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到成龙电影,觉得最奇怪的名字,就是《一个好人》。
这部电影很好看,但无论是名字,还是剧情,都给人一种微妙的不协调感。

一名普通的厨师,无意中卷入了毒枭对记者的追杀之中,经过一场大乱斗,终于解决了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式的故事。
但是在成龙的电影里,同样的套路,却总有一些他独有的东西。比如,电影似乎特意规避了那些对主角的前情和后续的交代,似乎在刻意地、最大限度地降低我们对主角的代入感。
故事直接開始于冲突,而在一场激烈的打斗之后,又戛然而止。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让初看的人觉得莫名其妙,与其说它是一部结构严谨的电影,不如说它是成龙的一场个人秀。
是的,个人秀。当想通了这一点后,这个电影结构的诡异就并不难理解了,因为在“成龙电影”中,其实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元素,永远只有一点:就是成龙。
而《一个好人》这部电影,更像是成龙清晰认识自己之后,所做的一个总结,不管是其中占据了整部电影的成龙式酣畅淋漓的战斗,还是这个含糊却意味深长的名字。
在所有的成龙电影中,成龙永远都在演同一个人。
那就是他自己。
一个好人。
好人并不等于侠。
“侠”是来自对这个世界的悲悯和希望,来自对极致的“善”的渴望,是一种对人类精神中最高贵的那一部分的提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侠”注定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种理想,或者说……幻想。


但是好人注定是接地气的,是来自于你我之间,或者就是你我之一。他并不一定要有多么自觉的精神认知,不需要对家国天下的情怀,他如此亲切又如此让人熟悉,他去选择做他觉得是对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复杂也并不纠结,他怕疼,怕死,有血,有泪,他并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事先不会有来自神明的召唤,事后也不需要去享受荣誉的勋章,他就是默默的,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做自己的事情。
在这片坎坷漂泊的土地上,他们对“宏大叙事”有着天然的警觉,他们并非没有侠气,但是他们下意识地避开过远的未来,他们着迷于物质刺激和最浅层的精神乐趣,他们所能理解,或者说最容易代入的,永远是感同身受的痛苦和幸福。
他们的代言人不是金庸,而是成龙。
在成龙的故事里,他反复出演着自己,那个莽撞、单纯、充满正义感的普通人。他的目标可能是帮助一个卖花的老太太(《奇迹》),可能是救助一个初识的记者(《一个好人》),即使身为大将军,他孤军奋战为的只是让那个异国公主能活下去(《神话》)……
他只是一个好人,他见不得人受苦,于是他要战斗。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