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个坚守60载的承诺

时间:2023/11/9 作者: 三月三 热度: 20664
三房一厅的居室,简朴整洁,平常百姓人家,这样的家庭环境,正常。然而,让人感觉不太正常的是,居然没有看见一张奖状一枚奖章!这可是一个获得过少先队辅导工作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共130多个奖项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家啊。

  6月28日,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82岁的壮族退休教师黄永腾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做工作,不要先考虑奖与不奖,用心去做,在工作中累并快乐着,这是我的真心话。”82岁高龄的黄永腾赴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活动回家后的第三天,在他的家里接受我采访时,轻声细语地对我说。总是憨厚地微笑着的脸上,眯缝的眼睛,透亮,闪着真心的光,童心的光……

  60多年来,黄永腾先后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那垌小学、那良镇中心小学、防城镇第二小学等三所学校任教。不管在哪一所学校,每所学校不同的经历,让他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更让他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日久弥笃。

  60年,漫长吗?黄永腾用真情、用激情、用执着一路走来……

  蓦然回首,岁月绵长情不悔。

  1955年夏,走出钦州地区师范学校大门的黄永腾被分配到偏远的那垌乡当老师。那一年,黄永腾16岁。

  毕业时,班主任与即将走上讲台的黄永腾的一席对话,让黄永腾终生难忘:“你成才了,但要记住自己曾经的求学路,记住你成才的路,是一个又一个老师的辛劳为你铺就的一个又一个阶梯。如今,你选择当一名老师,你就得有阶梯精神,默默地承受日复一日的拼力托举!”

  黄永腾虽然走出农门,但却没有迈出山门留在城里,反而往更深的山,更偏远的边境乡村走去。

  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新鲜、兴奋期过后,山乡的闭塞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交流困难,还有放学后空寂的校园,让他的思想渐渐波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每每看着他们渴望读书、渴望走出大山的眼睛,黄永腾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曾经……内心深處,渐渐地生出了通过教育扶助这些山里娃改变命运的怜悯之情和慨而慷的担当精神。自己不也是山里娃吗?不也是通过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吗?最终,黄永腾将青春的纯朴真情与爱倾注在一个个山里娃身上。

  记得报到的那一夜,校长与他彻夜长谈,校长说:“我在山区执教几十年,将一个个山里孩子培养成才,这是我这辈子最值得自豪的。永腾呀,你成才了走出大山,明天他成才了他也走出大山,可我们终归是要老去的,山里的教育事业谁来接班呀,总得有人接啊。一个教师,就是一盏夜里的灯,灯光不灭,脚下的路才有希望的光亮呀。为山区的孩子们,做一盏照亮学生前路的灯,希望你坚持。”这段情真意切的话黄永腾牢牢地揣进怀里……三年,五年,八年,一干就是十个春夏秋冬。

  那垌乡多为壮族和瑶族,大多都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木屋瓦房里。出门就是山高坡陡的路,山道崎岖,遇着雨天,泥泞溜滑。黄永腾除了站在讲台前,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进村进屯家访,苦口婆心地一个又一个劝说再劝说,动员那些逃学、辍学的学生返校……将心换心,他终于与山里的学生们建立起如兄如父般的情谊。这种情谊炽热地燃烧,点燃他的教学激情的同时,也照亮学生们迷茫的双眸。

  说起那段岁月,黄永腾格外感慨,用一种谦逊的语气告诉我:“当辅导员,那时候真的没经验,少先队活动多是我讲故事给学生听。故事内容也大多从报纸、广播摘录整理。那时候大山里闭塞,学生知识面窄,大山外的信息更少,学生都喜欢听我讲故事。”

  20世纪60年代,由于少先队辅导工作成绩突出,黄永腾调到那良镇中心小学,依然是兼职少先队辅导员。

  那良,是中共防城地下党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策源地,更是中共防城地下党领导的第一支武装力量的诞生地。

  1945年6月14日,中共防城地下党领导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我党在十万大山地区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武装队伍——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1949年2月,战斗在十万大山地区的革命武装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无数那良儿女投身到保家卫国、争取人民解放的浴血奋战中,经受血与火的洗礼。这是一段热血衷肠谱写的精彩纷呈又惊心动魄的革命奋斗史,更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精神财富!

  红色血脉在,信念就在,精神就在;精神在,力量就在;力量在,希望就必然在!黄永腾开始注重在学生思想教育中注入红色基因。

  黄永腾在队日活动讲本地的红色故事。家乡人的革命故事,邻居的故事,身边人的故事,让学生们更真切地感受革命前辈的爱国情怀,从而更爱家乡,更自信,更自强。

  讲身边的红色故事收到的效果也启发了黄永腾:走出校门开办主题活动。他带领少先队员们到游击队曾经的营地去,让学生体验露营、野外生存,切身感受革命先辈们艰难困苦的激情岁月……

  “作田不让时,船家不让风”。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要抢时间。黄永腾秉持这一理念始终执着前行。

  20世纪80年代初,黄永腾调到防城镇第二小学工作。除了教学,依然兼职担任少先队辅导员。这是学校领导的信任,更是学生和家长们的信任和殷切期待。城里娃和山里娃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辅导工作必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他在心里对自己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好策划,首先自己要有“料”。他首先想到学生的青春“烦恼”。于是,他成立“解烦恼室”,在办公室门前挂出“解烦恼箱”。通过阅读来信,为学生逐一解烦恼。开辟“解烦恼室”以来,黄永腾收到学生信件500多封,先后与超千名学生交朋友,与学生结对“解烦恼手拉手”……

  1985年9月,黄永腾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防城镇二小副校长兼少先队总辅导员。担子越压越重,但黄永腾依然初心不改,“累并快乐着”。

  黄永腾先后做过四次不同的手术:因声带长期损伤,做了声带息肉手术;因为在学校排除安全隐患时被钢筋头刺伤,做了鼻中隔黏膜摘除手术;因直肠增生,做了直肠切除手术;最严重的是做恶性细胞肿瘤的手术。这次手术让他认识到健康对工作是多么重要。只争朝夕,与生命赛跑,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完成。同事们都说他“四刀不倒必有后福”。黄永腾笑呵呵地回答:“福气就是能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少先队辅导员是造福后代的有意义的工作。”

  退休后,黄永腾来到他的工作启蒙之地那良镇自荐当“五老”,后来参加防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新开始。

  退休后的黄永腾兼职多,比在职上班的时候还忙。今天要下基层,明天要开讲座:这个学校请求帮助创建品牌,那个学校又请求帮忙设计主题活动或修改方案。

  朋友见黄永腾又是下乡又是在城区各小学奔忙,而且所有活动的交通费甚至餐费都是自己掏腰包,既怜惜又不理解:“你都退休了,奖牌满身,还那么拼命,这是图的什么呀?”

  黄永腾笑呵呵地回答:“就图个高兴!因为我已经习惯和学生们在一起,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我才快乐,生命才有活力,看到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就觉得很欣慰、很踏实。”

  与孩子们在一起,黄永腾就快乐,做与孩子们相关的工作,黄永腾更快乐。黄永腾就这样累并快乐着。

  60多年里,黄永腾最爱干的是很多人嫌麻烦、不愿干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有人认为他干这项工作是“自找苦吃”。

  他却觉得,他干这项工作是从中找到快乐。这样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近少年儿童,更深入了解少年儿童,更好地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后来他当了学校领导,本可以不再兼任少先队辅导员了。可他“为情所困”,总是割舍不了“少先队辅导员”的那份情缘,他主动请缨,分管学校少先队工作并义务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退休之后至今的19年里,他依然初心不改,先后为38所基层学校当志愿辅导员。

  在他的精心策划、设计和辅导下,孩子们获得了“全国少先队创建特色中队”活动一等奖;他带领孩子们成立护碑小分队保护界碑,开展“界碑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爱国意识;他成立“解烦恼室”,挂起“解烦恼”箱,孩子们快乐成长;他关心、教育、帮助残疾少年龙玉宝,最终使她获得了全国“自强不息好少年”荣誉称号;他为留守儿童创办的“梦想成真室”,受到《光明日报》《中国少年报》《中国妇女报》《成长》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并加以报道;他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让梦从这里升起”被选为全国“双有”活动优秀案例;他先后设计创新活动600多项,其中86项获奖。

  60年坚守,是痴心更是初心。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我是一名普通党员教师,学生就是我心目中的人民。”谦恭和蔼的黄永腾面对各种媒体的采访,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黄永腾从钦州地区师范学校毕业时,他对组织承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边境当一辈子教师。在过去的60年里,他有过机会转行,有其他单位给他优厚待遇,有区外的工作岗位给他更大的平台。但是,他始终舍不得离开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为了那个承诺,黄永腾践行60年,坚守60年!

  为什么?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国家给他助学金,让他读师范;因为党的教育培养,让他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黄永腾话语素朴,情感素朴,说的都是真情真话。

  退休后的黄永腾将更多的目光、更多的精力投向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乡村。一天,黄永腾到边境滩散调研。行走在中越边境弯弯的山道上,他朝界碑走去,细雨蒙蒙中,黄永腾看到界碑底座四周杂草丛生,枯枝、纸屑散落。他的心不由得震颤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轻轻抚摸着界碑:何不把界碑作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护碑行动,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黄永腾立即折返滩散小学。校长听了黄永腾的建议后,连声赞同。

  在打造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品牌的第一学期里,黄永腾先后19次到滩散小学,花光了自己两个月的退休金。19次乘班车到那良镇后再搭摩托车到学校,然后带领学生步行前往界碑,唱国歌举国旗、擦拭界碑……黄永腾将这些活动用自己的“傻瓜机”拍下,以《民族少儿护界碑》为主题赴京参赛。

  这幅由全国少工委帮助制作的巨幅照片,配以文字说明,荣获一等奖!

  一面五星红旗,一面少先队旗,迎风招展,引领一群小学生朝着中越边境我方国界的一座界碑,朝气蓬勃地前行……这个让人激情澎湃的剪影,在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滩散小学通往中越边境“中国1346号界碑”的道路上展现了20年!

  20年,一届又一届的小学生毕业离校,一批又一批小学生接过国旗接过队旗,执着地将护碑的爱国情怀抒写在传承的一行行脚印里……

  滩散小学地处中越边境,学校与越南仅一河之隔。滩散小学是一所国门学校,同时也是一所半寄宿制村完小。學生来自六个行政村,其中瑶族学生占三分之一,其他的有汉族、壮族、京族等民族。滩散小学始终坚持抓好将爱国主义传承融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学校围绕护界碑这一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点燃孩子们的爱国热情。2014年,滩散小学获得“防城港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16年获得“第三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之后,学校更是将这一荣誉当作百尺竿头的支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断推向常态化、纵深化、特色化、鲜活化。

  通过开展护界碑活动,滩散小学共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11个国家级奖励。

  202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对滩散小学护界碑小队的活动做了专题采访并在央视播出。界碑神圣,国旗鲜红,队旗鲜红交相辉映,在滩散小学承载着生生不息的爱国情和日久弥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黄永腾60多年如一日献身教育事业,始终奋斗在边境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爱国主义教育最前沿。这些年,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了600多个主题活动,其中86个获全国各种奖励。光是在退休之后,黄永腾就开创了辅导活动创新设计六个第一:第一个设计传承中华文化——“魅力之窗”、第一个设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红领巾护界碑”、第一个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解烦恼”、第一个设计“家庭教育实践体验一二三支队伍家教”、第一个设计“中国梦体验实践阵地梦想成真室”、第一个设计“快乐教育学玩箱、学玩乐”。这些创新主题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为孩子们营造了快乐的童年时光,让孩子们敢于追寻梦想。黄永腾不单要在他们心中播种真善美的种子,更是要用心呵护这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徐仁海,防城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防城区文联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