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云是大自然天使、神奇魔术师,展示时空、审美形态和色泽,既有黑白、浓淡、动静、远近、虚实,更显格调、层次、意蕴和胸怀。舒卷有致、收放自如,恰如人生境界;自由飞翔,千姿百态,呈现奥秘与神奇。
脚踏大地瞧云
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主要基于云气聚散所反映的日月星辰的意象变化。每天,我们都会看到天,望见云。云朵有高有低,云层有稠有稀,云影有疏有密,看云不单纯是举目望天,更透露心态,表达一种意境与渴望。太低太浓的云是乌云。乌云压顶,让人沉重压抑。秋高气爽,在视野开阔的田野,放眼蓝天,看云卷云舒,那是一份静、淡、雅的享受,是一种淡泊明志的开阔与高远。
湛蓝的天空飘挂雪白的云朵,那恰似一幅大写意的水彩画。那纯洁的蓝与白,让人目瞪口呆。云朵在天空中飘动,悠闲自在,东逛西望,南瞅北顾,怪不得崔颢登上《黄鹤楼》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也许,天边那片白云,正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所描写的那一朵呢。这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披着白云和清风,回到了自己的“世外桃源”。“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受神仙般的闲情逸致。苏东坡“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放下烦心事,走向室外无限的空间,淡忘了被贬远的遭遇,坦露生命白云般的本真。
高处和望远,是看云的最佳位置。真正做到放眼高空,并不是人人能及,它需要大气度、宽胸怀。小肚鸡肠的人,品不出个中滋味。真正的赏云,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身与心的愉悦和欢欣,还有神与魂的澄明和透彻。欲要“放眼高空看过云”,先得“此心平静如止水”。风起云飘的时候,留下绵绵的思念,淡淡的心动,甜甜的回忆……
晴朗的日子里,浮云多是洁白的,有时聚成团状,有时如丝如缕,有时扯一片薄纱。团状的白色浮云,往往只出现在雨后初晴的日子,那是地面的雨水经阳光照射蒸腾到空中形成的。这种团状浮云往往很干净、很纯洁,叠衬在蔚蓝的天幕之上,随风变化。朵状时很快被风吹散,一缕一缕的,如同丝质的轻纱,薄而透明,又似轻雾,飘渺而朦胧。蓝天上呈现一片片的瓦片云,那肯定是繁忙的秋收季节啦。
这些年,雾霾这个恶魔悄悄溜进我们的天空和生活,时常挡住我们的视线。黑灰色的云雾厚重,难看又难闻,焦辣味让人心焦郁闷。蓝天白云已成为老百姓生活、生命的必需品,最公正、最普惠的民生大事。
2014年中秋节,我们兄妹几家约好同时赶回故乡沂蒙山区东部那个小山村,与父母团圆过节。因中秋节那天要上班,我家提前过的团圆夜。年迈的父母忙活数日,为我们准备了丰盛、地道的乡土味晚餐。那天太阳落山时,余晖给大地上的一切抹上金光。不一会儿,天阴了,山脊梁上的几缕晚霞被涌起的乌云遮住,大朵乌云变换着模样在涌动,忽然云端中幻化出一位头发蓬乱的妇女在往火红灶膛里添柴火,那火苗瞬间又变作一只浴火腾飞的凤凰。一阵劲风吹过,天慢慢拉开了蔚蓝色的大幕……
洪应明《菜根谭》诗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揣摩良久,这云卷云舒的内心世界和高雅情趣,何等令人崇尚和尊重。
风起云涌,云随风飘,风随云动。云无风不动,风轻云淡。云,没有故乡,风吹它到哪,哪里便是故乡。这就是白云的人生。
脚踏大地,凝望云彩那耀眼的华裳,心生定力,感悟和钦羡苍天的博大胸怀,缅怀和追逐青春梦想。
人是飘在天空的风筝,那根线牢牢拴系在深厚的大地上!
西藏觐云
2006年8月底,我们一行怀着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肩负沉甸甸的责任,去西藏看望山东援藏干部。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成都机场飞上青藏高原。在西藏七天,让我最震撼的或者说印象最深刻的是蓝天和白云。天空,那么明澈,碧澄如洗,蓝得幽远而纯粹,仿佛大海被翻扣过来、深得望不见底;白云,真诚而神秘,纯洁得刺眼,离你很近,像在头顶飘着,有时感觉擦肩而过,仿佛伸手可采,可摘。白云在碧蓝的天穹上任意伸展,相互呼应,千姿万状,白云映照下的雪峰冰山、绿色草原,更是仪态万千,令人心生敬畏。白云如丝带般飘动,莫非是在给顶礼膜拜的太阳神,敬献着洁白的哈达?
随着太阳的移动,一簇簇白云连成片,演化成一幅幅美妙绝伦、变幻莫测的图案。有时像闪光的鱼鳞,一片连一片,一直绵延到天边;有时又如一朵朵盛开的莲花,花瓣飘着缕缕袭人的清香;有时像一团团洁白的棉花,软绵绵的,丝丝穰穰的,随风缓缓移动;有时若草原上移动的羊群,低头啃着嫩绿的青草,忽而被惊动,飘浮不定,忽散忽聚,一会儿又变成纯羊毛的地毯;有时又如奇异的巨兽,奋不顾身地赴向海水,威猛无比,掀起一阵阵、一波波巨浪。当金色夕阳折射到云层之上,恰若一群亭亭玉立的仙女披上五彩霓裳,迎风跳起舞蹈,如痴如醉。西藏的云干净,纯洁,长时间凝望,会灼伤眼睛。假若没戴遮阳镜,必须闭眼休息一会儿,才能再次目睹云的芳容。
在青藏高原看云,真是云卷云舒的海阔天空,那姿容也许是对人生苦难的深谙和禅悟。既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还有“天凉好个秋”的明朗和恍觉,更有人生从容洒脱的成熟和对幸福生活的平和悦望。
西藏的云,心无杂念的纯粹,唱不够喊不完的“呀拉索”!藏民对神灵的敬畏,当然包括对云朵、对自然、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只有在西藏这片土地上长大生活的人,才更珍惜和坚守大自然和天地间神圣不可侵犯、透明无杂质的奥秘。
人的一生很短,相对于大自然而言微弱且渺小。世界屋脊西藏用宽广的心胸,滋养着人类一团海拔最高高贵纯洁的云。西藏频频献给客人的那洁白的哈达,不正是握在手掌心的一朵漫游飘飞的云嘛!接过哈达,那是白云圣洁的虔诚,那是神的力量!
空中瞰云
无论春夏秋冬,站在田野、花丛、溪边、草坪,看云彩悠悠而来,悠悠而去,鲜活自由,洒脱自在,顿时心旷神怡,好生羡慕。在大地上赏云如此富有情趣,那么高空中俯视云朵更会有一番别样的景象吧!我憧憬着雄鹰一样,在万里晴空伴随白云一起飞翔!我记得那次从西藏乘飞机返回济南,正巧是凌晨。飞机很快穿过云层!更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飞机愈往上飞,天色愈明亮!天穹淡蓝,而机身下面再也看不到浓重的夜色了,呈现在眼中的是一片波澜壮阔的云海,可谓一望无际,平静如镜!
突然,天穹裂开一道缝,云海把天宇分隔成上下两层世界!恰如清代袁枚描述的:“更喜自身立云上,任他白衣苍狗来纷纷。为我一谢云中君,高歌此曲闻不闻?”只见天边闪动一条条、一束束金黄色的云絮,有的还镶着金边儿,飞机就像仙女一样在云海上遨游,洒脱、坦荡的浩然之气溢满心胸。侧身透过舷窗细看,云海中的云朵如冰雕玉琢般洁净高雅,高高低低、明明暗暗、层层叠叠、错错落落,有的如高高矗立的一道城墙,有的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有的如被狂风掀起的雪浪,有的如千军万马在茫茫雪原奔腾咆哮……难道这是神话天国?此时此刻,我仿佛也腾云驾雾,甚至也想“把酒问青天”,哼起歌曲《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真正领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精神境界。
当飞机爬到10800米的高空,再次透过舷窗远望,刚才那片云海早已难觅踪影!一望无垠的天幕,清澈、空灵,淡淡的,柔柔的。在天之尽头,竟然还飘逸着一缕粉色流脂般的云霞,如一条细腻的锦带临空而舞,旖旎而又妩媚,又仿佛在天宇间铺展着的一条长长的红地毯,等待采摘蟠桃的仙女们飘然而归。云彩坦荡,如人坦露肝胆。即使进入黢黑如墨的云层,也坦白端正,喜形于色又怒形于色,怒就雷霆万钧,喜就大雨滂沱,于自在真实之中显示着大境界。
2016年9月11日,我们一行参加完吉林会议,乘川航的航班从吉林长春龙嘉机场返回济南。因天气原因飞机晚点,当客机起飞时,天已拉下了帷幕!夜色浓重,已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只有跑道上一盏盏色彩缤纷的地灯星星般眨着俏皮的眼睛!随着飞机渐渐爬上高空,天色却依旧亮堂着。俯望机身下面如深渊一样黑,而透过舷窗平视,天竟然是淡蓝淡蓝的一片,空中还飘浮着错落有致的云朵。放眼远望,好像一望无垠的海面上停泊着一艘艘帆船,安闲自若。这儿没有鸟鸣、风声,没有绿草、红花和树木,只有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云朵!
在天上看云和在地上看云,景象和感受确实大相径庭。在飞机上临窗而坐,极目远望,蓝天透明,一碧如洗。脚下云海千姿百态,奇形怪状,像大地、大海里和城市、乡村里的各种景观,真是不胜枚举。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的襟怀气象,就该如此吧!
“富贵名利皆为浮云”。人到人生高处,往往浮云遮望眼。在高空才能见到云的绝美,看到过眼烟云。高空的云彩,宁静、纯洁、平淡且飘逸,去留无声无痕,那是风雨之后淡定的生命状态!
泰山顶上观云
“天下第一山”泰山为“五岳之尊”。“泰山安,四海皆安”,泰安在古时被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登玉皇顶,进岱庙祭祀,这是历朝历代皇帝的“必修功课”。孔子赞叹“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吟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美景自然不胜枚举。泰山顶上看云更是别有情致,令人难以忘怀。泰山的云彩、云雾,缠绵且轻柔,每天都重新酝酿、推送新版面。那波光粼粼的黄金云带,金光闪烁的夕阳晚照,动人心弦的泰山日出……因为云的装扮泰山更加多娇和神秘,春天如泛着光嫩亮色的水粉画,夏天像色彩丰富凝重的油画,秋天若爽朗明丽的工笔画,冬天似简洁豪放的写意画。即使是赤日炎炎,只要有一缕云彩飘过,泰山这里就能洒落清凉的甘露;即使是大雨磅礴、云遮雾障,也会拉开雾幕,展现翠色含烟的景观。于是,泰山的云奇妙生动、变幻莫测,既可使你感受气势磅礴的雄浑,也能让你领悟扑朔迷离的神奇。只要你凝神屏气的观赏,那云彩就会把你的疲惫的心灵清涤得无纤毫尘。
1984年深秋,我陪未婚妻第一次爬泰山。当年泰山刚启用索道,记得单程票价2元钱,真贵呀!我们只乘了从南天门到玉皇顶一段,其他都是用脚丈量的。那时没有照相机,也没有手机,全靠眼睛看,虽然累,但景点看得、记得清楚。沿曲折蜿蜓的山路爬泰山,路经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望人松、对松山、梦仙龛、升仙坊,过了艰难的十八盘就是南天门、月观峰、天街、白云洞、孔子庙、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顶、探海石、日观峰、瞻鲁台等。一步一景,亦真亦幻。或淡或浓的云雾在你脚下铺洒、漂浮,仿佛伸手就能抓一把。越登越高,渐入仙境,那如烟如绸的云雾抚摸着头颅和周身。一阵清凉的山风吹来,如同抛出一条条轻飘的纱巾,云雾丝丝缕缕环绕山腰间,宛如少女披挂薄纱缓行……
泰山云的仪态万千,黄昏时刻更是景象变幻、造化无穷。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云海之中,更增神秘的美感。当登上山顶,只见刚才还被云雾遮掩、高昂挺拔的山峰伏在脚下如刚刚破土的笋芽一般。站在泰山之巅,心旷神怡,吟咏起“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襟与抱负。西边的是金色的云海,让人惊叹。只见云雾伴随潮湿清爽的山风,从山顶奔泻而下,分明能听到水流声、浪涛声,感觉飘飘欲仙。
当太阳渐渐西沉,满天云彩带上兴奋的红晕,犹如妻子回眸的嫣然。云团先是渐渐地变幻成粉红,接着翻滚升腾,慢慢地铺展五彩的缤纷。有几片稍低的云在山峰腰间飘动,不一会儿飘逸成一缕如流脂般粉黛的云霞。这云霞宛如一条滑润细腻的锦带临空而舞,旖旎而又妩媚。
云雾挤过门窗拥进屋里,房间到处湿漉漉的,被褥也都黏糊糊的,感觉山顶不只是凉,而是冷。我们每人花三元钱租了一件沉甸甸的棉大衣,立即感觉暖和了许多。柳宗元“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晚饭后再来到玉皇顶,白天的云彩已经变了浓雾罩住山顶,犹如步入仙境,顿增几丝神秘,巨石的皱折处盛长一簇低矮茂密的灌木。自然的恬美与人生渴望的交融体验,滋生内心无与伦比的纯粹和清爽。乘着光阴的翅膀眺望,那景物深深烙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挥之不去。
泰山上看日出,是最经典的项目。清晨,山顶早已人山人海,我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终于找到合适的位置,亲眼目睹了太阳诞生时那极其壮美、异彩纷呈、令人眩目的景观。只见藏在雾气中的山峦轮廓,随天边白光渐渐清晰,月亮和晨曦的微光交相辉映,变幻万千的光感与色彩在融合。东方的天际线由黛色慢慢伸展扩大,太阳刚露头时外层橘红色,中间绯红,渐渐能看到日心又红又亮的,云彩逐渐演变成粉红,玫瑰红,橘红,突然在红色天际线下方闪出一道金色,划破天穹,红日终于喷薄而出了,霞光瞬即照彻整个宇宙,山峦、树木和游人都沐浴在金色光辉里。面对这激动人心的场景,“太阳出来了!”游客们兴奋地大声喊叫起来,笑得合不拢嘴……
难怪张养浩诗云:“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登高望远,顿增固若泰山的定力、耐力和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骨气、豪气。人生是一场奇妙旅途,最高境界就是穿云透雾时的那份执着与坚守。
绚丽的彩虹,漂亮却会消散;秋水长天,平常却久远。
海边赏云
虽是傍晚,我们一行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奇和兴奋,迫不及待地来到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这是一次美丽的邂逅,也是我第一次踏上异国他乡的海岸。沙滩向远处绵延伸展,仿佛给大海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我们干脆把皮鞋脱掉,赤脚走在沙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挠着我的脚板。岸边,一棵棵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巨掌。金发的姑娘和孩童坐在椰树间的秋千上悠闲地荡着,观赏海的旖旎与壮观,好不悠哉。沙滩上,游人有的开始返程,还有许多恋恋不舍,有的干脆把身子埋进细腻绵软的沙堆里,遥躺在篷伞下闭目养神,有的奔跑在沙滩上捡拾贝壳和珊瑚……好一个热闹且休闲的金海湾!
放眼望去,天空高远而澄澈,白云闲适飘逸,或浓或淡、忽高忽低,只见黛绿色的群山郁郁葱葱,山虽不高但却连绵起伏,给这海天一色的工笔画添上了舒缓而又流畅的线条,柔和又清晰!大海波光粼粼,那么辽阔,那么壮观!白鸥掠过海面,远处帆影点点,蓝得深邃,白得耀眼。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海风、椰林、白鸥、游人……自然的造化使它们融为一体,巨幅海湾风情画铺展在天地之间!
我静静地沉醉于夜色中,享受着季节变幻无常的新奇,浮想联翩——全球最美丽的海滩应数赛舌尔、马尔代夫、夏威夷,还是国内的北戴河、亚龙湾、鼓浪屿。
第二天清晨来到海边,感觉淡淡的夜色还没褪去,星星们还在天空中眨着眼、对着话。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洁白的云朵飘浮在海天之间。云渐渐变成彩云,云朵边上的红色在渐渐变深,露出少女般的羞涩。最后云彩完全变成红色,感觉像烈火、像血液一般。身处其境,直接感受她的灵动变化和多姿多彩。我忍不住弯身捡起一枚斑斓的贝壳,分明能感受到大海的胸怀、豪情和声音,以及气象万千的自由和波澜壮阔的雄浑……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心灵自在飞翔的渴望。泰戈尔因双脚和大地联在一起,才渴望和云彩依偎。此诗句没有华丽的语言和生死相伴的承诺,只有淡淡的牵挂拴系着一份淳朴而深沉的情缘。而我们中国的徐志摩则说:“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天高,风轻,云淡。在朋友生命的天空里,飘荡着靠近的白云;在我生命的天空里,也飘飞滋养生命的白云。
白云能幻化出奇迹,可变彩霞,可化细雨,也可遮天蔽日,即使隔海跨洋依然纯洁透明。
自由是云之灵魂。人生向往的思想境界,不正是白云穿越界线的自由与洒脱嘛!
故乡的云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费翔以第一位回到祖国大陆台湾歌手的身份,高唱了一曲《故乡的云》。此歌戳痛海峡两岸长期隔海相望的痛点、泪点,多少游子期盼“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故乡的云,常使我魂牵梦萦。故乡的云自然变化,何时成物不得而知,幻化万物道顺乎天然。唐代诗人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李白妇孺皆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都是对故乡恋愁的一种寄托性描写。当下的乡愁比不得唐宋古人的乡愁,不像古时候社会节奏比较缓慢,可慢慢品味和咀嚼乡情和乡愁。现代化的进程实在太快,社会转型让人目不暇接,生活太匆忙、太繁琐、太沉重,精神太疲惫、太紧张,太压抑,顾不得慢下来等等灵魂,静心看看故乡的云也没时间。或高雅悠闲,或遇挫心冷,或怀才不遇,仰视苍穹,难与云朵倾诉衷情。或浅饮低唱,或抒发胸臆,或喟然涕泣,或相对竟无语凝咽,心扉关闭,难遇知己。
记得那年麦收季节,我在故乡沂蒙山区的那个小山村帮父母收割小麦。上午天空瓦蓝瓦蓝的,阳光明媚灿烂。可是坐在地头上陪爹娘吃过午饭,天空便悄然生起一朵朵云来。不一会儿,云朵愈积愈大,越来越多,而且变化万千,形态各异,像小山,似树冠,如骏马,若巨人……几乎要穷尽你的想象。那云缓缓从头顶掠过,在地上投下一片片阴影,遮住了炙烤的太阳。接着就是一场急雨,乡亲们你争我抢地保护刚收割的小麦。在乡下父老乡亲没心境欣赏云彩,有时欣赏云彩会耽搁劳作和收获。
民谚云:“天上瓦片云,地上热死人”,“天上鱼鳞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如果清晨出现“火烧云”,定是大热天,说不准还有雷雨。云彩瞬息万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乌云滚滚,“咔嚓”一声响雷,不一会儿便是倾盆大雨,乡间和庄稼人那种艰辛苦涩,刻骨铭心……
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少年时代,羡慕白云走南闯北,真想拿剪刀剪下一块送给日夜操劳的娘,给我和家人做件新衣裳。看到庄稼旱得蔫头耷耳时,就盼天上的云能带来一场喜雨。暖洋洋的春天,我曾恣意地在山地里坐着或躺着,望天上悠悠的白云,飞翔青涩的梦想;劳累和烦恼的时候,躺在山坡上仰望云朵,希望自己化作一缕云,自由飞翔。进城工作后少见到故乡那种蓝天和白云。故乡就像一根风筝线,无论我走多远,他始终牵系我的心;故乡是每个人的根,无论在外面有什么成就,都会铭记养育之恩。每当被雾霾逼得不敢出门,更是向往和怀念故乡当年的云。云播下人生的万千气象,向往未来的种子浸润在灵魂深处,春暖花开时萌芽破土……
脚踏故乡的土地,望着故乡的云,我深思良久,感动、感激、感恩起人生的三位母亲。生身母亲给予我们生命,养育之恩必须真心孝顺报答;宽厚的大地是养身母亲,必须精心保护、刻不容缓;伟大的祖国是立身母亲,必须暖在心窝、终生报效。这样,我们就会感恩戴德、每时每刻都过“感恩节”,这也是每位公民的道德良心与责任担当。呵护着一颗纯净的心,掐灭黑暗,扬撒光明。
2018年清明节,我回故乡沂蒙山区那个小山村,为父母上三年祭日坟,含泪双膝跪在父母坟前,回想起岁月的云烟,亲人的生命已化作了尘土,滋养着一腔思念,泪眼凄凄。可叹人生苦短,庆幸自己珍惜和享受了父母的真爱,我也倾尽了儿子的责任。再次脚踏故乡大地,那歌词又飘响耳畔:“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守候宁静和恬淡的心灵,营造属于自己的那片澄净浩远的天。
故乡的云,飘呀飘,让我异乡不扎根。故乡就住在心窝,心蓝天般透彻、云朵般纯洁!
秋天的云
秋天的云,千姿百态,异常绚丽。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无不为之动容和赞叹。心境不同,秋的韵味和意境亦不同。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真切而生动地表达了纯洁而赤诚的友谊。杜甫“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感慨凄婉,洋溢悲秋的感伤。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抒发低回宛转的别乡愁绪。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因思念而登高望远。一代伟人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展示出气势磅礴、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
蓝天很高远,像深邃蔚蓝的大海,浩渺空旷;云朵很低,离现实很近,仿佛随意都能采摘到一片插进花提篮。
2017年8月23日,处暑节气,我因公去广东,正巧这天“天鸽”台风登陆广东,上午就接通知,山东飞广东的航班取消,只好改乘东方航空MU5259,晚上才降落广州白云机场。初秋的广州和深圳,虽是阴天,但景色如诗如画,更有弥漫着桂花香味和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令人神清气爽,尽享南方城市的魅力。我从秋云的变幻中读懂了秋云的心思。这是一份何等潇洒的心怀,何其博大的心胸,坦坦荡荡,与世无争,无藏无掖,不急不躁,人们多用“闲云野鹤”描述悠闲的心理和田园生活,但从秋天的云图中看其踪迹:志在蓝天,从容不迫,无论处境如何,总能深沉淡定。坦荡的气质,洒脱的举止,醉人的风景,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其深邃的智慧!
《诗经·郑风》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秋天是赏云的季节,天高云淡,风景如画,总能带给你或多或少的惊喜。细心的人一定会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从而学会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天空再高、再蓝,没有云彩,也显得空茫单调。有了云,天空就有了生机,有了灵性,尤其是秋日里晴空中的浮云,如同万绿丛中绽放的红蕾,浩瀚大海中扬起的白帆,平凡生活中激出的波澜。秋云穿着彩裙翩翩起舞,风缓缓吹过,她的衣裙轻轻摆动,美极了。凝望头顶的那片云彩,一片片纯善,若中华道德人格的化身。细心观察变化和走向,用变化、发展的目光看人看事,既是温馨的记忆,更是飞逝的情愫。
秋天,天高气爽,湛蓝的天空和五色的庄稼、秋染的彩叶,构成绚丽夺目的田园版画。我结婚三十多年,我和妻子每年秋天都千方百计回一趟牵肠挂肚的故乡,一开始是看望胡须花白的爷爷,后来看望日益苍老的爹娘,今后看望故土乡邻、寒舍老宅的模样。无论寒冬酷暑,还是琐事烦心,妻子总是陪我回那个不在经传的小山庄,我们是真情执着的,又是幸运满足的。生命短暂和无常,我清晰地记着每当秋风凉了,娘总会嘱咐我“天冷别忘加衣裳”。望望可以在空中自在行走、恣意舒展纯洁轻盈神态的秋云,心底安稳,顿增成熟的冷静与担当!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人生是过眼烟云,平凡也好,精彩也罢,都是天地匆匆的过客,遇上哪片云确实是运气。喜欢秋季蓝天白云的人,即使仰望一碧如洗的夜空,也一定会珍惜时光的脚步,向往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未来。抬头盯看天空中的云彩,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日出日落,云卷云舒,释放自己的千种姿态,心头涌动无限遐想与精彩,没有任何缺失和遗憾。内心有了诗意,生活也会诗意盎然。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鸟儿飞翔在蓝天,云彩飘舞苍穹间,白云与蓝天始终朝夕相伴。我庆幸,我们生长在这片温情而丰厚的热土之上。站成一棵树吧,等待秋天的一朵云,与秋光、春色融为一体,与广袤的蓝天相依为命,何其美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