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灯下拾词觅小雅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燕 热度: 12060
桑文武

  笔者是个从岗位上退下来的“有闲阶层”,但闲的是人,闲不住的是灵魂。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灵魂便一头钻进了书海。寻寻觅觅之中,竟然意外捞得些许司空见惯的词汇悟语,不胜惊喜。虽考据欠详,但自谓“思想交流无间道,观观而已乐逍遥。悟语不是平白物,读书原为通心桥。”于是,兴之所至,灯下拾趣,蔓延出几个汉语词汇心得。

  崇雅黜浮,是我的初衷。这些权充小“雅”之作,自然难登大雅之堂,笔者也无意奢望。但能够做点才望高雅、雍容闲雅、随俗雅化、雅善鼓琴之事,亦应算作闲人雅事。仅此而已。

“筷子”时说

时下,中国人使用的“筷子”,又成了大红大紫、街谈巷议的话题。细心的朋友都发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央视广告里多了一个“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使用公筷 筷筷有爱”的公益广告,这是中央文明办委托人民日报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设计制作的公益广告,旨在倡导一种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提倡新时尚,使用公筷就是新时尚。笔者甚至认为,无论使用什么样的进餐工具,若不介意,还是建议您使用中国的筷子为好。因为,使用筷子是一种文化。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说了一件让中国人特别解气、特别骄傲的事儿:有几个老外在中国的一家餐馆里用餐,他们一边说,一边笑,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吃饭用的这两个小木棍,实在是太可笑了。这时候,旁边桌一个年轻人突然站起身,拿着一双筷子就过去了,他对这几个老外说:“先生们,你们知道中国人为什么使用筷子吗?中国人用的这个筷子长七寸六,代表着七情六欲。七情就是人的喜怒哀乐悲恐忧;六欲呢,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代表人的生理需求。同时,筷子成双成对,代表着阴阳相对和平衡。那用筷子的五个手指呢,代表着我们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筷子是一头圆一头方,代表天圆地方。我们人的手握在筷子中间,表明天地人三合。另外,用筷子讲究很多,你力气太大打不开,力气太小夹不住,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分寸重礼节、知道天高地厚。”最后他说,“中国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容并蓄,它有包容心、有进取心,那我也想请教一下,你们西方人吃饭用的刀叉,它有什么文化意义呢?”那几个老外听完之后,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满脸震惊和羞愧,连连地说:“SORRY,SORRY(对不起)!”我看完这个视频,很佩服这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他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同时也想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该知道筷子的前世今生,不能辱没祖先的文化智慧。

  

  筷子在中国有五千多年历史,相传由大禹治水时发明。据《礼记》记载,筷子最早称“箸”。“筷子”一词的出现,是宋朝以后的事了。宋朝人重耕读,忌讳言。当时水乡船家因字音“箸” 同“住”,忌讳“船走不快”,遂将“箸”改成“快”。因筷子是竹子做的,于是就在上面加了个“?”字头,并逐渐流行。宋人还将筷子赋予一种文化内涵,统一将筷子定为七寸六厘长,意为人有“七情六欲”;筷子上为圆形,下为方型,意为“天圆地方”。概括起来的意思就是:民以食为天,以礼为本。

  筷子是一件神奇的餐具,手能做的动作,筷子基本都能做。据说经常使用筷子,还可以健脑呢。

  “筷子”真是个好东西,如何用得更好,这当中学问也不少。因为筷子虽好,使用不当,也很容易感染各类疾病,比如肝病中的甲肝、戊肝,儿科常见的手足口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病等等都极有可能因为聚集性用餐、相互夹菜、不注意使用公筷引起。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生命的代价和经济的损失,更应该以此为起点,倡导更健康、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仅仅要远离滥杀滥食野生动物,更要从自身主动用公筷做起,“使用公筷 筷筷有爱”!

“朋友”闲雅

刚知道还有个“世界朋友日”,真是汗颜。不过,对于“朋”字倒有些心得,不妨闲“雅”一番。

  何为“朋”?古人把“月”当“肉”解释,凡与“月”有关的字都当“肉”讲。由此推论,“朋”应该是“肉肉相连”,休戚与共。用现在的话来翻译,就是“零距离”。本意缘此。

  引申开去,我觉得“朋”应有四层含义:一是志同道合者为朋。一个月是半月,两个半月合在一起,就是圆月了;二是心地纯洁者为朋。月,作为宇宙自然,常被人们视为纯洁象征。只有心地纯洁的人走到一起,才是真朋友;三是私密如月为朋。朋友是有圈子的,具有私密性质。但这个私密既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也不能在黑暗地方,既要有圈子,也要彼此看见。月亮既有圈子又有光亮,正合“朋”雅,甚好;四是月月相会为朋。古时信息不发达,古人希望朋友间加强联系,最好每个月相会一次。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只能是“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如今,我们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了,无论是面对面、或是键对键,距离已不成问题了,但见不见却是个问题,朋友间也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人们都习惯讲格局、讲站位。我觉得,“朋”就代表一种格局,一种站位。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早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提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何等大气,何等胸怀!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再次发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迅速形成了世界五大洲的朋友圈。这是何等的格局,何等的站位!天下同一个月亮,同一个地球村,“朋”乃大同,“朋”乃天下!

“老师”探微

今年7月7日和8日,是全国统一高考时间。最紧张的,不是学生和家长,而是老师。高考是一个天平,学生的高考成绩,反映的是老师的传道授业水平。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考出好成绩,成就学生,更成就老师。由此,便联想到一个问题:“老师”是什么?

  许多人可能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因为这个答案地球人都知道。用影视明星黄渤的话讲:“那都不是事儿。”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呢?我觉得应该好好聊聊。

  首先,“老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是以传统的“手工业”为职业特征的。中国老师的鼻祖是谁?有人说是孔子,孔子的时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很古老。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位最伟大的老师,是一个把老师的职业做到了至高无上境界的圣人,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孔圣人”,称孔子是“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这些都是当之无愧的,连外国人都礼敬孔子,在世界各地都建有孔子学院,说明孔子的伟大。如果从传道授业的教化规范程度及成就来说,孔子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是,他还不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老师”。

  那么,第一位老师是谁呢?是老子,孔子只能说是老子之后的老师。老子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都是处于春秋末期。老子是河南洛阳人,孔子是山东曲阜人,老子比孔子大20岁左右,二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师友关系。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相传,老子生下来就白眉白发、白白的胡子,所以自称“老子”。而老子的学生为了尊崇他,就在“师”字前面加上了“老”字,这是“老师”最早的来由。后来,唐代大学者韩愈在一篇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文章——《师说》中,把老师的职业作了一个定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受西学的影响,又把老师改称为“先生”。直到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创办了美式教育的新式学校后,便正本清源、认祖归宗,在《学生操行规范》里面明确将教师称谓重新定义为“老师”。

  “老师”在我国宋元时代是特指对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示侄孙伯安》中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素性,说字惊老师。”后专指学生对老师的称谓,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老师”二字的分解来看,中国历来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学,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修养,这个“老”就代表了“德”;至于“师”,大家自然知道“学高为师”的道理,我这里就不必解释了。在我看来,“老”还代表了一种传承,是一种延续了25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基因,属于一种胎记。我不知道国外是不是也叫“老师”,反正中国式教育都是从老祖宗那里传承下来的。这个传承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强调“手工式作业”。手工式作业是工匠作业,讲究精细化、个性化、品质上乘,一丝不苟,决不能搞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因此,也有人把老师的职业称为“教书匠”,我觉得这个称谓很好,不要妄自菲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慢工出细活”,没有工匠式教育的精雕细刻,就没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凡是工匠做出来的“手工活”,都叫手艺,培养学生就是老师们的手艺。这个“手艺”应该是一种“绝活儿”,必须要达到大匠级的水平才是高水平。现在国家新政要求老师评定职级,甚至小学老师也可以参评高级教师,就是要求老师一定要具备大匠级的教学水平。什么叫大匠?古人说:“大匠不以璞示人”。比如璞玉,只有大匠才能雕出真正的好玉。你如果没有成为“匠”,那你只能以璞示人,你就不配做老师。不要觉得有了教师节,老师就心安理得、乐得其所了,要有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我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表达一个意思,珍惜“老师”的职业,做好“教书匠”。怎样才能当好“教书匠”?我的体会是八个字:敬业、乐业、精业、勤业。敬业,就是要把职业当成事业干;乐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业,就是成为顶尖人才;勤业,就是当好学生成长的精神摇篮。永远不要忘记:老师是教会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托起的是新世纪的太阳。

  如果说当一个好老师真有什么具体标准,我看老师们就要向校长看齐。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这里不是调侃校长,我有我的理由。“校长”一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军队里的官名。在秦汉时期指的是下级军官,校为一个军事编制单位,校长当取“校中之长”之意。后经演化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从字面上解释,“校”也念“jiao”,“校对”就是与标准一致;“长”就是负责人、“一把手”。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楷模,就是标准,校长什么样,教师就是什么样,校风就是什么样。所以,教师看校长,学生看老师,谁身上的担子都不轻啊!

“夜郎”古今

有一个成语,叫做“夜郎自大”。解释起来就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不知天高地厚。为文几十年,我从没有认为这个词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随意搁置在知识的角落里。

  直到去年初秋,我到距大连3000公里之外的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参加对口帮扶党课交流工作,才对这个词有了真正“孤陋寡闻”的感觉。

  在那里工作的一位区委组织部年轻干部与我闲聊时,不无自豪地介绍说:“咱们六盘水这个地方,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历史上可是有名的夜郎国国都呢。”什么?夜郎国?就是那个成语“夜郎自大”的发源地?我顿时兴奋不已,马上刨根问底地讨教起来。

  相传,汉武帝派往西南的使者,途经夜郎国都六盘水。夜郎国王便问汉朝使者:“汉朝和我们大夜郎国比,谁大啊?”使者知道,夜郎国交通不便,向来与外界交流甚少,且周边只有小国,人们根本不知道远方异地有很多比他们大得多的国家。后来,人们就笑称夜郎国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就有了成语“夜郎自大”。那么,妄自尊大的夜郎国到底有多大呢?

  据史料记载,夜郎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一个国家。西汉时,夜郎国神秘消失。其地被汉朝廷设置郡县。

  根据相关资料和出土文物可知,中国的贵州省西北部、云南的东北及四川的南部,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是夜郎国的管辖范围,史称“西南夷”。六盘水便是当时西南夷夜郎国的国都。

  在当时的西南夷,流行一种名为“耶朗”的同盟制度,夜郎国周围大大小小的部族都来参加。在所有参加同盟的部族中,夜郎国最大。《史记·西南夷列传》中也写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夜郎国不仅拥有不小的土地面积,而且土地相当丰饶。与此同时,夜郎国还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中转站,过境贸易为他们带来大量财富。也就是说,当时的夜郎国土广饶,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裕,兵精粮足,并非可以小觑的“小国”。因此,夜郎自大一点也是说得过去的。只不过与汉朝相比,他确实小了一点儿。

  六盘水留下了夜郎国众多的历史自然文化遗产。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是一个省属地级市,境内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1450米,整座城市和乡村都是建在山上的,是一座典型的“山城”,而不是字面上的理解“水城”。这里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城在山中、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美得很有内涵。

  一到六盘水这个地界,满眼都是山,那山的形状很特别,都像一个个大窝窝头似的,没有山峰,却满眼翠绿。这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数亿年前从海底隆起的陆地。这里气候独特,年平均气温12.3~15.2℃,其中,夏季平均气温19.7度。中国气象学会研究认为,六盘水市气候具有“凉爽、滋润、清新和紫外线适中”的特点,于2005年8月授予“中国凉都”称号。2006年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等机构评为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之一。如果要去六盘水,最好的季节就是炎热的夏季,到那里你会感到凉爽舒服极了。

  六盘水充满悠久的历史文化风情。在市中心区,有“地海涂山”之誉的麒麟洞公园;在六枝江风景名胜区,有夜郎古国遗风——亚洲仅有的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和北盘江峡谷、古银杏风景名胜区、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等奇山异景,还有记载人类起源、进化和环境演变的大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高原草场、万亩竹海、滴水滩瀑布等等;在水城县有野种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天生桥奇景、小佛教名山丹霞山……可以说到处都是美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六盘水之美,不仅在山水。如果把六盘水比作一本书,那么山水只是这本书的封面,翻开封面,阅读的是文化。这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特色:一个是传统文化。六盘水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流传久远的彝族、苗族村寨和彝族火把节、苗族跳花节、布依族“郎节山”等传统节日,还有风情各异、色彩纷呈的民族服饰及日常生活场景,进到那里,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魅力。一个是红色文化。1935年至1936年间,红军长征部队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曾经经过六盘水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因此,这里有很多红军长征的历史遗迹,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还有一个是“三线”文化。这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三线”建设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三线”建设时期的生动历史资料。大连和六盘水市的兄弟情义也是始于“大三线”建设时期。那时候,全国支援“大三线”建设,我们大连市先后派出了2万多技术工人、上万台机械设备到六盘水,参加了当时的煤炭开采、电力通信建设、水钢建设和公路建设,创造了数不清的业绩,留下了数不清的感人故事。至今,仍有许多大连人和他们的后代留在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六盘水。大连和六盘水,成为了这两座兄弟城市各自割不断的乡愁。中央开展扶贫攻坚行动以来,大连市又先后派出几百名干部到六盘水挂职锻炼,最长的要在那里呆三年。现在,还有112名干部在六盘水挂职。

  还有一些精神文化是蕴含在血液中和生活里的。比如,我讲一个故事:我们离开六盘水的那一天,钟山区委书记王赟(彝族)陪我们吃早茶。他说这几天下乡着凉感冒了,没有及时来陪我们,表示歉意。我当时很关切地问他吃什么药?他说,在我们六盘水这个地方,感冒甚至是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也不吃药,只喝一种水,立马就见效。这是什么水这么神奇?我很好奇。他告诉我,这是“三线”建设时期前辈们传下来的一个秘方,就是将烧红的焦炭夹一块放在铁器皿里,然后立刻浇上一舀子凉水,把冒着蒸汽泡的水喝下去,你的感冒或者嗓子发炎什么的立马就好了。这是什么原理?就是“活性炭”在起作用!这个方法只有在“三线”建设那样的艰苦环境中才能摸索、发明出来,这就是实践出真知,这就是体现在具体生活中的“三线”文化。很了不起呀!我当时听了这个方子,不由对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们更加肃然起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