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武夷山的怀抱是在初秋的黎明,夜的黑暗渐渐褪尽,秋的凉爽仍未来临,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浓浓的白雾,或从地面蒸腾而起,或从云端悠然飘来,微风轻扰,雾气顽皮地变幻着姿态嬉戏在山峦间,群山的苍翠秀美若隐若现,给了人们无尽的神秘感。
伫立幔亭峰下,我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孩子,仰望拔地而起的奇秀山峰,情不自禁地咏出李商隐的《初入武夷》:“未到名山梦已断,千峰拔地玉嶙峋。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我与诗人一样,瞩目峥嵘的山峰,脚步未至心已醉。
武夷山,我是为欣赏她奇特的美景而来,走近她,我仿佛走进了宏大渊博的自然博物馆。
坐落在闽北的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大部分山峰都是拔地而起,独立成峰,溪流穿行于山峰之间,交相辉映,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方圆7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赤壁、奇峰、幽谷、曲流、险壑、洞穴、怪石构成了独树一帜的自然风光。
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一百零八个景点四季景色各异,季季有精彩。
天游峰、大王峰、玉女峰、幔亭峰、三仰峰等,座座山峰:险、威、秀、奇、高,巍峨风景各有千秋。
水帘洞,水珠飘洒似珠帘;桃源洞,地处幽深如桃源;云窝,云卷云舒多变幻。
天心岩,茶香飘万里;鹰嘴岩,雄鹰欲腾飞;虎啸岩,极目皆图画,怒吼撼群山。
流香涧、卧龙潭、芙蓉滩,一反常态,妙趣横生。
武夷之魂九曲溪是整个景区的精华,如同一条彩链蜿蜒穿行在峡谷间,将座座山峰相牵,千百年来更是吸引了八方来客,奇特风景令文人墨客赞美青睐。真可谓,九曲十八湾,山临水立,水绕山行,曲曲显奇景,湾湾有诗篇。
武夷山,我是为探寻她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来,走近她,我仿佛走进了朱子理学的摇篮。
漫步武夷宫,遥想武夷君的传说,感受千百年来人们对武夷君的崇敬,我想,也许武夷君的真实身份深藏在云山雾海难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克己爱民的首领一定会赢得人们的爱戴。
荡舟九曲溪,仰望古越人遗留的“架壑船”、“虹桥板”,惊叹古人的勇气、远古风俗的奇异。
武夷君的故事、架壑船、虹桥板等,都在无声中诉说着历史的久远。
驻足朱熹讲学处,仿佛置身朱子理学的摇篮,先哲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和理想仍然时时将游人感染。武夷山养育了朱熹,而朱熹一生倾心教育、致力于理学研究,构建了完整的儒学思想体系——朱子理学。朱子理学影响了中国社会700余年,并在哲学和政治方面影响了东南亚国家。
古闽族文化、古汉城遗址、道教洞天、武夷宫,赋予了武夷山更为深厚的内涵,使她像一颗历史文化明珠镶嵌在祖国东南。
武夷山,我是为品她芬芳的茶文化而来,走近她,我仿佛走进了茶的世界。
徜徉在“天心岩”村,领略著名的茶叶生长地“三坑两涧”,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武夷岩茶上等的品质。
武夷岩茶的历史悠久,早在商周就有记载。“濮闽族”的君长,会盟伐纣时就曾进献武夷岩茶给周武王。武夷岩茶代代相传。宋代,武夷岩茶已称雄国内茶坛,成为贡茶。如今,武夷岩茶中的“大红袍茶叶”已经“入住”国家博物馆。
武夷岩茶的品种多得更是数不胜数,按国家标准分为:水仙、肉桂、大红袍、名丛和奇种五大系列。
武夷岩茶香飘万里,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
武夷岩茶的功效,因“大红袍”名字的来历而被代代传颂,不言而喻。
举世闻名的“大红袍”茶树就生长在她的怀抱。历经340余年的风雨洗礼,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依然枝繁叶茂。2007年最后一次采自母树的20克“大红袍”茶叶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武夷山,我是追随文人雅士的脚步而来,走近她,我仿佛走进了诗的海洋、歌的世界。
走遍武夷山的景点,历代文人学者遗留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古朴中点缀了武夷山如画的风景,凝聚了深远厚重的人文历史,赋予了她独特的精神世界、人文价值。
李商隐、范仲淹、朱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都崇敬地留下诗篇。
范仲淹一曲《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写出茶中极品非武夷茶莫属,写尽斗茶之盛况。“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传诵至今,依然鲜活大气,依然是宣传武夷茶最具穿透力的名句。
陆游的长诗《游武夷山》,探究人文历史,描绘自然景观,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武夷山的深深情结。
朱熹在此讲学40余年,弟子如云。当年的讲学处,历代修缮今仍在,紫阳楼、屏山书院每一处都是青砖素瓦、古朴典雅,浓郁的文化气息飘荡其间。《论语集注》、《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著作仍将传统文化传承。朱子四大家训:“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彰显出朱熹治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从古语“北有曲阜,南有五夫”的说法可见朱熹之地位、成就。
放歌朱熹的《九曲棹歌》,不到九曲溪,九曲十八湾的山水美景已经在眼前。
武夷山,如今,她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她集山岳、河川风景于一身,奇、秀、古、美,她丰富的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种质资源,令她无愧为自然宝库,被人们时时呵护珍爱。
她所蕴涵的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穿越千年,将先民的智慧、文人雅士的情愫传承、展现,令她奇秀的风景更具内涵、名扬四海。
武夷山的厚重,我今生今世也书不完。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仰望她,匆匆来,又要匆匆去,但我们都会将她的美景、文化赞美、传承。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文化,我们对她的理解,或深或浅,但一定有一个共同点:我们都因为仰慕她才聚集在她的怀抱。
匆匆一晤,依依惜别。岁月不居,沧海桑田。愿武夷山的文化能源源流长,愿她的美景长秀在人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