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回春堂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热度: 15555
张烨烨

  小镇上,在回春堂中药店坐诊的掌柜孙鹤轩是这方圆几十里有名的“通天神医”。

  孙先生诊病有个特点,话少。别的大夫诊病“望闻问切”全活儿。他不,一天到晚闷着,像没嘴的葫芦,撬不开,让人以为他是个哑巴。不过孙先生不是药到病除,而是手到病除。他手里的一包银针那叫一个“绝”,看起来只是在患者的身上点一点按一按,那疼痛就神奇地跑了。

  人们说孙先生小时候也是个能说会笑的娃子,那时候他学的是四书五经。教他的先生是有名的祁秀才,祁秀才是清光绪年间的秀才,都说他差一点儿就中了举人。能读得起书的都是镇上的财东家,每个学生娃每年要交六块大洋。那时孙先生家穷,不过祁秀才觉得这孩子实在聪慧,不上学太可惜了,就免了他的学费。让他每天打扫教室擦擦桌椅,寒冷冬天里,还要在教室里管生炉火。

  生炉火对一个十多岁的娃子来说,并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寒冷的冬天,冰冻三尺还要起个老大的早,不然学生和先生都到了,炉火还没有升起来,一屋子的人就要挨冻了。小孙鹤轩感激先生的恩德,每天早晨点炉火的事,他一向是十分上心的。

  家穷买不起钟表,有一天他可能起得太早了,借着茫茫的月光,背起书包就去了村头的私塾学堂。据说学堂再早是座奶奶庙,是乡下“送子娘娘”的行宫。

  那天,他像往常一样推开门,把书包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去后面点炉火。炉子用砖头泥巴砌就,他先是找来一把麦秸,点燃了再往火里投放木柴。等木柴烧到足够的量,能够引燃煤,才算成功。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半个时辰。

  如果顺利,一锹干煤球添进去,就等着炉底下炭火渐渐燃起来,火热的干柴火就会悄悄将黑黑的煤球也吻红了。这样,天还早,他就会点上小油灯,把书和本子拿出来,背几遍昨天先生教过的书。

  可是那天他起得确实是太早了,明晃晃的大月亮地。他点燃了木柴,一抬头,看见第一排座位居中坐着一个女生。她的头发长长的,黑黑的,背对着他,他完全看不见她的那张脸。

  他招呼道:“咦!你咋来得那么早……”

  她没有说话,也不回头。

  等他点燃了炉子,确信不会再灭,就走了过去,伸出手扳过她的肩……

  那是一张在月光下呈现出来的万分恐怖的脸。

  学生们吃了饭,来学堂上课了。孩子们发现他直挺挺地躺在冰冷的地上。他们喊来先生,七手八脚地好不容易把他弄醒,把他抬回家。谁知这一躺就是半个月,醒来就不说话了。再来上课,他坐在角落就像个木头人。可是他的功课却很好,凡是先生讲的书当堂就能一口气儿背下来。可是他还是不说话,那张嘴能冒出声音,就仅限于背书。

  那天夜里那个女孩的座位,原来确实是有个女孩的。女孩的妈妈是一个疯婆子,疯婆子到处疯跑,女孩立志要医好她妈妈的病,让她成为一个正常的妈妈。女孩说等她长大了学医,不但要医好妈妈的病,还要医好更多穷人的病。女孩和小孙鹤轩一样是不用交学费就能上学的。那时候能上学的女孩实在太少了,可见当时的祁秀才是个很有头脑也很有远见的读书人。可是很不幸,女孩在一个早晨过独木桥的时候,脚下一滑掉进了河里,被河水冲走。人们在下游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她的尸首,她怀里还紧紧抱着她的一摞书本。

  那个座位一直空着。那时候小孙鹤轩也许忘记她的死了,要不然他就不会去扳动她的肩头。

  好在小孙鹤轩自从返回学校,虽然不再说话,可聪慧异常。再后来私塾改为学堂,皇上被赶走,天下变民国了,天地一下子翻了个。

  十五岁的孙鹤轩进了镇上中药店“回春堂”,跟大名鼎鼎的老中医修德禄老先生学中医。十五岁,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扫地生做起,一熬就是十几个寒暑春秋,直到他能独立坐诊和成家立业。实际上他做了修德禄老先生的养老女婿,妻子比他小了十五岁。岁月终于催生了一个善良聪慧,温和谦逊的“神医”。

  那个死去的女孩的疯母亲一直漂流在外,孙鹤轩千辛万苦把她找回来,接进“回春堂”后院,让她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他不但治好了女孩母亲的疯病,还为镇上买不起药,请不起大夫的穷人诊病送藥。

  有人说,修老先生的小女儿长得太像当年上学路上过河淹死的那个女孩了。

  许多年过去,孙老先生跨过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一百零六岁仙逝,无疾而终。小镇“回春堂”的牌匾一直亮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