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朋友讲起张家塘苗寨时,我还在千里之外的深圳务工。之所以我们会谈起张家塘来,是因为她上传在朋友圈中的照片引起了我的好奇。朋友向来爱花,九张图片中有六张拍的是正逢花期的非洲菊,另外三张是清澈见底的河水,错落有致的木楼,以及木楼背后连绵起伏的青山。朋友没有显示定位,只用了四个字进行说明——“花韵苗寨”。我便问她:“这是什么地方?”
朋友当时卖了个关子,说那里有青山、瀑布、幽径、木楼,还有田园风光。我想起她出游前几天转发在朋友圈中的那条团队旅游的推文,查看当日行程,我猜测那里应该是龙胜马堤乡张家塘苗寨。
朋友接着给我讲起了张家塘苗寨那个古老的传说:当年苗寨先祖为了躲避战乱,准备另迁他处。正为没有理想的去处而悲忧之时,一块神奇的杉木皮随风而来,带领苗寨先祖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芙蓉河畔。这时候杉木皮落下,盖住河边一个大大的水塘,瞬间将水塘填为平地。苗寨先祖得以在此搭建房舍,代代繁衍生息……
从朋友那天拍的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出苗寨的风貌。寨民依山盖屋,就近取材,所建皆是木楼,充分展现出了一个族群的生存智慧。木楼在风雨经年后所呈现出来的古旧的色彩,极具岁月的厚重感,远远望去,如大师笔下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村前没有车马往来的喧嚣,却有一条蜿蜒流去的芙蓉河,还有河畔呈梯田状铺开的稻田,有着世外桃源一般的清静与祥和。随风起伏的稻浪和热烈盛开的非洲菊分处其间,以自身的颜色划分出明显的界线,如同两块明艳的色彩一同出现在画布上。那一方湛蓝的天空,是画布上的底色。我当时便强调,等年末假期回乡,一定和她再去看看。
朋友当即便答应了。只不过她当时也提及了村里的经济状况——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全村五十户人家,其中十五户是贫困户;村民收入基本靠种田,没有什么产业优势。她告诉我说,村里大量种植的非洲菊,实际上是村委杨主任与几位同龄人合伙进行的一次创业。他们渴望以种植花卉改变苗寨收入单一的落后面貌,期盼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花之路”。
朋友讲到这里却停下了,关于花卉种植的收益如何,却没再介绍,如同一部还没有看到结尾的小说,我的心是悬在那里的。催促朋友接着讲,没想到她狡黠一笑,故作高深地引用了一句古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时距离年末放假还有几个月,两地相隔太远不便请假回来,为之奈何?当然,不仅仅是盼着去看美景,我还有另外一个心愿——我在之前好几年已经怀揣文学梦想,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瞻前顾后,有时候觉得非常苦闷,所以盼着去张家塘苗寨看看,几位创业者对待梦想的勇气对于我一定是有借鉴意义的。
然而,那年腊月厂里忙于赶货,推迟了几天放假。匆匆回乡又匆匆返厂,待到记起约定,已是坐在回深圳的列车上。没想到错过了这次机会,便一直搁下了,后来即便从深圳辞职回乡,还是没有前去。我可以为自己找个借口说是在忙,忙着去实现心中的文学梦想。我也确实有过努力,可现实远远比想象来得艰难,承受很多失意,便失去了外出游玩的兴致,慢慢便假装忘却了约定。有一次与朋友聊天时她不经意问起,我回以一声叹息。朋友安慰我说,与一场美景相遇是需要缘分的,缘分未到,总会有理由错过。我只好苦笑,也许朋友误会我早就把之前的约定忘却了。我没有解释,她发在朋友圈中的那组照片,我一直收藏着。
没想到就在跟朋友那次聊天之后不到一个月,却有幸去了一趟张家塘。那是去年六月参加桂林市文联组织的“决胜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文艺采风创作活动时去的。然而,去之前并不知晓此张家塘苗寨就是朋友之前说起的那个“花韵苗寨”。待到知晓后,有那么一会儿还是不敢相信,这么巧合的事情怎么可能让我碰上!那次采风活动带给我很多感触,让我从彷徨犹疑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新去审视自己的内心。时至今日,还是非常怀念行走在张家塘苗寨的那段时光。
那天文艺采风创作队到达龙胜马堤乡后,先去万人界红军烈士墓碑前缅怀先烈,并重温入党誓词。大概上午十一点左右,乘坐大巴前往下一个采访点。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采风活动,跟同行的文艺老师们是初次相识,心里颇为拘谨,一路多是将目光交给了窗外。沿路多山,被茂密的植被包裹,覆盖其上的绿便显得特别浓密。从山脚绿到山顶,然后沿着山脉游走,一直延伸到视力所不及的远方。路随峰转,云傍峡谷生,车辆行至山腰时恰遇团团雾气从谷底升上来,擦着车窗升腾而上,轻柔如微风掠过水面,让人如临幻境。间或在路边还能见到木楼,绿树掩映,自有清风相伴,门前的小径显得特别幽静。
车辆翻过山岭来到平坦处,远远地先是看见一座门楼。楼体为木柱结构,跨路矗立,车辆分左右从门楼下通过。坐在车内抬头仰望,看清了牌匾上那一行镀金大字——“张家塘平寨屯苗寨”。
道路一直通向远方,窗外的木楼开始多起来,一座与另一座遥遥相对,让山坡与平地、林间与溪边形成了某种呼应;木楼跟门楼一样,都是青瓦盖就,呈鱼鳞状在屋顶铺展开来,与青山绿水相伴,显得古朴而又宁静。
大巴并没有前行多远,转入路边一个停车场后便停了下来。走下大巴,迎面便见一座旧时酒楼格局的大型木楼建筑。楼上的雕花木窗全部打开着,若是登楼远望,视觉效果一定会更好。同行的一位画家朋友告诉我,这里是游客接待中心。果然,已经有工作人员迎了出来,微风远远地似乎还送来了油茶的香气。
早就听说龙胜人民好客,各鄉皆有打油茶的习俗,用油茶招待客人在当地是一种高规格的礼仪。龙胜的油茶是很有特色的,添加了苗家特制的粑粑果,嚼起来爽脆酥香,自然更具风味。来到龙胜,若是为了表示客气只喝一碗,热情的龙胜人说什么也不会答应的,一定得连喝两碗、三碗、四碗,称为“好事成双”“桃园三结义”“花开四季”。
油茶是苗家人的挚爱,每日三顿不可缺少,每顿至少喝两碗。我也喝了两碗。放下碗筷唇齿还留有余香。
依山而建的苗寨,远远望去,每一座木楼都是崭新的。再望向苗寨背后起伏的青山,总觉得非常眼熟。大概还没有去到花卉种植点,未能见到热烈盛开的非洲菊,便不敢断定此地就是那个挂念于心的“花韵苗寨”。况且朋友上次拍的苗寨木楼多是古旧的,尤其是花卉大棚前面那一座年代久远的木楼,似乎已经无人居住,屋顶的瓦片已经残破,木窗上长满了青苔。
我们有幸见到了花卉种植的领路人杨主任。杨主任高高的个子,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他是我们在这个行程段里的采访向导,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大家将跟随着他的脚步,去聆听“花韵苗寨”脱贫致富的故事。
去往寨里参观的路上,一位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花卉种植产业连续两年遭受暴雨洪灾,因为损失惨重而无法继续进行。寨里种植花卉高峰期拥有花卉大棚四十五个,种植花卉五万余株,已经颇具规模了。眼看就要获得收益,却因自然灾害而被迫放弃,创业维艰,令人感叹。想到自身的境况,我亦深有同感。
然而身为共产党员的杨主任并没有被这次失败击倒,他重新振作精神,借助马堤乡党委政府打造张家塘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点这一契机,积极发动寨中的民众入股,成立了龙胜张家塘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苗寨的风俗旅游一步一步打造起来,随后周末亲子游、民俗体验游等旅游项目也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让游客通过体验下河摸鱼、下田插秧、手工制作豆腐、参与苗寨原生态竹竿舞等活动,切身感受苗寨传统文化和田园乐趣,从而逐步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的乡村旅游之路。往年乡亲们自家养的地灵花猪、凤鸡、翠鸭,还有种在田地间的瓜果蔬菜,常常为销路而发愁,现在这一难题也一并得到了解决。用于接待四方游客的那一道道极具地方风味的特色菜,其食材均是村民自家种养的,这样既保证了肉类和蔬菜的绿色生态,又让村民们获得经济收入,确实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这一路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苗寨脱贫致富后的新风貌:崭新的木楼,以艺术石块铺就的巷道……处处展现着文化自信。杨主任带领队伍走在前面,我虽然还没有跟他进行交流,心底却已生敬意。
在行进的途中,我们采访了一位姓杨的大嫂。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向我们介绍:现在苗寨的姐妹们既是农家产品的种养员,又是接待游客的服务员,还是歌舞表演的演出者,每天的生活忙碌而有盼头。
她说:“有游客来的时候都是一起出工出力,不但有不错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比去外面务工强多了,真正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杨大嫂说完,脸上满是喜悦。我看到杨大嫂身边的小簸箕里放着五颜六色的线团和几个小手袋。经杨大嫂介绍才知道,原来她正在为周末到寨子里来的游客准备一些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绣在小手袋上的花纹图案看上去非常精美。杨大嫂见大家好奇,便现场演示绣花纹。她一边穿针引线,一边给大家介绍苗绣的文化——
“苗寨里无花不成衣,每一件衣服上面都绣有花纹图案,几乎每一个苗家姑娘都是绣花能手,嫁妆多为亲手绣制……”
原来,这些精美的花纹图案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杨大嫂披肩上的两条水波浪的纹饰,其中一条代表黄河,一条代表长江;中间绣有山林、田园、牛羊、村庄和人们劳动的场景等图案。这些花纹图案体现了苗家子孙后代不忘祖先曾经开垦耕耘过的富饶故土,象征着族群的迁徙史,表达了后辈对苗家先祖的敬意与崇拜。
听完介绍,我们愈发觉得苗绣的神秘,那些花纹图案也愈显华美。有一缕阳光静悄悄地跃过窗格,落在了杨大嫂身穿的苗家服饰上,衣服上的银饰闪闪发光。正专心绣手袋的杨大嫂,如同一位母亲注视着熟睡的婴儿,神态特别安详……
与杨大嫂道别后,我们来到寨中的大戏台。据杨主任介绍,每逢重大节日,戏台上张灯结彩,苗寨上下欢聚一堂,如同城里的联欢晚会一样热闹。
虽然没能看到戏台上的演出盛况,但仅仅听介绍,似乎已经感受到苗寨浓郁的民俗风情。苗家儿女个个能歌善舞,身着民族盛装的演出一定是非常精彩的。我想,正是因为苗寨儿女热爱歌舞,热爱刺绣,用心装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生活才会这么丰富多彩。据说苗家未婚青年男女,常以歌舞传达情意,姑娘对于意中人会以信物相赠,然后结成美满姻缘——在我看来,那一定是一段非常浪漫的爱情故事。
我将苗寨的新村新貌,还有背后的青山和这个大戏台,拍照发给了我的朋友。我还将苗寨儿女以歌舞传情的风俗,也一并告诉了她。我盼着,在明年苗家姊妹节的时候,与她一起来到这里。
看过大戏台,接着参观了图腾广场,杨主任领着我们走过跨溪而建的曲桥,沿着木制的步行栈道信步而上,来到位于山涧中的瀑布观赏点。脚下的木制栈道在距离瀑布大概三米处的地方,扩展成为一个非常宽大的平台,方便游客取景拍照;在平台两边的护栏处,还安装了两排长凳,方便大家休息……苗家人民热情好客,从眼前这些细节中,再次得到了体现。
靠着护栏坐下,正好可以近距离感受瀑布的壮美。瀑布从崖口上倾泻而下,激起的气浪带着水气扑面而来,置身其中,六月的暑热早已消退,只剩那声势夺人心魄。侧耳倾听,仿佛巨浪拍岸,又似万马奔腾,层层递进,绵绵不绝,蕴含在其间的力量震撼人心。
同行的几位老师顾不上休息,忙着在瀑布前合影。那时候杨主任又变成了热情的摄影师。他还悄悄拍了一张我坐在长凳上的照片。可那一会儿我却在低头沉思,如同一位参禅打坐的修行者。我确实在那会儿想起了很多往事,如同跟自己进行了一场对话——曾经,在许多时刻我想过放弃心中的文学梦想,因为所写的稿子长久得不到发表,便失去了信心,甚至怀疑这条路是否有必要坚持走下去。有过后悔辞职,也有过借酒浇愁,甚至迁怒于朋友,让她愈发觉得我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人。现在想来真是愧疚。而我亏欠朋友的,不仅仅是曾经的失约,还有一个真诚的道歉。
拍完合影照,我们将原路返回,与苗寨道别的时间也快到了。再怎么美好的行程,都有结束的时刻。路边的风景拍得越多,离愁越是挥之不去,心里越是不舍。
我們最终回到了那座旧时酒楼格局的大型木楼建筑前,依次与杨主任及各位工作人员握手道别。我终究还是没能登上二楼,去观赏高高矗立的门楼。远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也向我们挥手。我明明知道即将离开,却想着要是刚刚到来那该多好!远处的田间有一棵枝叶垂下的小树,像极了一棵垂柳。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那句诗来——“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离愁似乎变得更重了!
待大巴车从门楼下穿过时,我便释然了。我不是已经跟朋友约好了吗,虽然距离明年苗家姊妹节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但我相信,这次我和朋友都会信守约定。
是呀,这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我们彼此不会再错过。
作者简介:李启远,广西桂林市人,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广西文学》《南方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羊城晚报》《桂林日报》《宝安文学》《佛山文艺》等报刊发表作品30余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