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蜀中记·饿鬼

时间:2023/11/9 作者: 今古传奇·武侠版 热度: 33745
杨延之

  

  佛经说六道轮回,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其中的饿鬼道,又称饿鬼狱。堕入饿鬼狱者,多为生前贪图口舌之欲,以极其残忍的手法杀死鸡、鸭等家禽,并将其视作美味之人。

  岭南地区曾有白云楼,其庖人豢养乳鼠。侍者将出生三四天的幼鼠浸泡在蜂蜜罐中,食客抓住鼠尾,以鼠头蘸秘制酱料,将幼鼠生吃活吞。幼鼠入口之际,尚唧唧作声,美其名曰“蜜唧”。

  袁枚《随园食单》有云:“至于烈炭以炙活鹅之掌,刀以取生鸡之肝,皆君子所不为也。何也?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

  饿鬼羸弱丑陋,腹部空虚,口中喷火,喉如针眼,在熔岩牢狱中时刻忍受着饥饿所带来的痛苦,还有守卫夜叉无尽的怒火。

  唯一的解脱办法,便是前往人间寻一个替身。



  七月十五日,峨眉山下,青溪镇。

  “兑上艮下,咸卦。”

  三枚铜钱落下,仿佛青瓷碰撞的声音。白芷的视线越过酒盏,停留在李念安脸上。

  日落西山,酒馆内人声鼎沸,没人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四人。

  白猿偷偷整理了一下蓑笠,露出狡黠的笑意。李念安一身白衣,拿起面前的陈年花雕,自斟自饮了一杯,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咸卦?”李念安出身江南商会,对占卜之事并不通晓。

  “《周易》第三十一卦,咸卦。咸:亨,利贞,取女吉。”

  白芷眼中带着笑意:“兑为泽,艮为山。兑上艮下,山上有泽。湖泊之水向下渗透,滋养山川万物。百草丰茂,鸟兽齐鸣,卦意恒通顺畅,是大吉之卦。”

  我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多年未见,这丫头刚见面就嚷着要给李念安占卜,幸好是吉卦。

  白芷是峨眉第十三代入室弟子,此次下山是为师门采买仪轨和符纸。

  小姑娘难得下山一趟,偷偷跑到酒馆喝酒,不曾想却撞见了我与李念安,还有披着蓑衣,手里拿着桃子,眼神却直勾勾地盯着酒坛子,丝毫不安分的白猿。

  我与白芷自幼相识,称得上是青梅竹马。

  我八岁那年,唐大领着白芷来到唐门。我正在学习制作傀儡,她怯生生地站在旁边。正当我为了如何组装傀儡而感到苦恼之时,耳边传来了清脆的童声:“就是右手边的那个。”

  我眼前一亮,果然是唐门傀儡的核心机关。

  后来我才知道,白芷对于世间万物都有种独特的感知。

  江湖上对这种感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巫,有人说是天机,峨眉派称其为灵。

  那年夏天,我和白芷、唐雷过得特别开心。

  我们在谷中的桃花潭里抓鱼,唐雷发现用尖锐的树枝在树干上快速摩擦就能生起火来,我们花了两天时间骑在树干上钻木取火,最后唐大实在看不下去了,扔了个火折子过来。

  唐雷点燃篝火,白芷用树枝做了简单的烤架。我自告奋勇去找柴火,从桃花潭边抱回来一堆旧衣物。三人兴高采烈地开始烤鱼,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我还隐约记得,晚饭后师兄们都失魂落魄地回来。据说他们去了桃花潭边洗澡,上岸时发现衣服被偷了的糗事。

  夏天过后,峨眉派掌教真人亲自上山来接白芷。

  江湖上盛传,唐门门主与峨眉派掌教真人年轻时曾有一段情事。我实在无法想象,眼前这个冷若冰霜的女人,是怎样让门主对她一见倾心的。门主看着掌教真人,掌教真人看着白芷,白芷在玩我送给她的纸鹤。四分之三炷香之后,掌教真人莞尔一笑:“此女必为峨眉下任掌教。”

  门主向唐大摆了摆手,示意送客。我和唐雷一路追出山门外,和白芷依依不舍地分别。

  女人扫了我一眼,我顿时感觉如坠冰窟。那种感觉,就像数九寒天之际,把你丢进机关城内的水牢里,你能感受到无尽的寒冷正在将整个人慢慢吞噬,仿佛一切秘密都不复存在。

  掌教真人转过头去,轻声叹道:“好个谪仙人,可惜入了红尘。”

  唐大亦步亦趋,跟在掌教真人三步之后。闻听此言,恭敬地低头致意。

  那天之后,我被立为唐门少主。从此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白芷。

  我望着酒桌对面的姑娘,回忆与现实逐渐重叠。

  白芷穿着一袭浅色月华裙,长发垂鬟。容貌清秀,鹅蛋脸上挂着一抹红晕。我看到她袖口有金丝绣成的北斗七星,这是峨眉天官特有的标志。铜钱占卜,铜镜照妖,上测星象,下绘山川。即使在峨眉内部,天官也是极为罕见的高级弟子。

  没想到十年不见,当初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了英姿飒爽的除魔天官。

  白芷没有注意到我的恍惚,继续向李念安讲解着咸卦的卦象。

  “咸卦预示婚姻,寓意男子向女子谦恭地求婚,姐姐是不是有意中人了呀?”

  李念安拎在手中的酒壶一顫,立时涨红了脸:“没有没有,卜错了吧?”

  “不会啊,我占卜从没出过错的,姐姐是有心上人吧?”白芷不依不饶。

  “啊,这壶里是不是没酒了?我去问问店家。”李念安装模作样地晃了晃酒壶,找了个借口落荒而逃。

  “咸卦。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待到李念安走远,白芷脸上笑容敛去:“念安姐姐似乎有什么心事?”

  “什么意思?”我不解地问道,白猿也在一旁仔细听着。

  “铜钱占卜法。”白芷将三枚贞观年间的铜钱摆在桌上。铜钱上系着红线,隐隐有光华流动。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六十四卦,本质是阴阳二气的不断变化。两正一反为少阳,两反一正为少阴。三枚铜钱抛六次,分别对应六爻。三正为老阴,三反为老阳,阴极为阳,阳极为阴,这是变爻。解卦不但要看卦辞,还要看爻辞。”

  戌时三刻,酒馆内依旧是灯火通明。李念安拎着酒壶,正在和掌柜说话。白芷压低了声音:“念安姐姐抛出的咸卦,变爻正应在六二之上。爻辞是:咸其腓,凶。居吉。爻辞的意思是:感应在腓骨之上,凶险,不要妄动。

  “咸卦寓意着婚姻,而婚姻之中又有变数。吉凶转化,祸福相依,哥哥倒也不必担心。”白芷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

  自从我在嘉州凌云寺前遇到李念安,她的眼底始终有种莫名的悲伤。在白帝城的时候,我常常能听到客栈屋顶上传来呜咽的洞箫。我知道,那是李念安在看月亮。她在想些什么?家人?仇敌?亦或是……昔日的恋人?我不知道,李念安是有故事的人,我只是喜欢追逐故事。

  “店家说没酒了,今晚中元节。”李念安愤愤地走回桌前,“好酒都被买去祭祀亡灵了。”

  “我们走吧。”我看了眼大堂内的莲花漏,“亥时一刻,水陆法会要开始了吧?”



  “五月三日,峨眉山下,饿鬼坠入轮回之狱。”

  这是永安宫中那名道士留下的书信,经过江南商会的查证,他的确是魂灯的成员。这个神秘组织就像一头隐匿在黑暗中的妖兽,仿佛随时可以将人吞噬。白帝城外,那个名叫“湮”的古怪书生让白猿带着我们前往峨眉山下,打探信中关于“饿鬼”的消息。

  “饿鬼”是佛家的称呼,又叫“炬口鬼”。“炬”代表着地火,“炬口鬼”便是口中喷着巨大火焰的鬼魂。

  这是一种来自地狱的恶鬼,他们羸弱丑陋,腹部空虚,口中喷火,喉如针眼。任何食物到了他们口中,便会被火焰焚为灰烬,这让饿鬼们感受到无尽的痛苦。根据佛典中的记载,饿鬼们被囚禁在一座熔岩监狱中,由背生双翅,凶狠无比的夜叉担任守卫。

  民间传说,饿鬼由生前犯下“口孽”之人所化。“口孽”包括“恶口”、“绮语”、“两舌”和“妄语”,因此家中的长辈们也经常教导小孩,谨言慎行,要当心“祸从口出”。

  在遇到白芷之前,我和李念安已经在青溪镇上呆了四五天光景。

  青溪镇位于峨眉山下,白墙青瓦,门楼高耸。青衣江的支流从护城河中潺潺流过,于嘉州汇入濛水。以镇上往生石桥为界,东临远近闻名的龙居禅寺,向西是城隍庙,往北是峨眉山主峰大峨山,南边是一片沼泽。

  峨眉派弟子经常下山来此采买,游人也由此入山,青溪镇逐渐成为四方繁华之地。

  川民淳朴,好摆龙门阵。在下榻的邸店处,我们听到了五月三日发生的一件怪事。

  青溪镇上有一纨绔子弟,唤作王六郎。这王六郎不仕功名,父母去世之后,肆意挥霍祖上的银两,很快便将家产败光。王六郎平日里击球走马,放鹰逐犬,对烹饪之道颇有研究,如今正在将军府中做事。

  将军姓李,年轻时曾为剑门关守将。李将军致仕后,马放南山,经营田产,尤好各地吃食,常派家中童仆前往蜀地搜寻,自诩为食客中的老饕,天下珍禽猛兽尽入其腹中。

  那日晚上,将军府内来了两位神秘的客商。

  天上没有月亮,河面上泛起大雾。有人在往生桥边看到两名客商。这两名客商十分古怪,明明是大暑的天气,二人周边却冒着冷气。左边那人戴白色幞头,着短绯白衫,面色阴沉。右边那人戴黑色高冠,穿玄色朝服,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黑衣客商背上背着一个竹篓,有过路的旅人问起,白衣客商便称其中是大鹅。

  午夜时分,王六郎领着那两名客商,从将军府的侧门悄悄进入,直接走进李将军的书房。

  据家丁们回忆,大约过了三炷香的工夫,将军府的书房内便传来一阵奇异的香味。香味逐渐扩散,从将军府内,到青溪镇上,就连远方的龙居禅寺,僧人都说有一股菩提子的清香。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没人能说得出来。

  说到这里,邸店里说话的人们脸上都浮现出满足的笑容,仿佛那是他们这一生中尝过最美味的食物。

  卯时三刻,鸡鸣三声。家仆们推开书房的大门,李将军端坐在寝榻上,脸上带着一丝诡异的微笑,鼻下已经没了气息。家仆们找遍了整座将军府,却不见王六郎与那两名神秘的客商的踪影。

  青溪镇里有人说是地府正在打仗,阎王爷签了生死簿,派白黑无常拘了李将军的魂魄前往阴司统兵。有人说他看见那晚将军府正门大开,李将军身披红袍金甲,骑八翼天马,与两名神人羽化登天。

  我疑心信中所谓“饿鬼”,可能和李将军之死有关。

  蜀中风俗,人死之后停棺数月,由鬼师根据其生辰八字,推算出良辰吉日与风水陵穴,择吉日吉时吉地而葬。李将军之死异常可怖,古时也有人死之后数月复生的故事。家人们不敢下葬,将其棺椁暂停城隍庙中。

  城隍者,守护神也。城隍是主管一方的土地神,上到祭天祈雨,下至地府阴司,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民众生老病死皆来城隍庙中祈祷。我与李念安曾前往城隍庙中拜会,发现城隍庙中除了一位年老的庙祝,还有几名留宿的孤儿,想要偷偷溜进去可能性不大。

  正好再过几日是中元节,青溪镇上的百姓都会前往龙居寺参加水陆法会。到时候我们偷偷潜入城隍庙,将李将军的尸体查探一番,找找有没有关于“饿鬼”的線索。

  我却没有想到,在行动的当晚,我们在酒馆内遇到了下山的白芷。

  白芷听我讲述了发生在白帝城中的故事,非要跟着我们一块去凑热闹。白芷身为峨眉天官,对灵异之事一向十分敏感,而且白猿似乎很喜欢白芷,李念安默许了她的加入。

  今夜无月,周边弥漫起雾气。走出酒馆,偌大的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

  我不由自主想到了传说中那两名奇怪客商的到来,李将军死的那天,青溪镇也是这般景象。

  阴风吹过,刮起街角还没烧干净的纸钱。李念安紧了紧衣领,下意识往我身边靠了几步。白猿待着斗笠,跟在白芷身后。明明是夏天的夜晚,四人却都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我从袖中掏出两具木偶,分别递给李念安和白芷。唐门三大不传之秘:机关、暗器,傀儡之术。

  所谓傀儡,是以柳木、寒铁和蛛丝制作而成的人偶,傀儡师依靠蛛丝操控人偶,完成一些人力所不能及的任务。

  唐门之内有一种秘术,以符咒在傀儡体内封存气息,可以在危急关头代替傀儡师本人,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这种方术又被称为“李代桃僵”,是只有门主及继任者才能学习的禁术。

  离开白帝城之后,我经常梦见之前李念安在灵官殿与河童打斗的场景。为以防万一,我制作了几具替身傀儡。

  两人将替身傀儡收入怀中,我环顾四周,轻声说道:“快走。”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

  民间传说:此日地府鬼门大开,百鬼夜行,有主之鬼还家,无主之魂游荡。蜀地佛事昌盛,百姓在中元节晚上放河灯、放祭品、烧锡箔纸锭,参加寺庙举办的水陆法会,为亡灵祈福。

  青溪镇上,万籁俱寂。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着一盏白色的灯笼,灯笼上贴有黄纸,黄纸上写着亡人的名讳,据说是为了让亡灵找到回家的道路。灯笼下有纸扎的花盘,供奉有纸钱和瓜果。

  “亥时二刻!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人拖着冗长的声调,走过青石板铺成的街道。

  白芷藏在巷口的阴影里,看见打更人走过,示意我和李念安朝着往生桥的方向走去。月光被乌云遮盖,街巷之中很容易隐匿身形。

  远处的龙居禅寺灯火通明。今夜,青溪镇民众都要前往龙居寺参加水陆法会,要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破晓时分。



  往生桥,传说是亡灵往生的石桥。

  不知多少年前,青溪镇里有个妇人的丈夫在外地经商,某天妇人突然做了一个梦。

  她梦见丈夫浑身湿漉漉的,站在镇上的石桥前哭。妇人十分害怕,半夜起来跟儿子打着灯笼去石桥边。天在下雨,妇人打着一把竹青色的纸伞,儿子提着灯笼站在桥头。桥边那头放着一双沾满泥土的靴子。

  妇人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她向石桥对岸走去,却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将她推离。风雨声中,那双靴子一步一步向着江边走去。当走到最后一步时,仿佛丈夫在向她告别,靴子停顿了一刹那,随后走入湍急的水流之中。

  第二天,和丈夫一同经商的同乡回来。他告诉妇人,丈夫所乘的船只前几日在西陵峡遭遇风浪,所有人都葬身江中。妇人这才明白,昨晚是身为亡灵的丈夫在和她做最后的告别。

  从此之后,青溪镇上这座石桥便被称为“往生桥”,人们常常在此祭祀逝去的亲人。

  “唐风!唐风!你快看,是河灯!”

  四人站在桥上,面前是滔滔的青衣江水。我还在想关于亡灵与告别的故事,李念安下意识扯起我的衣袖。顺着她的目光,我看见上游漂来许多纸船。这些纸船仿照楼船而制,形制大小不一。船上燃灯,灯前打幡,幡上有字:“广施盂兰”、“庆赞中元”。

  阵阵山风吹过,我依稀能听见远处龙居禅寺里的诵经声。

  川西风俗,在河灯之中放置三艘大船:一船放祭品,一船载佛陀诵经图,一船烧锡箔纸锭。這些食物和冥钱送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们,希望亡灵能够得到安宁,因此被称为“度孤”。

  纸船载着河灯顺流而下,穿过往生桥,向着下游漂去。

  我坐在石桥上,脚下是青衣江水。这是一座斗拱形制的石桥,桥上雕着许多云龙的图案。白芷和白猿玩得兴起,正在用峨眉山上的桃子逗它。李念安坐在我身边,她专注地看着那些五彩的河灯,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笑容。

  今晚没有月亮,我们好像坐在天河之上,脚下是荡漾着的星辰。

  “好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白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你们看那些纸船,是不是少了一艘?”

  我向着远方望去,江面上灯火星星点点,让人看不真切。

  “最前面放焰口的那艘大船……”白芷肯定道,“那艘船经过往生桥后就没再出来。”

  “会不会在桥下被水草缠住了?”李念安问道。

  “或者……是被谁偷偷截下了?”此话一出,我瞬间打个冷战。

  放祭品的船上装着的都是祭祀给亡灵的食物,谁能偷偷截下它?

  李念安与白芷也想到此处,两人脸色煞白。

  三人对视一眼,随即心领神会。

  我将食指放在唇上,示意白猿禁声。白猿疑惑地看了看我,放下了手中的桃子。

  我与李念安、白芷三人蹑手蹑脚地从桥上走下,沿着石阶慢慢走到桥洞处。这里临近江边,平时少有人来,石阶上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青苔,一不小心便会跌入江中。

  我小心翼翼地走下石阶,李念安和白芷慢慢跟在我身后。来到桥洞处,蓦然听见桥洞里传出大口大口吞咽东西的声音。

  我走进桥洞,眼前的一幕令人瞠目结舌——一名肥硕的男子赤裸着上身,正趴在放祭品的纸船边。他五官扭曲,腹部涨大,表情十分痛苦,但双手却依然紧紧地死抓着糕饼,拼命往嘴里塞去,一边吃着一边流泪,看上去十分诡异。他好像没有察觉到我的到来,依然疯狂地往嘴里塞着食物。

  “王六郎!”李念安走进桥洞,失声惊呼道,“就是那个画像中的王六郎啊!”

  王六郎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僵硬地转过头来。

  他面容憔悴,目光浑浊,像是几天几夜没合眼的样子。愣了几秒之后,王六郎丢下手中的糕饼,朝着桥洞外飞奔出去。他身形犹如鬼魅,在长满了青苔的石阶上健步如飞。眨眼之间,王六郎已经跑上桥头。白猿刚想阻拦,他却犹如天生神力一般,径直将其撞飞出去。白猿疼得吱哇乱叫。

  我提起一口气,脚下运起惊鸿掠影,勉强跟上王六郎的步伐。

  空旷的大街上,王六郎一路狂奔,仿佛他身后跟着的是带着阴司文牒的牛头马面,随时要拘他性命。王六郎自幼在青溪镇上长大,对此地极为熟悉。七拐八拐之后,便消失在了一条寂静街巷中。

  我站在巷口,看到一座道观模样的雄伟建筑。白芷和李念安搀着白猿姗姗来迟,白猿没好气地瞪了我一眼,似乎是在问质我为什么没将王六郎拦住。

  我自知理亏,只得苦笑着赔罪。

  众人转过巷口,城隍庙赫然出现在眼前。

  年老的庙祝正躺在殿前的藤椅上熟睡,那几名留宿的孤儿跟着镇民去了龙居寺祈福。根据邸店中人所说,李将军的棺椁正停放在后殿之中。李念安从袖中掏出一根迷香点燃:“老人家可以安心睡到天亮了。”

  我留白猿在城隍庙外等候,随即与白芷、李念安并肩走进灯火通明的正殿。我们向着城隍像拜了三拜,穿过影壁与戏楼,来到后殿。后殿前有一口古井,井口以青石砌成,似乎是前朝之物。

  殿门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李念安手起剑落,铜锁应声破碎。

  我从怀中摸出火折子,走进殿中。两只紫面罗刹从黑暗中浮现。定睛一看,原来是两座雕像。

  “城隍庙的后殿是给阎王住的。”李念安语气幽幽。白芷点燃了供桌上的蜡烛,照亮了整座后殿。

  阎罗王塑像表情森严,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四名勾魂使者站在阎王两侧。寝殿的廊柱上悬挂着罗刹、夜叉的泥塑,殿墙上绘着《十八层地狱受难图》,其中充斥着尸山血海和魑魅魍魉。

  李将军的桐木棺材正静静地放在阎罗王塑像面前,周边堆着大块的冰块。

  三人合力推开棺盖,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此时正是炎炎夏日,虽然以冰块降温,但李将军的尸身还是很快腐烂。棺中的老人穿着华贵的锦袍,眼窝深陷,肋骨凸显,没看出半点羽化登仙的迹象,却更像是被活生生饿死。

  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挥灭供桌上的蜡烛,拉起李念安和白芷,闪身躲进阎罗像后。



  周围一片漆黑,在殿外绕了一圈的王六郎神情恍惚地推开殿门。

  他眼神呆滞,径直地走向那口桐木棺材。看到棺盖外掀时,王六郎的脸上才有了一些血色。

  “老爷……老爷,阴差……阴差来抓你了吗?别抓我……别抓……不是我……我没有……我没有吃。”

  王六郎跌坐在后殿的青砖上,对着桐木棺材重重磕起了头。一下、两下、三下……在这空旷又阴森的阎罗殿里,神志不清的男人在对着棺材疯狂磕头。

  王六郎磕得头破血流。我看出此人大限已至,如今全靠一股意念在强行支撑。白芷脸色煞白,她自从峨眉派下山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惊悚的场景。

  “王六郎!你可知罪!”大殿内突然响起一道威严的声音。

  王六郎茫然地抬起头,声音竟然是从阎罗王塑像口中传出的。他吓得跪在地上,两股战战,嘴唇发白:“小人……小人……知罪了!阎王爷!小人……罪该万死!”

  “我且问你!景定十三年五月三日,你在何处?”

  阎罗王的声音冷若冰霜,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上空炸响。我隐约觉得这声音十分熟悉,又不知道在哪里听过。我转过身来,李念安眉目紧锁,双唇紧闭,腹部一收一合,阎罗王的声音随之而出。

  我恍然大悟,这竟然是江湖中盛传已久的腹语术。相传这腹语术来自天竺,与少林派狮子吼同属一门。魏晋时期,许多清逸隐士们在山林之间长啸,这些都是与丹田有关的炼气法门。

  “我再問你!景定十三年五月三日,你在何处?”

  阎罗王的声音在殿上炸开,罗刹、夜叉的泥塑纷纷爆裂。我站在李念安身前,感到一股巨大的音浪从后方涌出,整座后殿地动山摇,王六郎双目流下血泪,真真被骇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那天……那天……我在往生桥上遇见了两个外地的客商。他们说竹篓里装着天底下最美味的食材,我就想带他们去见见老爷。谁知道……谁知道竹篓里竟然装着那个东西!”

  王六郎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出,哆哆嗦嗦开始讲述事情的经过。

  “什么东西?”李念安听得入神,竟然用自己的声音问了出来。

  “您……您不是知道吗?”王六郎此时已经神志不清,竟没有听出其中的猫腻。

  “咳咳……本王当然知道,还不如实交代?”阎罗王的声音又恢复了正常。

  “小人知道将军喜欢吃山珍海味,但小人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这般丧心病狂!”

  王六郎目光涣散,自顾自地说着:“刚开始的时候……是熊掌、驼峰……再后来,变成豹胎、猴脑……最后……将军说吃什么都没有味道,直到那天那味竹篓里的食材……那……那是个不满百天的婴儿啊!”王六郎说完这句,直接晕了过去。

  大殿内外一片寂静,听不到风声。“婴儿”二字一出,我顿觉后背冷汗淋漓。我想象不到,世上怎么会有如此丧尽天良之人,竟然用婴儿作为食材。这样说来,那天晚上将军府内的异香,莫非就是——我不敢再想下去。

  白芷脸色惨白,李念安在黑暗中微微颤抖。我强作镇定,拍了拍两人肩膀。

  “子时已到!百鬼夜行!”

  打更人的声音越过庙墙,清晰地传入三人耳中。

  乌云遮蔽了月光,殿门被狂风刮得嘎吱作响。恍惚间,我听到千军万马的嘶鸣声。前殿的灯火不知道什么时候熄灭了,四周陷入了绝对的黑暗。狂风刮开后殿的大门,那一刹那,白芷的视线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地捆住。她怔怔地盯着那口殿外的古井,表情可怖,任由我与李念安怎么呼唤都无济于事。

  电光石火之间,李念安仿佛明白了什么。她从袖中取出火折子,将随身带着的犀角点燃,奋力扔到井边。

  犀角可通灵。《晋书?温峤传》记载:“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出,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故老相传:点燃犀角之后,常人便能够看见幽冥之中的鬼物。

  夜黑风高,青烟缭绕。古井里爬出一只干枯的鬼爪。

  一只、两只、三只……无数饿鬼从古井中艰难地爬出,饿鬼们一个个瘦骨嶙峋,腹部却出奇涨大。他们行动迟缓,眼神呆滞,漫无目的地搜寻食物,四下找寻过后,纷纷朝着往生桥的方向爬去。

  我忽然想起:王六郎截下的那艘放祭品的纸船,此刻正停在往生桥底。

  饿鬼们走后,我正要从阎罗像后走出,却被白芷一把拉住。

  井底传来熔岩沸腾的声音,白雾弥漫,两个青面獠牙的夜叉从井口跃出。

  那两名夜叉生得威猛高大,鸟嘴人身,通体赤红。夜叉背生双翅,手握铁链与刑具,一步一步走向李将军的桐木棺材。两名夜叉用刑具大力抽打着李将军的尸体,后者的魂魄从尸体上缓慢升起。两名夜叉一前一后,用被岩浆烧得滚烫的铁链穿过李将军的琵琶骨,李将军发出刺耳的哀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两名夜叉拘着李将军的魂魄,押着他穿过殿门,跳入古井之中。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这场景竟然与后殿璧上画的《十八层地狱受难图》一模一样。俗语有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李将军以婴儿作为食材,天地人神共弃之,有这样的下场,我其实并不意外。

  随着两名夜叉的回归,古井周围的妖气逐渐稀薄。

  我猜测此处是与地府相连接的通道,每年在中元节当晚才会打开。如今通道即将关闭,已经容不得我多想。七月十五夜,百鬼夜行,地府空虚。此情此景百年难遇,说不定还会有魂灯的线索。

  此时已经来不及商量,我跳出藏身之处,大步流星赶到古井旁。

  李念安与白芷跟在我身后,三人对视一眼,同时向井口下看去。

  热浪滚滚。视线所及之处,是一座深不见底的熔岩炼狱。

  这座熔岩炼狱似乎建立在一处火山之内,火山下是正在沸腾的岩浆,崖壁上开凿着密密麻麻的囚室,一层一层向下延伸。囚室之间用烧得通红的铁链连接,夜叉们张开双翅,在空中盘旋巡逻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被囚禁在此处,永世不得超生。那些痛苦的哀号混杂着岩浆沸腾的声音,让人从心底感到无尽的绝望。

  我在崖壁上方的一处囚室中看到了李将军,他神色痛苦,肩胛骨被锁链贯穿。他的身边堆满了糕点与果脯,想必是其家人所供奉。李将军将食物送入嘴中,糕点和果脯立刻变成了滚烫的岩浆,痛得他满地打滚。天日昭昭,这恶人竟是这样活生生饿死的。

  正当我准备将视线移开之际,一股强大的气息从火山深处传来。

  仿佛是某头蛮荒巨兽偶然间察觉到了正在窥伺它的蝼蚁。这种令人恐惧的力量,我只在白帝城永安宫中的荷花潭底见到过。荷花潭底,正是封印影州的大阵。难不成……这幽冥地府,便是影州的真身吗?

  我被困在原地,动弹不得,魂魄仿佛要跳出体外。李念安与白芷也是如此,莫非我们三人今天要折在此处?被这阵法困死?

  夜叉们已经开始向上空聚集,只等三人灵魂出窍,便要将其彻底拘入熔岩炼狱之中。

  “扑通”一声,千钧一发之际,我听到重物落水的声音。

  王六郎!这个可怜鬼竟然还没有死。多日以来,良心上的折磨已经让他变得神志不清。他从后殿里苏醒,挣扎着向外爬去,却在命运的驱使之下,鬼使神差般跌入古井。那層禁锢稍稍松动,我用眼神示意,李念安和白芷同时会意,各自从怀中掏出一具替身木偶,向着已经飞到井口的夜叉头上狠狠砸去。霎时间,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井中冲出,将我们掀翻在地。

  昏迷之前,我似乎看到了白猿那张戏谑的脸。是它……

  再次醒来时,我已经躺在青溪镇的邸店里了。

  “谢天谢地……你终于醒了。”李念安坐在床边,眼神温柔。

  屋内烛火温暖,白芷和白猿趴在桌子上沉沉睡着。我看向床头的刻漏,寅时二刻。原来只过去了两个时辰。

  “王六郎……”我挣扎着起身,却被李念安按回榻上。

  “王六郎跌进井里,生死不明。他助纣为虐,本来就应有此报。”

  “多亏了那两具替身木偶呀,王六郎和两具替身木偶,刚好抵了三条人命。”

  我回想起在城隍庙内的惊魂一夜,不由得心有余悸。

  “你有没有觉得,影州和地府是同一个地方啊?”

  “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你好好躺着,别想这么多。”李念安蛾眉倒蹙。

  我闭上双眼,拉起李念安的右手放在胸前,轻声叹道:“真是漫长的一夜啊!”

  (责任编辑:空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