷衍:有时说不知道,有时不回答,有时竟会不耐烦地让我们走开,不要打扰他们……

  在得不到长辈们的热情关心和指导下,我们会怎样?我们会十分失败与失落,似乎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别问了,反正也不会有结果。”久而久之,我们便失去了提问的兴趣,甚至拒绝思考。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家长,应怎样对待孩子所提的问题呢?我以为,在情绪上应表现出高兴和热情来关心孩子和他们所提的问题;在态度上应以鼓励来激发孩子追问和持续思考。即使那些问题你不一定能回答上来,也应给孩子提供一些思路或耐心陪他一起寻找答案。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提问”和“思考”这个过程。我们绝不能将孩子们好问、善问的天性扼杀在摇篮里。

  怎样唤醒并培养孩子们多提问、多思考的好习惯呢?我认为,家长应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大好河山,亲近自然和社会,孩子们在品味、欣赏美的时候自然生出一些新奇的想法。然后引导并要求孩子每天提几个问题并认真记录下来,将此当成孩子们自己写下的成长记录。家长和老师还应每周对孩子所提问题进行点评或解答,从中挑出有意思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相互交流,从小就培养提问的习惯,时间长了,自会发现提问之妙。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提问有着密切联系。提问往往意味着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只有疑问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指导教师:李蓉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