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嘀嗒嘀嗒分秒不息,窗外的星空好深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多少往事恍然在目,不觉更加思念恩泽了我一生的母亲。
光阴似箭,失去母亲的悲痛仿佛就在昨天,一晃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母亲离去的日子里,我始终在怀念她。为此,虽然曾经写过一些有关母亲的文字,但总觉得言犹未尽,母亲的故事是永远写不完说不完的。有时会在梦里见到她,总是那个聪明贤惠,日夜操劳,不知疲倦的样子。只是,每次梦见,她都忙着要走,而梦里的我,也总是很纠结,彼此相望,好像我什么都想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只好紧紧地跟在她的身后,不让她离开我的视线,可是每次她都走了,以各种方式离我而去……每次我从这样的梦里醒来,总有一种既心痛又庆幸的感觉,至少我这个已八十岁的人,还能见到梦里的母亲仍健在。
不管怎么样,这总是我的梦,我无法忘却,无法回避。曾听人说,当人生中发生了大事,便常常会梳理往事,梳理过程中,会得出一些颇有教育和训诫意义的结论。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发小、老师乃至邻居都会不时跳入自己的记忆圈,和自己相会在梦中。让你怀念历史,怀念自然,怀念故土,怀念曾经引领过你,对你有恩的人,缅念梦的启示,从生命中去珍惜梦的爱抚……
人生中的大事,往往出其不意,引发思考。庚子年刚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毫无准备地进入了非常时期。把心情交给了疫情,把感动留给了白衣战士、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小区保安、快递小哥,和广大志愿者以及诸多的在各自岗位上,以一颗“螺丝钉”精神的坚守者。个人闭门不出,遵守公德,敬畏自然,敬畏规则,生命至上。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每一个冬天都会过去,每一个春天都会到来。
病毒带来生命威胁的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重新思考。因为病毒的袭击,无论是生死逆行,还是居家战役;无论是痛失亲友,还是自我隔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每个人都被措手不及地带到了灵魂的面前拷问,越来越多的人骤然停下向外追赶的脚步,开始向内反思:“生活,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什么才是生活的意义?”在这个特殊时期,“父母”“子女”“夫妻”,各种角色重归家庭。突然间,在人们不熟悉的生活中,有了大把大把的安心时光“在一起”。这或许是家庭最初的本来的正常模式。但疫情之前,人们已习惯了另一种样子,全家人各有各的忙碌,各自承受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没有时间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更缺少机会去准备一个屋檐下的长相厮守……
疫情面前,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动且感恩。面对生活和家庭出现的无数个选择题,作为父母的儿子,儿女的父亲,生活和家庭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感恩父母,关心亲人,我该做点什么?
在我看来,生活的意义就在自己的行动中,一举一动,蕴含着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看法。家,心安即是家。家是生命和生活开始的地方;是发挥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满足生命的延续和财富积累的现实需要的地方;家,更是发挥情感功能、安顿和满足心灵的地方,是讲爱、讲情的地方。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家庭,父母就是我的榜样。他们在生活中,为了这个家,肩上扛的,心里装的,全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一份爱。“我饿了,妈妈”,这是天下儿女都曾说过的话。父母最初也是从这句话里,听懂了渴求,听懂了责任。从此,为了坚守一个最原始的生存底线,开始为我们的温饱冷暖奔走拼搏,为我们的幸福安危操劳,并甘愿用一生的含辛茹苦不求回报,无怨无悔。在讲利益、谈回报的世俗世界里,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永恒,唯有父母不计成本付出的爱,很难用什么等价的东西去衡量。
爱是来自生活的馈赠。我的一生得到了父母很多很多的馈赠。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有前进路上的指引,有生活方式的示范……爱与接纳成了我一生受用的铠甲。
我的母亲,是一位目不识丁的最普通的旧式中国农村妇女。她一生平凡,既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也没有建立起轰轰烈烈的伟业。她和天底下的母亲一样,慈爱、温柔、勤劳、节俭、善良、正义,似乎天下女性所有的美德和天性,在她身上都有所折射和体现。母亲秀美端庄,乐观要强,心灵手巧,没有文化,却有智慧,历经坎坷的人生更美丽。
母亲一生吃苦耐劳,敬老爱幼。奉献给全家人所有的爱,是信心,是包容,是恩赐,是牺牲。她贴心贴意地伺候、照顾常年有病,吃喝拉撒全在炕上的婆婆,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获得了全家人的敬重,奶奶对母亲更是赞不绝口。母亲性格刚强,坚韧自立。打捞计划时代的困顿记忆,荒年里那些令人心酸的故事一幕幕上演。那时吃糠咽菜,嚼树皮,“低标准,瓜菜带”,饿得头昏眼花,母亲的脸和腿都浮肿了,即使这样,吃饭时,她还是把自己碗里的饭不是拨点给这个孩子一点,就是拨点给那个孩子一点,自己反复说着“我不饿”的谎言。为了儿女,我相信,天底下的母亲都会有“谎言”。一天,放学后,孩子蹦蹦跳跳地回家,郑重其事地把一封信交给母亲并再三叮嘱,“老师只让妈妈看呀。”母亲困惑不解地接过信,打开,看着,看着,泪流满面。孩子见状,大惑不解地问道:“妈妈,老师说了什么?”母亲擦擦眼泪,哽咽着说:“老师说,夫人,你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太小了,没人教得了他,另请高明吧。”孩子听后,高兴异常。多年后,这个孩子果然如其母所愿,成为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他就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母亲去世后,爱迪生整理她的遗物时偶然发现了那封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着:你的孩子有智力障碍,不能留在学校,只能退学。
看到这儿,爱迪生泪流满面,啜泣不已,提笔写下:爱迪生是个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可他的母亲把他变成了一个天才。
我没有资本拿我的母亲与爱迪生的母亲相比较。但我相信,在生存说白了更像一种挣扎,执着只是没有办法的时刻,经历过战乱和饥荒的父母眼里,每一粒盐、每一块饼子和每一碗粥都是那么神圣,都是赐予我们生命的源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以说,母亲用爱子女胜过爱自己的行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过着清汤寡水的生活中,难挨的时光挤压着每一颗心,日子再怎么寒碜,母亲也很少唉声叹气。坦然面对困苦,让所有的经历变成一份礼物,使我们拥有更多的爱。每每想到这些,我的眼睛就不知不觉地湿润了。母亲日夜为生活操劳,烧饭煮菜,缝补浆洗,用她八岁时就缠了足的那双小脚,和父亲一起,撑起一个九口之家的衣食起居,绵延着一个普通人家温暖的烟火。
女人本弱,为母则刚。母亲的坚强与伟大并非做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恰恰相反,她所做的往往都是些平平常常、琐琐碎碎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些或许他人不屑做、不愿做的“小事”,往往都是很难坚持的,因为它们填充着繁杂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余隙。母亲用一丝柔情,一抹温暖,为儿女们留下了永远的感动与感恩。
炎热的夏天,我和小伙伴们玩累了,就跑到母亲身边,往放在地上的麻袋片子上一躺,听母亲与邻居家大妈们有一句没一句的拉着家常,不一会儿,就着漫天星光进入了梦乡,待邻居们离开后,母亲也困了,她一面打着盹儿,一面手摇着蒲扇,为我扇风驱蚊;当我生病了,她更是坐立不安,日夜操劳,百般呵护,精心照料;寒冷的冬天,母亲总是寝不安枕,多少次,半夜里起来给我拾掖被子,怕我凉着冻着。这种习惯性的起夜,直到我成家有了孩子以后,还持续着,只要我去看望她并夜宿在那里,她都要像我儿时那样去做。要知道,这时的母亲,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而我也是过了而立之年的“大孩子”了。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映射精神。如今,这一个个润物细无声的细节仍时萦我心,倍增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我读初中时,学校离家比较远,没有自行车,我一天要徒步往返50多华里。母亲怕耽误我上学,又怕影响我休息,每天早晨三点来钟,就从炕上爬起来。在她身上像是天生有个小闹钟似的,从我第一天上学开始,一直就是准点运行。她起来后蹑手蹑脚地到厨房做饭,轻轻地拉着风匣。有时,我在梦中,听到那轻音乐般悦耳动听的风匣声,嗅到那丝丝缕缕飘进睡屋的饭香,翻个身子又入睡了。
母亲把饭做好后,为了我再多睡一会儿,就把热腾腾的苞米粥提前盛了几碗,每碗粥的表面上都凝结了一层金灿灿的米油。待我醒后用餐时,正好不凉不热,端起一碗就呼隆呼隆喝下去,香溢满肚。
趁我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我午间用餐的饭盒装好,放到书包里,系上书包带,还用手试试,看看能不能掉出来,一切安排妥当了,她才放心。母亲含情无语,她以这种方式,道出了再穷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读书的决心。饭后,我背起书包,沿着乡间小路向学校奔去,一路上,想起一大早母亲撒播的爱,摸摸书包里还热乎乎的饭盒,一种无形的动力在胸中涌动……
我知道,在这偏远的山村里,一个贫穷家的孩子走出山沟只有靠读书一条路。每次,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落寞的感觉不时侵袭身心,一种加紧赶路的潜意识,支持着我走过童年、少年,走出山沟,走出乡间……
我从读小学到初中,九年里的每顿午饭都是从自家带的。主食基本上都是苞米饼子,副食绝大多数是萝卜瓜子咸菜。偶尔一次拿点多天不见的炒鸡蛋、小虾皮或小咸鱼,那绝对是美味佳肴了。那时的家境,很大程度上靠“母鸡银行”。一个鸡蛋大约可以换取5小盒火柴。母鸡下的蛋通常都是积攒到一定数量,然后再拿到集市上去卖掉,赚点儿零花钱,供我们买书、买本、交学费或用来买点油盐酱醋等日用品。应该说,生活过得并不轻松,但母亲内心很坦荡,很阳光。酸甜苦辣都是岁月,苦难也是财富。这段学生生活对我来说,虽是艰苦,但带着父母的殷切期望,背着饱含母亲体温的书包,温馨了我的求学之路,温暖了我的一生,铺垫和引导了我追逐诗与远方……
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这个时期,脸上溢着满满当当笑容的,是接过我从学校拿回来的“三好学生”奖状,和被上级学校录取的通知书。多年后,我们凭着读书,安排了工作,母亲的高兴劲儿,更是溢于言表。
母亲有个始终让我感动不已,永远扎根在脑中的举动。那就是:不论是我外出读书,还是后来外出工作,凡是离开家门,她总是坚持送我到村头,总要嘱咐我几句话。我一步一步地离开了她,回头看看,她还是站在那里,朝着我远去的方向使劲儿望着,直到我的身影消失,她才肯转身回家,我知道,她多么希望在接下来的路上,我慢些走,让她的目光能追上我的背影。想想看,世上的人们,谁会在你转身离去后,久久不愿离开?谁会在你身后悄悄跟随?谁又会如此珍惜视野中那个渐行渐远的身影?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世间最爱你的人——母亲!世上的人,大多都是只会注意着一个人的正面,却极少有人熟悉一个人的背影,只有自己的母亲例外。
母亲生活的年代,会不会过日子,看看一家老幼身上的针线活就有谱了。母亲勤俭持家,会过日子,在我家乡的左邻右舍中是有名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是我们全家人衣着的写照。生活中,母亲细密针脚缝满情的举动,一直让我享受着母爱的温度。我是先看到母亲亲手为我们一针一线地缝补衣服,再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诗的。那时,我们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她亲手裁的,亲手做的;穿破了的衣服和袜子,都是她亲手补的。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天,她安顿了想要安顿的一切后,连大自然都已进入了梦乡,可她还在那盏古老的小煤油灯下,用她戴着那个磨得光亮的铜顶针的手,有节奏地挥动着,用她的心血一针一线编织着自己的心愿。小油灯昏暗的火苗跳跃着,她的针脚细细密密延绵不绝地走动着。记得一个寒冷冬天的夜里,家里很冷,我睡到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在油灯下缝衣服,我说:“妈,快睡吧,明天还得早起做饭啊!”她用慈祥的目光注视一下我,笑笑说:“你快睡吧,明天好上学,我不困”!母亲“不困”的谎话,听后让我心尖打颤,为儿女她可以不顾一切,将爱和温暖、坚韧和执着,密密地缝制到我们的衣衫上,缝进我们的生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打折。这些记忆的片段,让我不舍。母亲用辛勤的汗水,给我留下了永远念念不忘的回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戴的顶针,是她八九岁时坐在炕上缠足时姥姥给她的铜顶针,并叮嘱她:“要记住,戴上它,就能有衣穿有饭吃养活自己了。”母亲确实记住了妈妈的话,几十年中,勤奋耕耘,那只顶针上的一个个小凹处,几乎都磨平了。母亲的针线活儿,在同伴中屈指可数,常常受到称赞,针绽花蕊,线走春风。
我们兄弟姐妹一年到头,除了过年偶尔能穿件新衣服,其他时候都是几件旧衣服,甚至是带补丁的衣服换来换去,或是大的穿过小的再穿,但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别看衣服是旧的,但我们心里很踏实,很阳光,母亲给的爱永远是温暖的。
我从会走路到初中毕业,这十几年里,没穿过一双买的鞋。全是母亲亲手做的,或她指导我的大姐给我做的。为了这双鞋,我还做了件可笑的傻事。那是在小学三年级时,班级组织踢足球,我怕把鞋踢破了,就光脚上场,场地既没有草坪,也没有塑胶,不小心一脚下去,竟把左脚第二个趾甲踢掉了,鲜血直流,我痛得咬牙切齿。回家后,母亲心疼地埋怨了我:“你真彪,鞋坏了,我再给你做,也不能去遭这个罪啊。”至今,脚上还留着重新长出的趾甲痕迹。
岁月沧桑,随着年岁的增加,母亲做针线活已经离不开老花镜了。有时,明明是看见针孔了,线就是穿不过去。有时她重复着把线头放进嘴里滋润一下,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线捻得更细更尖些,比量着调好焦距,耐心地引着线,有时失败了,她再试,直到成功为止。
此时此刻,我突然感觉到,在这段没有声音的时间里,该有多少母爱的波流流进了她为我们做的衣服里,也流过我们做儿女的幸福和心酸交织在一起的心田啊!
母亲老了,我们常常劝她不要再为我们忙活了。可她在75岁时还执意亲自动手再给我做件小棉袄。我说什么也不同意,我告诉她:“现在商店里什么样的衣服都有,我若需要就去买一件。”我怎么劝说,她都不同意,非做不可,说她给我做的棉袄穿起来合体。于是,我只好答应。她穿针引线忙活了一段时间,一件新棉袄做成了。我永远记得,新棉袄做好后让我穿给她看的情景。那天,我穿上小棉袄站到她面前,她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专注地端详着,一会儿拽拽袖子,一会儿扯扯衣襟,左一圈看看,右一圈瞅瞅,那么仔细,那么入神。从她眼角露出的慈祥的微笑中看得出,她把自己的手艺变作了爱的暖流,传递给了我的成就感、满足感。她不停地对我说:“你照照镜子,看看,穿起来多合身!”
棉袄有价,爱无价。这件小棉袄我穿了很长时间,至今我还保存着,每当秋冬换季,我都会拿出来看一看。论价钱和质量,我现在穿的哪一件棉袄都比它贵,都比它时尚。但这件普普通通的小棉袄饱含的母爱,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我感到,看到它,就像看到母亲一样。
近年有句流行语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在我母亲身上也同样适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报上读了篇《把500元借给妈妈》的小文章。文中说:“父亲去世后,他经常出差,很少能够在家陪陪80岁的老母亲。”
有一天深夜,他从外地出差回来,发现老母亲还没有睡意。他看得出来,老母亲吞吞吐吐,似乎有事要问他。
“儿子,我想问一件事,可以吗?”老母亲很含蓄。
“妈,什么事,直接说不行吗?”
“儿子,你经常在外跑,难得回家一趟,有人说你赚了不少钱,但妈不明白,你一天究竟赚了多少钱?”
“我一天赚的真不少呢,妈,如果你真想知道,我就告诉你,我一天可以赚500元钱,”儿子自豪地说。
“那你可以借我500元吗?”老母亲说。
“不要说借,妈,就是5000元,儿子也能现在就给您。”儿子说完,立即从钱包里取出5000元放在母亲面前。
看看面前厚厚的5000元,母亲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她叹着气说:“妈妈不多借,只想借你500元。”
儿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重重地关上了门,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偌大的客厅里。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母亲从客厅回到房间的脚步声。他突然觉得,母亲要借500元,也许真的有什么事情。
于是,他走近母亲的房间,敲了敲母亲的房门,轻声问:“妈,您为什么要向我借500元呢?”
“儿子,如果你把500元借给妈,妈就可以向你买一天的时间。明天是你的生日,妈想和你一起,为你过一个生日,可以吗?”
想到这些年孤独的母亲,儿子的眼泪潸然而下……
生活中,天下的父母渴望子女陪伴的心情是一样的,不论用什么方式表现出来。
我在母亲58岁时成家,离开了她。之后,我抽空就去看望她。给她点钱花,买点她不舍得买的好吃的东西送给她,和她一起唠唠家常。有时不能回去,托人捎个口信,问候问候,或捎点东西给她。这也是一种陪伴方式,但与母亲的接触中,我发现陪伴才是给她最好的补品。母亲最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的情感。其实,母亲是最容易满足的。每当我去看望她,迎接我的总是母亲温柔的眼神、沉静的微笑和温馨的话语,以及接下来的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和扑鼻香的饭菜。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总是舍不得我走。离开时,母亲站在门口送我,微笑的眼睛里含着泪水,让我不忍直视她。前前后后的经历使我感到,一段时间没见到我的母亲是多想听听我的声音,那份渴望,那份期盼,只有我当了父亲,且儿女离家外出读书或工作才理解得了……
我原来在县里工作,后来,组织上调我到市里工作。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母亲时,她硬是愣在那里,一言不发。过了好一阵子,要求我:“你去跟他们(指组织)说说,咱不去吧。”态度是那么诚恳而坚决。接着,她对我说:“平日里,你不知道,我差不多每天都要站在窗边,望望楼下大街上,有没有你来看我,没有你,你知道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吗?这会儿,你要是走那么远,什么功夫能来望我一眼?”沉默了一会儿后,母亲无奈而亲切地说:“有空就回来望望,人老了,就这么点想法。”
那一瞬,一股幸福的痛楚涌上心头,泪水顷刻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爱就是如此,一边期待,一边等待;我一边享受,却一边离开。母亲的话虽然不多,但却像根针深深地在我心上扎了一下,有点隐隐作痛。我握着她那粗糙而温暖的手,看着她那一年比一年苍老的面容,听着她恳切的叨念,内心溢满了自责和歉疚。想想自己,往常不仅陪伴不够,就是来到母亲身边,有时对母亲的唠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对她做的饭菜不可口时也有脸阴沉的表现,对母亲的眼神也有故意避开的动作。在母亲面前,我有什么理由这样做呢?我不该抱怨她的唠叨,因为这是天使的声音,少了它,我的人生将会缺失;我不该埋怨母亲的菜肴,这是人间最可口的美食,它的配料是真情;我不该避开母亲的眼神,它饱含着这世界上最深切的爱意,不含杂质,独一无二。为她捶捶背,为她揉揉肩,和她谈谈心是多么应该做的。
抚今忆昔,历历在目,这次疫情宅在家中,粗略地算了一下,陪伴母亲,若从她58岁时算起,到她90岁病故。如果我每周能去陪伴一天,一年也就50来天,32年中也不过1600多天,也只是四年多一点。这样一算,心里很遗憾,那时如果能多抽出点时间,坐下来好好陪陪母亲,耐心地跟她唠唠嗑,说说心里话;和她一起多吃吃她做的饭菜,多陪陪她一起享受隔辈亲的天伦之乐,那该多好。可惜悔之晚矣!
父母在,是子女的幸福。父母在哪里,家的中心就在哪里。从小到大,哪一刻不是在父母的目光中成长,哪一天不是在父母的心里流浪,父母的心房就是我永远幸福的家。人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所以,趁一切还来得及时,抽空多回家看看,让父母的眼光多在自己身上停留,而不是含泪目送。时光弹指一瞬间。一辈子并不长,别让父母等得太久,世界上最值得向往的东西,永远是人间真情……
高尔基说过:“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生活中,不缺少爱和陪伴,天下的父母都是用爱和陪伴铺设孩子的成长之路。作为儿女回报爱和陪伴给父母,完全是应该的,是义不容辞的。陪伴,意味着我愿意把最好最珍贵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因为有爱,时间挤挤总会有的。而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了我的回忆。回想母亲所说,“好好念书,念书会有出息”“好好工作,活出个人样”“你对人家一分好,人家记住你三分恩”等等,这些普通人都明白的最朴素的道理保佑了我一生,让我活得如此坦荡。回想往事,禁不住更加深切地怀念母亲。时间冲淡了许多记忆,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都不会忘记母亲,永远也不会削减我对母亲那深深的爱。
穿过时空,沉淀在记忆中的,是时代积蓄的艰辛,但我只有感恩。鼠年疫情,人们的生活和家庭变得很不寻常,一切日常都不再那么“稀松平常”。这“打乱”的日子,或许才是生活本来该有的样子。过去,我们习惯了将快乐向外求,去各地玩,吃更新奇肥美的食物,买没有买过的东西,力求每一天都过得“丰富多彩”,满满当当,拒绝平平淡淡。现在才明白,其实,一家人在一起,剥掉外界的五光十色,把目光投注在彼此和生活上,踏踏实实做饭,吃饭,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才弥足珍贵。“疫路”成长,更珍惜“寻常”,更懂得要经营好“日常。”生而为人,多么宝贵。珍惜生命,珍惜人生,珍惜当下时光。于我而言,自己年老无用,但心中尚存家国一念,管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好好地活着,把幸福拉长。这不是自私,不是小我,而是对自己负责,又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生活的智慧。因为不管目标有多远,古人早就说了:第一条是“修身”。
岁月凋谢了容颜,记忆却依然葆有温度,因为这其中有亲情,有温馨,还有那绵长的记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