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楔子 《儒林外史》 王冕
《儒林外史》是一部具有讽刺意义的长篇小说,虽然与四大名著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仍然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讽刺小说之一,在明清文化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整部小说主要阐述的是明朝文人士子重视功名富贵,前仆后继,奔走呼号的画卷,通过对整部小说的赏析能够对明朝世间百态进行深入了解。其主要批判的是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对文人的侵蚀,极尽警世、醒世之意。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刻画少数淡泊名利、张扬个性的贤者,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寄托其中。小说并不是围绕着核心人物以及情节展开描述的,而是通过多个故事连接而成,每个故事中都有中心人物,其他人物围绕着中心人物逐一展现,由此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
《儒林外史》全书一共有五十六回,基本都是围绕着楔子进行写作,刻画出王冕这一人物形象。其中的主体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所开展的,从明宪宗成化末年一直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这一百多年间几代士人不同的命运遭遇。在结尾的部分还与“楔子 ”之间互相呼应,侧面表达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迫。
“楔子”即小说的第一回,是写在正文前的一段故事,其主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引出全书。打开《儒林外史》的第一页能够发现,文章所讲述的是王冕画荷花成名的故事。站在全局观的角度来看,小说中一共描述了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物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并且在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描述时,其故事情节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或者是微弱的联系。那么,作者为何将王冕的故事作为文章的“楔子”呢,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意义?
楔子主要描述的是元末明初王冕的故事,而最后一回的“幽榜”,写的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从这样的时间线进行分析,作者的写作跨越了二百四十八年。但是阅读《儒林外史》可以发现,书中的主要故事是从第二回开始的,开始于明朝成化末年,与“楔子”之间相隔了大概一百二十年。整部小说结尾所描述的“四客”故事,发生时间是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与“幽榜”之间相差二十一年。所以在真正的故事情节描述中,大概经过了一百年的时间,按照古人的生活规律,大概讲述了四五代人的生活。
根据“楔子”的内容分析,王冕直接表达出自己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在这样的制度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追求功名富贵,进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使得“一代文人有厄”。在历史上王冕是真实存在的,他是元朝时期著名的画家与诗人,主要是以画梅著称,而不是“楔子”中所描述的荷花。并且王冕还创作过一首名为《墨梅》的诗,至今仍广为流传。然而在历史上王冕小时候父母健全,并且还曾在朱元璋的手下做官,但是作者经过文学加工,将王冕描述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并且长大后也不愿意进入仕途。
二
文章開头曰:“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直接表明了小说的中心思想,可以将其视为整部小说的点睛之笔。
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佳话,例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许多读书人受到科举制度消极的影响,将读书视为唯一出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美娇娘……”大部分人只理解了其表面意思,许多读书人为了追求金钱与财富进而废寝忘食地读书。古代有许多人从黑发垂髫一直考到白发苍苍,如在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而欢喜疯了的范进,等等。鲁迅先生将封建礼教视为吃人的礼教,特别是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俗套的“八股文”饱受世人的批评。
王冕的故事作为儒林里的一股清流,与其他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且能够表达作者的读书志向,同时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鲜明的价值观。
(一)良好的心态,坚持走自己的路
“楔子”描述了王冕家境贫寒,七岁丧父,长大后给人家放牛,他虽然生活在逆境中,却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值得人们崇尚。在古代社会,等级观念比较严重,因此人们认为读书是很高尚的一件事。读书可能会使得生活会存在一些困顿,却有飞黄腾达的可能,是人们内心的期待与向往。王冕的想法却恰恰与世人相反,他认为在学堂里坐着,心里就会烦闷,还不如放牛轻松自在,他在放牛的时候带上几本书,随时可以读书。王冕并没有认为放牛是比较低下的工作,而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同样能够完成读书的梦想。在古代能够有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态,坚持自己路的人是少之又少,王冕就是其中之一。这与《儒林外史》后面出现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周进才华横溢,但是他最大的愿望是想中个科举,最后在中举时直接失控了。这与小说的“楔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良好的境界,回归最初的模样
读书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曾经将读书分为三个境界:立志、奋斗、成功。《儒林外史》中所描写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利禄的人物在立志阶段就出现了问题。读书应该是人们不断获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学习的关键在于吸收,最后能够内化成自己的力量,与吃饭的功效是一样的,吃饭就是为了摄取一些养分,促进自身成长。但是在《儒林外史》中许多人物都是只注重“食”,所以即便是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没有真正吸收,也是无用的。人们仍将读书视为追求荣华富贵的钥匙,在走进财富的大门之后就将钥匙弃之一旁。所以有些人即便是读了一辈子书,也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一辈子都受之牵绊。
(三)特立独行,绝不攀龙附凤
在当地有一位著名的乡绅危老先生,花了两千两银子买了一栋房子,还曾经被皇上亲自送出城外,一起携手走了十几步,因此是十分有排面的,即使是地方的长官,也是十分尊敬他。这在古代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古代的乡绅也并不是单纯的有钱就可以,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许多博物馆中都有牌匾写着“儒学正堂”之类的名号,这在古代是一种荣耀。王冕却并不在乎这些,四处躲着拜访他的县老爷。翟买办对他说:“老爷将提帖请人,谁敢不去。”他也不问。这样的行为与世上俗人的言行不符,直接彰显出王冕与众不同的一面。最后王冕跑到济南,县令再也找不到他了。这种高尚的节操,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与道家中“隐”的品格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常言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冕不愿与危老爷、县令这样的人交往,侧面烘托出其独特的个性。在县令来拜访的过程中,王冕感觉到县令并不是真心仰慕自己,只是为了博取世人的眼球。在当时这样求名的思想为主流,所以秦老才会在听说王冕并没有接见的行为时并没有感到惊讶。王冕也有所感知,并不愿意与官吏为伍,所以选择避而不见。后来“王者之师”的统帅朱元璋找王冕做官,王冕依然保持着同样的态度,最后隐居在会稽。一般的读书人是做不到这样的境界的,“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更喜欢做官,而王冕则是有能力却不愿意去做官。其中有王冕母亲临终前的要求,也是王冕自己的想法。所以王冕在整部小说中起到榜样的作用,与后面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将其作为楔子的主要原因。
三
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细节方面着手对《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在赏析与“楔子”相反的迂陋穷酸腐儒形象时,从其中的细微动作以及简单的话语中就可以感知人物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进而揭示出八股取士制度与封建礼教给读书人精神上带来的消极影响,导致他们精神分裂、价值扭曲,侧面揭露了这些封建制度中存在的腐败本质。例如汤知县害死了卖牛肉的老师傅,在整个事件中,可以发现汤知县的贪婪与蛮横,进而反映出当时封建官吏政治的腐败。除此之外,對于严监生这一人物形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与“楔子”人物形象形成进行对比。《儒林外史》中的正面人物较少,反面人物居多,因此,在进行人物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将人物形象与“楔子”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中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其次,在思想情感方面,本书主要写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提升,宋明理学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唾弃与批判,人们比较向往思想上的解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吴敬梓开始萌生了民主启蒙思想,他深刻地认识到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与封建伦理纲常对人的腐蚀与侵害,所以刻画了二进、二严、汤知县等人物形象,在这群小人物的言行举止与命运发展中,直接批判了科举制度对世人的毒害。吴敬梓还提出了男女平等以及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提倡摆脱封建制度的约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将思想以及情感寄托在文中人物形象的身上,通过“楔子”引出整个文章。所以,王冕是一个榜样,他与《儒林外史》后面所刻画的人物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吴敬梓将其放在本书第一回的原因。
通过对《儒林外史》中“楔子”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儒林外史》,作为明清时期的讽刺小说,作者通过婉而多讽的讽刺艺术开展描述,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多个人物形象,耐人寻味,直接与“楔子”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在进行赏析教学的过程中,以“楔子”为支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使得学生可以反思本书对当前社会的警醒意义,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