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我的朋友杨少波曾在《人民文学》杂志上连续发表若干篇有关电影的系列随笔,其文字简洁、朴素而优美。他以独特的视角,解析中外电影的奥秘及其美学价值和意义,令我难忘。至今,我还保存着发表这几篇随笔的五六期刊物。他认为,电影是“世界的第二次行走”,它以自己的方式给眼睛创造奇迹,“如果说世界的真实场景只行走一次,那么一去不复返的时空将在电影这门艺术中再行走第二次”。也许,这些关于电影的描述,会让我们想起艾布拉姆斯那部文艺理论著作《镜与灯》。“镜与灯”,艾布拉姆斯将两个我们常见的、相对的、用来形容人的心灵和情感聚焦的隐喻置放在一起,在这里,心灵既是外部世界的反映者,也是自带光芒的发光体。一般地讲,镜与灯也成为我们保存、重现、模仿现实场景和记忆的方式。最初,镜子的出现和使用,或许与巫术相关,法术师因为它的妙用洞悉到妖魔的真相,白雪公主的后母从它那里知道了美和魅力的存在——镜子改变了空间的存在形态,它告诉人们“深度”这个词的含义。而反射和重现,又都为记忆选择了最佳的角度和深情凝视事物的方式。
其实,如果我们从“文本”功能、价值或者阐释学视域考虑,小说叙事也是“镜与灯”的存在状态。就是说,小说写作,也是以文字和语言对“镜与灯”关系的处理和把握。杰出的作家与摄影家、导演一样,都是在探寻时间、空间、人物、心灵之间关系的玄机,他们一生都在将他所体验到的“镜与灯”“画中画”“戏中戏”,充满激情而从容地书写进文本之中。时间、生命、历史,不同的场景、情节、细部,相似或不相似的人物形象,熟悉的气息,迥异的音乐旋律,生活和现实,历史与沧桑,所有这些情景,都是心灵与世界、精神与事物的有力撞击。在小说这面镜子里,隐隐约约、若隐若现地埋藏着无数的智慧的星光。作家和小说里的人物、景物、所有的事物,究竟谁是“镜”?谁又是“灯”呢?小说这面镜子终究要照亮什么?也许,影射、隐喻、省略和象征,无处不在;结构谨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都在思想“灯”光的照耀下,获得相得益彰的阐释。
无疑,小说与电影一样,都是“世界的第二次行走”,它以自己的方式在给我们眼睛、给阅读、给思考、给想象力创造奇迹。我们在电影和小说里,都体验着“镜与灯”的映照——场景和故事,都是现实人心的抽象和写照。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曾说:“电影比生活来得和谐,在电影里个人不再重要,电影超越了一切;电影,列车一般向前驶去,它像是一班夜行列车。”相对于我们对电影画面苛刻的期待,我们似乎对书面文字有着极大的宽容和喜爱。一本小说,可能存在很多的瑕疵,但只要它抒写心灵深处的美好,直面历史或现实的真实状态,文字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有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一个鲜活的生活片段,还是一部沉淀已久的“史诗”;无论它神秘还是羞涩,仿佛老者的哲思,或是追风少年;无论是单纯、忧郁、缠绵还是激情四射,它都有存在的理由。叙述,是为了反抗遗忘,保持记忆。而如果没有记忆,就没有延续的概念,也就没有生命。小说,通过自身的“镜与灯”让我们复得了失去的时光,创造了新的生命。因为回忆过去,无异于我们重新生活一次。
苏童是当代一位杰出的小说家。苏童数十年“沉湎”甚至“沉溺”于中国“南方”,在对于“南方”生活世界的描述中,他不断地引申出历史或当代生活剧烈颤动的形态,发掘人性、灵魂精微的变异。在“南方”生活的表象背后,苏童并不是仅仅叙述某种“地方志”般的生活样态、负载或格局,而是以文学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彰显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历史记忆。这种记忆,传达着精神、想象、虚构及其共同“发酵”的力量,在“写实”的基础上,让虚构制造出最接近生活、现实的可能性。对此,我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苏童小说的“题材”,或者说,他所表现的生活,都“发生”在江南,不论是沉重的命题,或者有关日常生活的“没说什么却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作品”,或者是关涉到人性的窘迫与困境,其叙事的激情,缘何几十年来在对“南方”的写作中源源不断、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来,成为我们时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构成?其叙事的动力何在?显然,苏童所叙述的南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仅属于苏童这位作家,它已然属于当代,属于纯粹中国化的“南方”,它是一个迥异于西方文学世界里那个“南方”的所在。也就是说,“南方”是如何成为苏童书写“中国影像”的出发地和回返地的?“中国经验”是在怎样的“镜与灯”的照耀下,成为一种踏实的存在?我们在苏童的叙述里,感受到了一位作家的真诚和才华。
苏童小说的叙述,在一条描摹“俗世”生活的道路上,自由自在地张扬着灵动的意绪和存在的哲理,这显然是苏童不经意间种下的果实。他小说的构思、沉郁的文字、制造的幻觉和空灵氛围,虽然在结构的精致和叙事策略下使故事的本意变得更加含蓄、隐晦,但依稀迷离的意境曲径通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更加接近唯美的、略带“镜”的魔幻成分的叙述风貌。当然,“镜与灯”般的迷宫魅力,并非生产于智商的考验里,而应该将它归之于游戏感、浪漫神秘和好奇心的诱惑,它潜伏着巨大的艺术创造的冲动。苏童不擅长也不屑在叙事中阐释人物的思想和观点,他所着迷的是将所发生的事和人物存在的价值都藏在字里行间。应该说,真正杰出的写作,根本无法一言以蔽之。就仿佛苏童自己坦陈的那样,小说就是一座巨大的迷宫,作家所有的努力,似乎就是在黑暗中寻找一根灯绳,企望有灿烂的光明在刹那间照亮小说以及整个生命。所以,从另一角度说,苏童的小说文本,就像一盏灯,始终有一根灯绳期待每一个读者用心去拉伸它。
在这里,苏童与这本《苏童影像》构成一个有趣的“互文”。那个写作了几十年的苏童,那个制造了无数文学镜像的作家苏童,始终隐身在他的文字背后缄默不语。但这一次,他不得不与自己的文字镜像一起出场,与我们一道站在文学平易的场景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