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林清玄专辑 笑傲红尘 心灵鸡汤 心灵驿站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对妖魔应否一棍子打死?

时间:2010/5/6 作者: 日月逾迈 热度: 80012
  圣贤不能免厄,仙佛不能免劫,厄以铸圣贤,劫以炼仙佛。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也很难修成正果。在这里,我们也许真该感谢那些取经路上的妖魔,它们是试金石,是真心皈依,还是叶公好龙,一试便知;它们是磨刀石,能磨出金刚般若,也能锉成微尘粉末。因此,如何降妖除魔是修行人的必修课。
  
  一提到降妖除魔,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孙悟空,认为孙悟空本领高强,善于降妖除魔。其实,唐僧才是降妖除魔的真正高手。
  
  一遇到妖魔,孙悟空总想一棍子打死,可是每次唐僧都会出面阻拦,甚至会给孙悟空念起紧箍咒。唐僧是不主张将妖魔一棍子打死的。
  
  其一,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方便为怀,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持守戒律,不能随便杀生;
  
  其二,这些妖魔虽想谋害唐僧,但都是犯罪未遂,送到官府也不该死罪,只可退它去便了,不可存嗔恨报复之心;
  
  其三,妖魔就象细菌和病毒一样,是不可能斩尽诛绝的,见到妖魔就一棍子打死,不是降妖除魔的正确思路。妖魔中有天上的星宿,有神仙的小童儿,此时为妖魔,彼时可能还会帮助修行人除妖魔,可见妖魔也是相对的,妖魔并不总是坏妖魔。
  
  那么,既然不主张将妖魔一棍子打死,唐僧又是如何降妖除魔的呢?且看西游记第十三回,取经出发前,法门寺众僧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缄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莫解其意,三藏曰,“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
  
  一念才生动百魔,原来魔障在自己心中,不在外部。心迷念邪,众生万物俱是妖魔;心空念正,魔自消退。妖魔原本不是妖魔,是我们自己心迷念邪将其妖魔化的,因此只有去除自心之妄念,才是降妖除魔的正确思路。挥舞扫帚,扫不出净土;抡起金箍棒,除不尽妖魔。不净心尘,难觅净土。不去除内心的魔障,永远无法解开外部的枷锁。
  
  酒不醉人人自醉,境不迷人人自迷。不是妖魔来缠人,是人心迷,住在妖魔上不能自拔。形容人入迷时,常用“象着了魔似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睹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所有的魔障都是自心生的,企图用金箍棒将妖魔斩尽诛绝只能是空逞英雄,无济于事。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空念正,湛然常寂,原本不需要降妖除魔。
  
  原来唐僧在取经出发前就已经明确了降妖除魔的思路,降妖除魔的第一要著在于澄心去除妄念。唐僧念的紧箍咒就是去除妄念的咒语,孙悟空实际上是心猿(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要去除妄念,先要定住心猿,不可令其放任(亦不可束心太紧,令孙悟空疼得满地翻滚,须令宽急得所)。既然唐僧在取经前就掌握了降妖除魔的本领,为什么在取经路上还屡屡着魔呢?佛法可以顿悟,修行还要一步一步来,去除妄念绝非一日之功。
  
  著相生灭起,离相无生灭。心若著相则生妄念,六祖云,“于诸境上心不染,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此为要诀。雁过寒潭而潭不留影,风来疏竹而竹不留声。遇到难处之人,难处之境,只当魔来试我,要常使此心如明镜止水,物来而心始现,物去而心还空。心中能含万象,而无一象滞著于心中,镜水尘风不到时,应现无瑕照天地。
  
  妄念需要去除,但去除本身也是妄念,有意地去除妄念,有意地降妖除魔,都是着魔的根由。企图将妖魔一棍子打死也属于著境生心,它自为恶,此心不可染着,更不可起嗔恨之心,否则不但不能除魔,反倒会被妖魔重重困住,难以解脱。西游记中孙悟空虽本领高强,面对妖魔也常常束手无策,挥舞金箍棒只能打死六贼三尸和小妖,对多数妖魔不但无能为力,有时自己也难免身陷重围,此时解脱的办法不在于挥舞金箍棒,而在于悟空,心空则群魔自退矣。
  
  妄念迁流最难澄,
  
  时时拂拭廓不清。
  
  才著工夫便起障,
  
  能空境界自生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