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传达的方式让人感动
出售
可怜而羞怯的玩物,由过多的仇恨组成
我父亲在比佛利农场的小屋
只住了一年——
他死的那个月就拍卖。
空荡,宽敞,亲切,
那些城里式样的家具
那神情就像翘首盼望
殡仪馆老板后面
跟来搬家的人。
母亲早做好准备,但害怕
孤零零活到八十
她在窗口呆呆地看着
她像是坐在火车里
已经过头了一站。
(赵毅衡 译)
每个人都难逃一死。然而,活着的人们认为,死去的人遭逢了一场噩运,他们向黑暗和恐怖沉陷,一切知觉化为乌有。但在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厄尔这首诗中,自然死亡的人似乎并不是遭逢噩运,诗人并没有写父亲垂死的痛苦、孤独、畏惧,他去了,甚至带走了屈辱和仇恨。诗人集中描述的是父亲死后给母亲留下的悲哀的氛围,弯曲的时间。死者去矣,但在亲爱者的心里,他还活着,或者说痛惜之情使母亲不断经历着父亲“重新死去”的折磨。这一世间常情,经由诗人冷静而高超的叙述,再一次加深并击疼了我们的心。
为避免睹物思人之痛,父亲去世当年,“我们”就拍卖了他住过的房子和家具。这是一次矛盾的拍卖:逝者的遗物有着纪念意义,应该保留;但也恰缘于此,为避免触目者的悲凉,又应拍卖掉。对这种矛盾心态,诗人没有以直陈方式道出,而是说家具在“翘首盼望/殡仪馆老板后面/跟来搬家的人。”这提示我们,诗歌是呈现的艺术,在许多时候,静默的语象本身会比我们“说出”的更多。
时间对人而言,不仅是现实刻度,更是主体体验着的时间——生命和心灵的流程给我们的感觉从不是“滴答滴答”匀速的。在孤零零的母亲这里,终身伴侣撒手而去,时间也随之弯曲了:“她在窗口呆呆地看着/好像是坐在火车里/已经过头了一站。”如此沉静的表述,令我们心碎。这首诗朴素而内在,重要的不是它传达了人类共有的经验,而是它传达的方式感动了我们。
爱情的绝唱
和你一起
和你共眠,在这条白船里,在波浪滔滔、无底的黑夜之上,
和你共枕,肉体紧贴着肉体,
像两只鸟儿相偎在树枝上。
和你一起做梦,相互交换梦,
你在我梦中,我在你梦里,
和你一起做着同一个梦,
然后一起睡醒,迎着晨曦。
和你一起燃烧,烧得狂乱颠倒,
把你我映得金黄,那爱洛斯之火,
你我都是对方爱啃爱吃的面包,
你我都是对方难以忍受的饥饿。
和你一起交谈,用沉默,用语言,
相互理解,根本无须弄乱或整理
一条条敏感的分歧之线
和这应当保守的微妙的秘密。
和你一起衰老,直到生命穷尽,
尽情地饮你,用着迷的嘴唇,
吸尽你体内令人迷醉的精灵,
从眼前的一瞬间引出永恒。
和你一起死,在这条白船里,
在波浪滔滔、无底的黑夜之上,
和你共枕,肉体紧贴着肉体,
像两只鸟儿相偎在树枝上。
(罗国林 译)
爱情是古今中外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法国诗人马克·阿兰的这首《和你一起》,大胆而直白,表达热烈奔放。
“和你共眠,在这条白船里,/在波浪滔滔、无底的黑夜之上”,诗一开始就写出彼此之间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很可能处在人生的黑暗之中。但是纵然艰难困苦,我们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如果现实黑暗,那我们就一起去梦中寻找,“和你一起做梦,相互交换梦,/你在我梦中,我在你梦里,/和你一起做着同一个梦,/然后一起睡醒,迎着晨曦。”我们在梦中融为一体。
“和你一起燃烧,烧得狂乱颠倒,/把你我映得金黄,那爱洛斯之火”,爱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爱神之火把我们点燃,我们的生命也随着爱情燃烧。在这里,诗人的爱,像火山深处酝酿已久的岩浆在爆发,从心灵的深处喷射出来。“你我都是对方爱啃爱吃的面包,/你我都是对方难以忍受的饥饿。”双方对彼此的需求与生命同等重要,当我们的思念和渴求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爱情同样是维持我们生活最基本的需求。诗人在这里用身体的比喻来表达爱情,更见其坦率直露,也更见其情感之真挚与浓烈。
“和你一起交谈,用沉默,用语言”,我们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用语言,还是沉默,都能够相互理解,因为爱情使我们心有灵犀。然后我们在默契的生活中一起慢慢老去,直到人生的尽头,我还要在这生命的穷尽处把你的精神融进我的生命,让我们的爱情在这交融的瞬间到达永恒。
最后,“和你一起死,在这条白船里,/在波浪滔滔、无底的黑夜之上,/和你共枕,肉体紧贴着肉体,/像两只鸟儿相偎在树枝上。”结尾一小节与开头一小节几乎完全一样,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结束。诗人在前后使用相似的句式,仿佛既是一个进程,也是一个循环,这个进程见证着我们爱情的发展,这个循环说明了我们的爱情将生生不息。
百年修得同船渡。也许我们的生命中有滔滔波浪,并在无底的黑夜之上,但是“白船”就是我们理想的栖居地,即使我们遭受了外界给我们的很多磨难,即使我们要死去,我们依然是在这条船里,依然坚贞地守护着我们的爱情,和生前的每一天都一样。
也许爱得愈真、愈深,死亡也就显得愈沉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在缱绻的热恋中勇敢地面临人生困苦的情愫,也把恋人之间坚如磐石、始终不渝的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塑造了一个将整个生命投入爱情的自我形象。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从平常的事物发现诗意
圣火
再给太阳添些树枝吧,听说
几十亿年后
它将熄灭。
倘若找不到树枝,
就把有希望变成森林的
平原
以及可能变成森林的
山峦、月亮和天空
扔进太阳。
无论如何,
你们得扔些什么,
一些树枝,
一些生命。
瞧,太阳已开始
在我们的脸上闪烁,
将我们的脸化为美与丑,
化为昼与夜,
化为四季和岁月。
(高兴 译)
马林·索列斯库是一位以“通俗、讽刺、反叛”著称的罗马尼亚诗人,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发现诗意。他曾说过:“只有首先燃烧你自己,才能最终使别人燃烧。”“从亲自经历的历史中,我们懂得了只有人人肩负起使命,才能使历史变得更加庄严、更加美好。”(《索列斯库答记者问》)
让燃烧的太阳永不熄灭,这就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有句古老的格言:众人拾柴火焰高。那圣火,点燃在所有人的心中,传递在每个人的手上!
影子
如果我们的影子也具备五种官能,
我们同时用两颗心脏生活,
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但是,从我们演变到影子,
是一个漫长的
抽象的过程,
我们全部的冷漠
在影子中达到顶峰。
有些人
只依靠自己的影子生活,
甚至不是用整个的影子,
而是依次地,时而用一只手,
时而用一只眼睛。
(冯志臣 译)
此诗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有内涵。
诗很自然地断为三节。首节以假设口吻写成。诗人假设人的“影子”也能像人一样成为活的有机体:它“具备五种官能”,有一颗跳动的心……果能如此,人就有了两张面孔,需要这副嘴脸时就露出这副嘴脸,需要以另一种形象出现时则随之更换。这样一来,人就可以真正做到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在我们以为这不过是痴人说梦时,诗人却巧妙地把假设变成了现实。人真的有了两张面孔,两种思想,两颗心灵。一个是“本真的我”,一个是“影子”遮蔽下的“虚假的我”,而人类“全部的冷漠/在影子中达到顶峰。”诗笔直击现代社会的病症,令人透骨心凉。
令人钦佩的是,诗人的笔并未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挖掘。第三节叙写“有些人”已完全沦丧为“影子”,甚至活得非常高妙,连完整的“影子”都不予展露,让人难以捉摸。人不仅异化为“影子”,而且到处是“影子”的碎片:“一只手”或“一只眼睛”。
诗人巧妙设喻,层层推进;概念置换,不露痕迹。一首短诗,显出如此机锋和巨大能量,实令人叹为观止。
将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1923年生于捷克小城皮尔森,曾在布拉格查理大学学习医学并获得捷克科学院免疫学博士学位,一生从事免疫学研究,出版了几部论文集。同时坚持写诗,为当代最重要的捷克诗人之一。拿破仑
孩子们,波拿巴·拿破仑是什么时候
出生的?教师问道。
一千年以前,孩子们说。
一百年以前,孩子们说。
没有人知道。
孩子们,波拿巴·拿破仑
这一生
做了些什么?教师问道。
他赢得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
他输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
没有人知道。
我们的卖肉人曾经有一只狗,
弗兰克说,
它的名字叫拿破仑,
卖肉人经常打它,
那只狗
一年前
死于饥饿。
此刻所有的孩子都感到悲哀
为拿破仑。
(崔卫平 译,下同)
这首诗具有双重意味。首先,这是一堂小学生历史课上出现的小插曲,诗人写出了孩子们的一派天真。他们像澄澈的天空一样,没有一丝阴云;他们像一张洁白的纸,没有被涂抹的污迹。幼小的孩子们如此纯真善良,他们虽然不大知道大名鼎鼎的英雄、强权者——拿破仑,但却为一只横遭不测的、唤作“拿破仑”的小狗的死而黯然神伤。仅这一重意味,这首诗也蛮有趣味和活力了。
然而,赫鲁伯在上述表层意味之上,又透射或引申出深层的历史沉思,形成诗歌广阔的穿透力和暗示性。
拿破仑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其功过得失大家早已了然于心,诗人并无意去评判作为具体的历史人物的拿破仑,而只是借用这个声名赫赫的庞大符号,来表达他对一切权力主义者的睨目而视。须知,诗有别材,它表达精神的基本意向,而不是对局部是非的评判。
善良的“孩子们”所带有的人格隐喻,强化了我们对诗的理解。
夜间的死亡
遥远地,遥远地
她吐出最后的词在天花板上飘浮像云层。
餐具柜哭泣。
围裙在颤抖
像覆盖着一个深渊。
最终。年幼的孩子们都上床了。
然而到了午夜
死去的女人站起来
吹灭尚在燃烧的蜡炬(浪费它们是一种遗憾)
飞快地补完最后一只袜子,
在棕黄色锡皮罐里
找出她的五十五个硬币
把它们放在桌子上
找出失落在碗橱后面的剪刀,
找出一只手套
它们是在一年前丢失,
检查房间所有的门把手,
将它们拧紧
喝完她的咖啡
然后再躺下。
早晨他们将她弄走。
将她焚烧。
那些灰粗糙得
像煤灰。
这首诗有强烈的叙事性,它刻画了一个清贫、善良、勤劳的母亲形象。这类题材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几乎不再令我们心灵震动。但读这首诗,我们的心却被异常的力量深深震动了。诗人不主故常,不再写母亲含辛茹苦的一生,而是写她死后“发生”的事。按照叙事学理论的成规,作品中的“时间”无非是正叙,倒叙,预叙,以及它们在文本中彼此的穿插混成。而那些打破叙事时间成规的作品,则往往是超现实的或是寓言体裁。
然而,这首诗的劲道,肯定不是用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寓言诗等所能定义的。我们毋宁说它是更根本的“现实主义”诗歌。诗人在叙事成规中的“时间”之外,创造出一种新的、可称之为“超时间”或“无时间”的时间(因为对具体的个人而言,死去即意味着时间的终止),即心理体验着的时间。他的深情,他的痛惜,就在这“超时间”或“无时间”中形成了永恒的时间。妈妈死去了,但她的“灵魂”却不得歇息,“到了午夜,死去的女人站起来”,她轻轻而飞快地做着琐细的家务,她要继续为孩子们操劳。诗中择取的一个个细节,极为本真、具体,又有巨大的概括力。母亲死后“发生”的事,是一笔两写,它同时构成了母亲一生的镜头的“回放”。
的确,面对这样的心灵体验,我们所习见的叙述成规中的时间都会显得“不够用”。这是在一切时间之上的时间,它的拥有者和视角是双重的:既是母亲对家庭和孩子们永难停歇的牵念,又是叙述人对母亲最深的怀念所产生的比现实更为真实的“幻视”或曰“心理现实”。
我们再看一首赫鲁伯的诗,它以无比精练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令人震惊的效果:
母蝇
她坐在一株柳树上望着
克雷西战场,
那些喊叫
喘息,
呻吟,
沉闷的脚步声和倒塌的轰鸣。
在法国骑兵
第十四次猛攻期间,
她和一只来自凡汀康特的
棕色眼睛的公蝇
交配。
她搓着所有的腿,
当她坐在一匹剖了膛的马身上
沉思
苍蝇的不朽。
她稳稳地落在
克莱弗公爵
青灰色的舌头上。
当沉默降临,
只有腐朽的沙沙声
轻轻地围绕那些尸体。
仅仅是
手臂和腿
轻轻地围绕那些尸体。
仅仅是
手臂和腿
仍然在树下痉挛。
她开始将她的卵
产在约翰·乌尔
皇家建筑师
仅存的一只眼里。
就这样
后来她被一只蜥蜴吃掉,
逃离了
埃特雷的那场大火。
诗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将现实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这只微小的母蝇如同一只巨型放大镜,将原本宏阔的战争场景至少放大了十倍以上,正是这种漫画式笔法创造了此诗的震惊效应。
诗中的“她”即贯穿全篇的视角“母蝇”,但全诗却是通过母蝇来写人,写战争的残酷。在人与人的战争中,母蝇充当了一个旁观者。正如坐在柳树上的母蝇所看到的,克雷西战场上只有死神制造的痛苦,欢笑却没有浮现在胜者的嘴角:所有自称为人的高等动物无不在喊叫、喘息、呻吟,他们发出各种难听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又不断被在炮火中倒塌的建筑发出的轰鸣声所淹没。
更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的一组对比:
“在法国骑兵/第十四次猛攻期间,/她和一只来自凡汀康特的/棕色眼睛的公蝇/交配。”一边是猛攻中人的大规模死亡,一边是两只交配的苍蝇在孕育新的生命。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持续下去,人会因批量锐减而灭亡,苍蝇却会在一次次交配中逐渐蝇丁兴旺(为后文苍蝇沉思不朽埋下伏笔)。也许这只是题外的非分之想。接下来让我们回到母蝇所在的战场,此刻她发现了一匹剖了膛的马,便坐在它身上,搓着自己所有的腿(它们无不灵活,毫发无伤),一面惋惜被人利用的马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一面沉浸于自身不朽的想象。
诗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以下两个细节:
“她稳稳地落在/克莱弗公爵/青灰色的舌头上。”“她开始将她的卵/产在约翰·乌尔/皇家建筑师/仅存的一只眼里。”此刻,高贵的公爵已无力驱逐落在他舌头上的苍蝇(想一想这在他活着时如何可能),而昔日的皇家建筑师仅存的一只眼睛,被为幼崽四处寻找巢穴的母蝇惊喜地发现它是一个理想的家园。母蝇当初的交配不仅有了结果,而且喜获新居,子孙蔓延获得了切实的可能。
遗憾的是,这只正在展望未来的母蝇后来“被一只蜥蜴吃掉”了,她关于不朽的沉思就此落空;不过,说不定她的死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她死后不久,埃特雷爆发了一场大火,她以自身的死及时逃离了这场灾难。
感谢崔卫平,是她的杰出翻译,让我们看到杰出的赫鲁伯。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