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山记
□马力
石宝山中多摩崖,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诸岩窟中,各有分踞。一雕一凿,费时逾三百年,方才形神皆出,坚牢得倒不下身。依附太阳的金光,穿过飞翘的廊檐,安静地贴紧古旧的刻像,一束束透亮的光线给苍老的面庞敷釉似的添加了莹润的色泽,细密的斑纹泛出白瓷的高贵质感,依稀透露出灵魂的底蕴。这些唐宋年间的造像,理应配饰“山中之宝”的光环。
平常我们多识唐宋之名,少闻南诏大理史实。若讲起石宝山摩崖,起于南诏国,止于大理国,是它漫长的工期。抱定献祭热忱的无名工匠,用粗大的手掌,赋予崖石一定的意义,立誓要把整座山雕制成一件纪念性建筑;而苍莽的奇峰,又多么适合雕刻家展开宏大的艺术构思。我想起罗曼·罗兰评赞米开朗基罗的话:“这位伟大的美妙形体的创造者,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信徒,对他而言,美的躯体是神圣的,一个美丽的躯体,是神灵在肉身覆盖下的显现。如同摩西面对火棘树丛,只能颤抖着走近它。”锤錾迸击,在幽谷间回荡起第一声脆响,意味着工匠们开始了与神同行的过程。横列的窟龛里,无论是佛,还是王,都带着高原古国的遥远痕迹。流连其前,谁也无法忽略它的史诗气质。
徐霞客游滇,是到过这个地方的,以“高穹独耸”四字,摹其危峻之状。尝曰:“一里余而入石宝寺山门。门殿三四层,俱东向,荒落不整,僧道亦寂寥;然石阶殿址,固自雄也。”那番光景,叫人伤怀,而石色殷红,如烙霞痕,不逊春日烂漫的绯桃,遂在寡欢的心上添了欣悦。山中的石钟寺,颓圮不蔽风雨,崇攀仰陟的他,哪里晓得“崖石嵌磊,巨木盘纠”之处,不光有石花涌动,礼佛的古寺仍如旧皮囊似的,尚存一丝气息。“穿门蹈瓣,觉其有异,而不知其即钟山也。”离开后才听说,想掉头去看,来不及了。虽则路遇石宝山主僧,“欲留余还观钟山”,亦未折返。没能看见崖上刻像,故霞客之笔未能顾到它,可算一憾。便是这样,我犹能想见马缨花的艳红光影间,他踩着莲瓣似的丹霞石穿越巉崖的情景。
彝族先民创建的南诏国,一些史书述其事较略,在我这里,像是成了记忆中偏于生疏的名词。既然多所阙闻不载,我也就少知竟至未知,所谓读史后的拾得、补遗、纠谬更是谈不到,连那南诏、大理该不该配上“藩国”这二字也要存疑。
血统的迷恋,延续着世袭制度。中原王朝的风习,在西南边地落了根。南诏始祖细奴逻在巍山亮出大蒙国旗号,他的曾孙皮逻阁建起南诏政权,十三代嗣位之王的姓氏,皆父子连名(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成了儿子的姓),谱系也就不乱。只是有的姓,《百家姓》中恐难找见。
时间永远年轻,只有江山老去。南诏政权用二百五十三年完成了自身的兴衰周期,工匠凭借崖石让这个逝去的王朝在无限循环的年月中留迹。从诞生那天起,这些石化的人物,远离政治和军事的争锋,享受着恒久的宁寂。身后,则积存着越来越多的评断。世上的声息消隐了,耽入沉静的他们,透过岁月的缝隙,以凝定的神情回应一切叩问和想象。
凝愁的维摩诘、微笑的甘露观音、跣足踏莲的地藏王,还有那华严三圣,多在他处见过。南诏第五代国王阁罗凤、第六代国王异牟寻的面目,我是在这里初识的。匠师们把他俩凿刻在石壁上,此片崖麓有了人的温度,也被赋予某种奇异的力量。他俩应该向石宝山深深致谢,在寿数已尽的绝望关头,朴古的大山接纳了他们,热情地引往超现实空间。漫长的光阴里,他俩和佛菩萨一起,在山水间度日,静听每一片树叶的轻响,每一道流泉的喧沸,每一声林鸟的鸣啭。在坚硬的山石面前,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的代价,细心端详,我发现春秋对于他俩的容颜没有多少消损。石头能够抗拒血肉之躯无法躲避的衰老,二人的眉宇,依然透露出当年的意气。我的心可说是被这二位接到此处来的。
二号石窟所刻,为阁罗凤出巡图,那场面自然是盛大的。南诏诸王的装束,以尖顶峨冠最为醒目,袍服上的襀纹,雕刻亦极细腻,莲瓣似的衬着他的从容气度。僧人、护卫、武士、侍从围在左右,花一样环簇。不肯丧失的细节,维系着场景的生动性。明暗变幻的日影从不同角度投射,犹在造像的各个侧面布设暗示和隐喻,映射出年代的折光。阁罗凤当政,南诏叛唐,北臣吐蕃,并非无端,盖因矫诈的云南太守张虔陀、褊急寡谋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待之不以礼”而生忿怨。天宝年间,洱海生战,唐军败还,留下一片尸骸,而安史之乱也跟来了。李唐江山,危矣哉。此段史实,《旧唐书》和《新唐书》均有记载。巍山县的南诏博物馆里立着一块《南诏德化碑》,乃南诏军灭唐将李宓十万之师后所勒。刻石铭功,当然是镌此碑石的考虑,却也寄着奉唐的心迹:“若唐使者至,可指碑澡祓吾罪也。”执戈交兵的态度,分明软下来了。我似能觉出阁罗凤内心的缠结。悲剧人物还有李宓,本为阁罗凤好友,奉旨出戎,一路蛮烟瘴雨,终因兵败投洱海殉节。几天前,我在双廊镇的南诏风情岛上,见过他的石像,呼为“利济将军”,本主神一般尊祀。古碑苍黑冷硬,大部刻字已叫流年抹去,我上下看几眼,认不出什么了。
一号石窟里,坐着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身姿颇为端然。其父凤伽异早逝,未及袭位,南诏第六代国王的宝冠便落到他的头上。全寺八窟,把异牟寻排在先,表明其功业的不凡。绝吐蕃,跟唐王朝重新修好,最让人记住。点苍山林麓间,尚有神祠的残址可看,唐使崔佐时和异牟寻在祠内盟誓的盛景,犹能浮想。跽受册印,稽首拜过,异牟寻拿在手里的,不再是杀伐的兵刃,而是那枚闪光的贞元册南诏金印。归顺王化的作为,赢来的不单是个人的盛名,更是西南边地的安靖。这是从血光中悟出的道理。
异牟寻刻像的左右,分坐两位清平官。清平官,是辅佐诏王的重臣,类近唐朝的宰相。裹着幞头的老者,是郑回。此公一笔好文字,南诏德化碑文,即出其手。窟中静坐的另一位,便是向南诏子弟弘扬文教的杜光庭。这个杜光庭,不是写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的那位,而是一个流寓御史。流寓御史算个什么官呢?德化碑上的三千八百字,为其所书。
两代南诏王的形神,都在议政的氛围中雕出。那时的设计师,心中充满政治化的创作意图。握书的文官,仗剑的武士,执净瓶、长扇、拂尘的侍者,从四方拥簇过来,目光的中心,是那恭奉的圣王。站在时间深处的角色们,把生动的表情交给崖壁,等待后世的目光照亮历史的瞬间。他们的肌体充盈着旺沛的生命能量,纵使年深代远,当我们抬眼和他们的视线交触时,仍可本能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和后世的目光相遇,受了感动的石像,眼角会滴下清泪吗?
寺内的八个石窟,至东南而尽,仿佛雅乐法曲,戛然休止,思绪却如余音一般袅袅远去。在工匠心里,南诏的历程已尽,钎凿一落,它那被拉长的时段便渺远得难以丈量。在石崖上存在的,是他们的精神生命。过眼造像所展示的历史长度与思想宽度,因而无从限定。
窄门外面,伸着一条通往山那边的荒径。我倚栏朝北面的狮子关凝望片时,云雾来去,那边的刻像愈觉隐约了。转向崖后,不辨方向地只管走。过了一座耸在高冈上的亭子,匾上留着三个字:玉皇阁。双层檐角翘向晴蓝的天空,几抹白云轻荡,惹得横脊上的鸱吻仰首张望,像要飞身追去。那一刻,我很觉出中国古建筑在造型上的灵妙。檐翼下的风铎悠悠地响着,那是南诏的苍老声音。从这里折向草树丛杂处,似非人迹所到也,光景的清与幽,恰宜养出散淡的心境。在一个地方,芜草掩着路旁一座四柱石坊,坊额题着字:南天福地。昔年的马帮,是从坊下走过的。沉重的蹄音,把深山衬得越发寂寥,也就殆近禅意。
实习编辑 王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