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上初中,三哥上高中。
秋季开学在即。
我和我哥每学期两人的学杂费、书本费加起来不下七八十元,那时一只鸡蛋不过一毛多钱。对我家这样一个人口多、劳力少,年底大队结算几乎倒找钱的人家来说,这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时我大哥刚结婚,家里非但没了积蓄,还欠下几百元钱。
开学的日子已到眼前。父亲接连几个晚上出去借钱,可并没借来几分。毕竟家家日子都不好过,更何况为我大哥结婚父亲把能借的早已借了个遍。
晚上,父亲蹲在门口托着烟袋锅吧嗒吃烟,眉头皱成一道能跑开拖车的山川。在锅灶上忙活的母亲没好气地说:“就知道愁!愁能当饭吃当酒喝?咱不是圈里还有头猪吗?大不了存了(那时把猪卖到食品站叫存)不就有钱了?”
父亲一听,噌地站起来,瞪着眼说:“什么?卖了?你拿什么给翠翠家送彩礼?!”
我站在门框边手指头绞着衣角不敢插话,愣愣地看着听着。心里想,要是交不上钱,这学我就不上了。
翠翠是我们邻村的。媒婆已说给我二哥,只是还没定亲,在我们这里定亲彩礼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头猪养了已两年半,不下三百斤重,又大又肥,按当时的价格,能卖五六百元,刚好够彩礼钱。
父母正在争论,猪圈里忽然传来猪的哼哼声。我想,大概是母亲的话让猪听见了。老辈人都说,大龄的猪通人性。
二哥从里间出来,说,老三老四上学要紧,大不了媳妇不说了。二哥撂下这话,一头扎进里间。我看到,二哥的眼圈红红的,像害眼一般。
父亲看看母亲,又看看我,一跺脚:“罢罢罢,豁上了!”
父亲把烟袋锅在锅台上砰砰砰磕了几下,抓起饭橱子里半瓶酒,起身出去了。
回来的时候很晚了,我趴在被窝一直没睡。我看到,父亲把一张纸条往母亲跟前一送,说,给,这是明天存猪的条子。那时我大爷管着全村的存猪任务,要存猪得先向他那里要条子,而存猪任务是有计划的,条子不是说给就给的。我大爷这人做事一向认真,不讲私情。我不知道父亲怎么说动了我大爷才会半路把条子给他。
秋老虎横行。天气十分闷热。我早早醒了,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也不敢多说话。母亲烟熏火燎地忙着熬猪食,从锅底冒出的浓烟呛得母亲直咳嗽,父亲则找出准备捆绑猪用的绳索。
猪吃饱了,肚子撑得溜圆,像吊着一口八印锅,肚皮都耷拉到地皮了。赶猪的时候那猪屁股顶着猪圈墙,高低不往外走,一直折腾到八九点。
猪太大,用架子车无法推,只好赶着猪去。食品站离村子十几里路,途中要翻过一道山岭,天火辣辣地热。猪很不配合,走走停停。父亲、大哥和我,各拿一根柳条,一边吆喝一边轻轻抽打。突然,那猪口吐白沫,唿哒唿哒地喘气。在翻过那道山岭时出事了,猪突然倒地死了。
完了,完了,热死了!我心疼万分。大哥狠狠瞪了我一眼。
父亲一腚蹲在地上,两手抓着头皮,眼睛红红的,黑红的一张脸更黑了。
要知道,不管猪是热死的,还是怎么死的,食品站是绝对不收死猪的。
母亲看着躺在院子里的猪,眼泪止不住哗哗流下来。“哪辈子作了孽,喝口水都呛着噎着。”母亲红着眼,骂着。
左邻右舍听说我家的猪热死了都来看。这个说可惜了!那个说卖不上钱了!
我大爷也来了,蹲在门口跟我父亲低声说着什么。我隐约听明白了,意思是找人捈拔了,推到镇上当死猪子肉卖了,多少还能换回些钱。
活猪成死猪,连一半的钱都卖不上,这等于眼瞅着折了半头猪。全家人一个个泪眼汪汪,可又能怎么办呢?
杀猪的八爷来了,大哥他们帮着收拾猪,二哥红着眼不肯靠前,父亲蹲在门口吧嗒吧嗒吃烟,浓重的旱烟呛得他直咳嗽。
三哥的班主任赵大力正好来家访,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茶也没喝走了。事实上,家里也没人记得给赵老师泡茶。
下午,猪刚刚收拾好,八爷准备帮着到集市卖。赵老师和另外两个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了,赵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纸条,兴奋地跟我父亲说,他跟学校的老师们一说,巧了,老师们正想到集上割肉过节,一听你们家的事,大家都说反正是热死的,又不是病死的,吃了没事。他们说了,按正常猪肉买。这是老师们每人要肉的斤数,照这个条子一份份割好,我们自己带回去。
母亲顿时喜上眉梢,一旁的邻居也都替我们高兴。父亲搓着手,一个劲儿说那怎么好那怎么好,一边说一边吩咐八爺把肉的分量称得足足的。见我站着不动,父亲呵斥说,还杵着干啥,快,烧水泡茶!
那头猪最后卖了500多元,一算账,比到食品站卖得还多。
我和三哥顺利交上学杂费。
二哥和翠翠的婚事并没有因为彩礼少了而黄了。翠翠嫂后来说,老三老四,你们哥俩欠我一头大肥猪。
三哥后来考上师范,毕业后回到镇中学,我也大学毕业在省城安了家。
二十年后,三哥高中同学聚会,很偶然地,得知了那次赵老师买肉的真相。其实那些肉带回去后并没有按照正常猪肉价格卖给老师们,而是折半给了老师,少卖的钱都是赵老师给补齐的。赵老师那时一个月工资不过几十块钱,家里老老少少六七口人,全靠赵老师一人的工资维持生计。
三哥告诉我这事的时候眼圈红红的。我也半天无语……
那时父亲已经去世。
赵老师也病故了。
我清楚地记得这事发生在1978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