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点燃心灵的篝火

时间:2023/11/9 作者: 海燕 热度: 10634
李秀文

  《凌河的午后》是一部最近由沈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集,作者王文军是活跃在辽宁诗歌界的实力诗人之一。他为人谦和,办事干净利落,雷厉风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诗歌界的认同。《凌河的午后》是诗人多年创作的积累,也是他多年在诗歌创作上成就的体现。

  《凌河的午后》是一部特色鲜明,质量很高的诗集。这些诗与作者以往的诗相比较,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在书写的对象上有变化,在语言的表达上有变化,在诗的风格情调上有变化。王文军以往多数诗以写内心情感为主要对象,这部诗集则是以写历史、现实而引起的感受为主要对象。这也是作家在写自我,对自我的认识上的变化,尽管在“自我”、“他我”、“小我”、“大我”上有种种认识和讨论,但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表现方式。诗,无论从什么角度,一般来说都是在不同意义上不同程度地表现着自我。对于诗的创作,有的是以自己个人生活的内心感受为对象去表现;有的则是以对生活、现实、历史的感受为对象去表现;有的是以对大事件英雄人物的感受为对象去表现;有的是站在高处俯视世界的感受为对象去表现;有的是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世界的感受为对象去表现……诗的样式、风格是多样的,读者群体是多种的,社会上的需要也是多样的。诗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处于时代、历史时期的不同,使用的表现方式不仅不同也是多样的,这些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影响,有继承也有反叛。我认为王文军是以平常的心平视世界,以对平凡人物平常事件的感受为对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平凡中酿造出动人的诗篇。这正像他诗中写的那样:“像流水漫过年轮,穿透一圈又一圈的光阴。”

  王文军以往的诗歌以抒情为主,更多的继承了中国古典诗的传统,追求诗的意境美。他写出很多优秀的诗篇,那些诗是倾诉着他自身生活经历而生发的情感,抒发记述着他心灵深处的颤动和鸣响,是他自己的感动,也在感动他人。因为那里充满着真诚和纯真,所以我认为王文军以往的诗是好诗、优秀的诗。比如《新年之诗》、《唱歌》、《今天》、《在山顶眺望一株衰草》、《乌兰布统的一匹马》、《雨后的山林》、《米兰》等等都是用抒情的笔法写出的,唱出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感悟充满激情,有奔放之势。现在,王文军的诗歌增加了更多的叙事,借鉴了西方现代诗写法,讲究意象。可以说,他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提高,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他的诗歌创作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层面。他在《母亲的棉花》中写道:“一群跋涉的羊/歇息在村头/母亲俯下身子/和它们交谈/像一群听话的孩子/母亲像极了《圣经》里的牧羊女”,诗歌的基石是隐喻的意象系统,有西方现代诗的技巧,更有中国古典诗的传统,表达的是诗人追求母爱的精神,也是他作为一个孝子真情实感的流露。《流年》中“翻遍所有的口袋”,“我不知道自己还有些什么……流水安详,青草繁茂”,“我停下脚步失神了片刻”等等,这些客体是诗的意象,它不仅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浪,也引出读者种种思索。

  这部著作的诗歌精神,植根于他熟悉的大地,是他生存成长的地方——辽西。苏珊.桑塔格谈到布罗茨基时说,只要我们活着,我们总是在某个地方。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无理,但这正是一个诗人的真实处境。和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样,偏于一隅的辽西大地每天都生存着平常的人,发生着平常的事。但王文军从这些平常里发现了不平常,发现了诗意。他看到“每一天的早晨,都有新的爱情上演”,“鸟鸣随流水远去,早晨完整地属于/一对恋爱的蝴蝶……”在这里他面对历史,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这里的人和事,面对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表达着他的人生感悟,述说他的生命体验。可以说辽西大地给了他灵魂和思想,给了他哲学理念和理想追求,他的诗篇是充满灵性的心跳的声音,回应着大地的脉搏,触摸着大地的体温。“那个小院,静立在村子的东头/短墙竹篱,陈旧整齐/墙头的喇叭花常开常新……”(《怀念小院》)辽西山村小院,是这片大地的象征,也是这片土地的指代。这部诗集里的诗篇,主要是从这片土地上拾起的珍珠,是诗人在这里的心灵感悟。在《老家的月光》中他这样写着:“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月光/像一件皎白的衣裳/披在故乡的身上。”诗人耳闻目睹层层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读过这样的诗篇,一种地域的风情意味和深厚的历史感便会扑面而来,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王文军的诗歌大多是用轻松的笔调、叙述的方式,通过展示这片土地上的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表述着显露着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怀。对于诗怎么写,写什么,这是诗人的创作自由,是诗人选取的自主。王文军在这部诗集里努力追求写出一些平凡的感人的句子,在平凡中去努力发现诗意,写出平凡而悲伤的真理,写出自己悄无声息的、低声部的热爱。《蹬板车的人》、《卖福的人》、《看皮影的老人》、《沉默的父亲》、《风中的少年》、《去马莲沟看大舅》、《清明节前夜宿老家》、《菜园小记》,等等,都是通过平凡的事和人,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和诗人的审美取向,也是诗人在创作上的一种追求。不仅是诗的展开叙述是这样,大量诗的标题,也是用生活化、口语化的句子。比如《当我在河边散步》、《我也是一块石头》、《时间一秒一秒老去》等等,都是以生活中的话语为诗的题目,克服了现代诗的过分雕琢和修饰的弊病。在《那个和母亲一样的背影》中,他是这样叙述和描绘的:“几乎是小跑/我追/前面那个瘦弱、矮小,有些佝偻/有些缓慢的身影/快要碰到,才刹住脚。”仔细读这段白描式的语句,看到这里是实写,却蕴含着一种使你往深里去想的意愿。这里有着牵引你去往深处想的引力,这种力量是潜藏在诗中的。这也是他追求的大众诗歌文本愿望的体现。

  诗是语言艺术,语言能达到具有诗性,是诗人将诗语使用到恰到好处的表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诗的本质必须通过语言的本质去理解。”又说:“诗是对存在的第一命名,是对万物本质的第一命名。诗并不是任何一种随意的言说,而是特殊的言说。”我们知道诗是语言的结晶体,而真正的诗呈现出的是那种不可言说性,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必须沉默。”然而这种不可言说和沉默仍然是用语言构成的。在这部诗集中有好多诗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那是因为诗人在语言上下了大功夫,形象的拟人手法和移情方式,使诗句活跃起来。“这些年,我把自己/雕琢成精致的陶罐/悄悄地摆放在/经过的每一棵树下/收集各种色彩的鸟鸣/深夜,月光喂饱大地/几百种鸟叫冲出体内/弹性十足地挤在一起/我渐渐成为一片森林/如果你在明月中失眠/且想起鸟鸣/请听风吟/我有万千幸福和疼痛/给你听”(《陶罐》)“在这里,要允许山坡上飞舞的蝴蝶/和河边烂漫的野花接吻/要允许河水把大山深情拥抱/要允许我像一只游弋的白鹅/借一面流水为镜,梳理自己的羽毛∕在这里,岩石撞疼了流水的双肩/借一些温柔的力量/大凌河豪放地扭动/最后/婉约成一弯好看的月牙儿/在这里,我有足够的时空/去爱,去寂寞,甚至忧伤”(《凌河第一湾》)类似这样的诗句很多,因为他有这方面的修养和功力,使诗更为生动鲜活,给人以诗意,以美感,以思索。

  平常的语句,蕴含着不平常的诗意,这是高明之处。从平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推演出诗的高境界,更是高明之处。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