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文学色彩解读

时间:2023/11/9 作者: 名作欣赏·学术版 热度: 22155
吕媛媛

  关键词:浪漫主义 标题音乐 全面影响 文学色彩

  一、标题音乐的内涵与特点

  标题音乐是音乐艺术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8 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时期。18 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文学的影响下,很多作曲家通常会给音乐作品起上一个名字,或者加上一段短语,起到解释和说明的作用,便于听众认识和体验作品,而不再是之前直接简单的数字编号。从当时观众的接受效果来看,通过标题的引导,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显然更加准确和深刻,所以标题在钢琴、交响乐等不同音乐形式中迅速普及开来。与以往的作品相比,其特点也是十分鲜明的,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音乐作品有了明确的题目,起到了开宗明义、直奔主题的作用,避免了观众的误解,并引导观众获得更加准确的体验;第二是作品紧紧围绕主题而展开,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由此也带来了音乐创作技法的革新。可见,标题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对后世音乐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是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二、浪漫主义文学对标题音乐的全面影响

  在欧洲历史发展史上,18 世纪无疑是一个分水岭。18 世纪60 年代,英国最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国、德国等则紧随其后。通过工业革命,欧洲各国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带动了人们思想方面的变化。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哲学家的推动下,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自我有了正确的认识,肯定了自我的价值。这一点最先体现在文学中,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文学家们,主张人们要深刻认识到客观存在的价值,表现在作品中就是摆脱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各种范式,全面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按照自己的方式对情感进行抒发和宣泄。如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以借景抒情,对民间神话、传说等进行改编等,直接带领欧洲文学音乐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而文学领域的极大成功,也自然对音乐产生了全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巨匠和作品对标题音乐的影响

  因为浪漫主义思潮最先在文学领域兴起,所以诸多音乐家对文学巨匠和他们的作品都是十分崇敬的,并对个人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以舒曼为例,其父亲是一位出版商,使他从小便可以接触到各类名著,歌德、拜伦、海涅等人的作品都是其创作的直接源泉。钢琴曲《蝴蝶》便是读完冉鲍尔的小说《淘气的岁月》的有感而发,而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歌词全部取材于海涅的诗歌。钢琴诗人肖邦同样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尤其推崇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其《g 小调叙事曲》便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诗歌讲述的是华伦洛德这位大英雄为了争取国家和民族自由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其人其作被肖邦视为精神支柱,也自然以此为题材进行了钢琴创作。而据1978 年苏联一部刊物的统计,曾有近三十部歌剧、三十首歌曲、十四部器乐曲等,取材于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小说和其他作品,足见文学巨匠和他们的作品对音乐家的影响之深。

  (二)文学创作手法对标题音乐的影响

  文学艺术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暗示、夸张、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对此音乐家们也是深受启发。而且标题音乐这种形式对表现内容进行了限定,所以音乐家们也自然对这些手法予以了全面的借鉴。以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风格为例,所谓的印象主义,其实是一种瞬间的感受,带有朦胧和缥缈的色彩,很难用文字准确描述出来。所以德彪西也自然对象征、暗示等文学手法予以了借鉴。在钢琴曲《月光》中,轻柔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着,清澈而透明,好像是一弯新月照射在大地上,散发出点点光芒。捷克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斯美塔那则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予以了充分利用。其创作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通过对这条捷克母亲河的描绘,表现出自己的爱国情怀。通过这些文学创作手法的融入,使得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情感抒发也更加充分。

  (三)音乐家文学修养对标题音乐的影响

  浪漫主义时期的多位音乐家,不仅是文学爱好者,而且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这对他们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直接而全面的影响。被誉为是浪漫主义音乐先驱的韦伯,不仅有歌剧《自由射手》传世,而且还创作了自传体小说《音乐家的生涯》,构思巧妙,文笔流畅,其音乐评论也广受认可。舒曼更是以文学和音乐双栖而闻名,其文学才能与音乐才能不相上下。舒曼曾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并一人分饰三角,撰写了一大批音乐评论文章。标题音乐的代表性人物柏辽兹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并非以音乐为生,而是靠撰写杂文维持生计。李斯特更是将交响乐和诗歌相融合,推出了“交响诗”这一全新的音乐体裁。可以看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本身都有着较高的文学素养,这就为他们将文学和音乐融为一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文学色彩解读

  (一)用标题点明主旨

  音乐作品有了确切的标题和名字,不再是编号和数字,正是文学对音乐最直观的影响。在文学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无需多言的,无论是总标题还是分标题,都是文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标题的文章也是不完整的,而当音乐作品也有了标题之后,发挥出同样的作用。对于以往的音乐作品而言,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只能靠自己的猜测,作曲家也难有表达自己创作意图的渠道。而现在借助于标题,在作曲家和观众之间、传播和接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曲家以言简意赅的标题开宗明义,阐明主旨,观众则从文字表述中事先做好准备。如德彪西的《月光》,作品描写的就是月光而不是其他,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理解上的偏差。在欣赏过程中,观众伴随着音乐对作曲家想要表现的场景进行复现,获得与作曲家的情感共鸣。若干年后,或许观众早已忘记了作品中的旋律、节奏与和声,却仍然记着作品的标题,这也是标题又一项价值和意义所在。此外,标题的另一层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给观众以深刻的启示。音乐与文学一样,本身便可以给人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以启发,但是在标题音乐中,观众可以对号入座,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以李斯特创作的《前奏曲》为例,该曲取材于诗人拉马丁创作的《沉思集》。其中的一章,对人生、爱情、生命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既带有一定的悲观色彩,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这与李斯特当时的心境十分契合。在这首乐曲中,第一段先对“人生是什么”这个主题进行了思考,第二段则对爱情进行了赞美,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第三段则寄情于大自然,希望在大自然中得到的慰藉。最后一段则用铜管奏出,威武、坚定,充满力量与激情。这是生命的光辉在闪耀,生命的赞歌响彻云霄,相信欣赏过这首曲目的观众,都会获得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二)用旋律刻画形象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古往今来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流传于世。标题音乐作品的很多灵感和素材都与文学作品密切相关,所以在作品中必然会涉及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在诸多要素中,旋律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具有独特功效的。以克萨科夫创作《天方夜谭》为例,因作品是根据童话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改编而成,所以作品中必然包含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塑造。对此科萨科夫使用低沉而严峻的管乐塑造残酷的苏丹国王形象,然后用舒展的小提琴旋律,并在竖琴的伴奏下中,让主人公舍赫拉查达呈现在人们面前,观众仅通过旋律就可以实现对人物的快速区分。柏辽兹的交响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取材于拜伦的同名长诗,描写的是主人公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第二乐章中,作者用稳定的节奏和质朴的音调来描写虔诚的朝圣者形象,然后用冷漠而忧郁的音响来表现哈罗尔德此时此刻的无动于衷。而在其另一部交响乐《幻想交响曲》中,柏辽兹为心上人设定了一个固定乐思,贯穿于每一个章节中。但是每一个章节中这个固定旋律都是不同的,一开始是热情洋溢的,随后是平淡无奇的,到了最后则明显有了厌烦和愤恨的色彩,通过个人感受的变化揭示出爱人的形象变化。而且为了表明这种创作意图,柏辽兹还在每个章节都加注了说明。可以看出,虽然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的特点,但是在多位作曲家的笔下,仍然凭借着精湛的旋律创作技法和标题说明,实现了精准而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

  (三)用音效展示冲突

  戏剧性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戏剧冲突才能推动作品的情节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表达主观意愿。音乐中的矛盾冲突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有经验的作曲家,都通过强弱对比、节奏快慢、音调的和谐与对立等,对矛盾冲突予以了全面的展示,成为音乐前进的动力。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1812 序曲》为例,该曲表现的内容是俄罗斯人民抗击侵略者,誓死保卫祖国,歌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采用奏鸣曲式,在一开始就将剧烈的矛盾冲突直观展示在了面前。序奏部分和呈示部表现的是俄罗斯军队。序奏部分以小军鼓为伴奏,节奏动感而鲜明,旋律线起伏不大却十分流畅,意味着军队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展示出一往无前的气势。呈示部中,音乐明显带有了抒情的色彩。虽然是大战在即,但是战士们仍然享受着这短暂的轻松,管乐柔美的音色奏出了战士们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也从侧面衬托出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展开部中,作者借用了《马赛曲》的主题,节奏更加紧凑,旋律上下起伏,与之前的柔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量不协和音出现,意味着双方短兵相接,正在战场上拼杀。最后,随着《马赛曲》主部主题的分裂,双方的战斗也结束了,俄军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乐曲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可以看出,作曲家可以通过音效这种特殊的文字去呈现矛盾冲突,而音乐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扩展。

  (四)用配器烘托场景

  《艺概》中有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在文学作品中,面对表现对象时,直接描写反而不如侧面衬托的效果好。准确到位的衬托,反而能夠起到画龙点睛的奇效。对于音乐而言,由于乐器类型众多,不同类型的乐器组合在一起会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所以配器法也应运而生。很多作曲家凭借对不同乐器形制、音色的了解和把握,通过配器实现了烘托氛围的目的。以管乐器为例,管乐器分为铜管和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的音色沉稳而嘹亮,常用在英雄出场、战争凯旋等场景中。其中最著名的是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第二幕的第二场,表现的是达拉斯凯旋的场景,也就是著名的《凯旋进行曲》,多把小号奏出的旋律起伏有致,节奏坚定,将凯旋的那种豪迈而悲壮的气氛表现到了极致。与铜管乐器相比,木管乐器的音色更加柔美,用在表现友情、爱情、乡情等再合适不过。最为耳熟能详的是中国作曲家李焕之创作的《春节序曲》,中部一段双簧管的独奏,旋律温婉动听,催人泪下,唤起了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除了对单一类型乐器的运用外,更有对多种乐器的组合运用。比如在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中,乐曲总谱的扉页中写道:“地下传出了乱哄哄的凄惨声音,妖魔鬼怪纷纷在黑暗中现身,盛大的祭奠即将开始。当进行到高潮时,远处教堂传来了黎明的钟声,妖怪们随即作鸟兽散。”为了让这个场景更加逼真,作者一开始使用了小提琴,奏出速度极快但是力度极弱的三连音,音色嗡嗡地传入听众的耳中,像是小妖们正在急急忙忙赶去参加祭奠。而由木管乐器奏出的上下翻滚的短音阶,则是对妖怪们惨叫声的描绘。随后,在一片嘈杂声中,三只长号和一只大号奏出了一个威严的主题,象征着大魔王的登场,弦乐组和木管组奏出带有妖娆色彩的音乐,则更像是小妖们向大魔王的谄媚。随着小提琴奏出欢快的旋律,象征着祭祀活动正在有序进行,给人以玄幻的感觉。最后,由管钟奏出的教堂的钟声由远及近,宣告着黎明的到来。竖琴奏出清澈明亮的旋律,描绘出清晨阳光洒向大地的景象,黑暗和群魔乱舞已经消失,光明已经来临。

  四、结语

  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发展,除了诸多经典之作的诞生之外,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在于为音乐发展开辟出新的方向和道路。不同门类的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不仅是文学和音乐之间,美术与音乐、戏剧与音乐、影视与音乐等,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德彪西从印象派绘画中得到启发后开创了音乐印象派,肖邦通过对戏剧手法的借鉴对钢琴练习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全面革新,影视音乐更成为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在今天的音乐鉴赏和创作中,也应该尝试从更加广博和多元的角度切入,这既是音乐艺术的特性使然,也是高质量、个性化鉴赏和创作的需要。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