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朱友山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小说月刊 热度: 8613
杨海林

  在我们瓷片族中,朱友山绝对算得上一个大家。

  朱友山玩瓷片的时候,根本没人意识到古代的碎瓷片能玩──他在市住建局上班,有一次去工地上量土方,忽然看见一个明代的土坑里挖出几块碎瓷片,拿到水下冲洗,他发现上面用青花画了一人一鹿。

  朱友山觉得好玩,把它放进提包里。

  有一次碰到个文博专家。文博专家懒懒地说了一句:“粗大明。”

  什么意思呀?

  明朝的民窑瓷器大多粗陋不堪。

  朱友山当时只觉得这个瓷片好玩,并不知道它的朝代。

  赶紧孙子一样地过去请教,人家告诉了他明朝的瓷器釉色和底足的特点。

  说到上面的青花图案,人家启发他:你看这个人戴的官帽,再看这只鹿在哪里。

  帽子很高,鹿在他的身后只露出一个头。

  对了,这叫“高官(冠)厚(后)禄(鹿)”。

  虽然粗──底足上沾满了瓷渣──可是胎薄釉厚,应该是读书人为求一个好口彩而使用的器物。

  哦?

  哦!

  过去古玩行里有一句行话:瓷有毛,不值分毫。朱友山手里的只是个碗底儿,文博专家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却也并没有觉得有多珍贵。

  但是朱友山喜欢──喜欢,就留着玩呗,他用鞋盒盛好,拿一个小本子把文博专家的话工工整整地记下来。

  再去工地量土方,烟呀酒的就免了。

  工地上的甲方会事先把挖到的碎瓷片捡起来,清洗干净──放到他的自行车上。

  等到别人意识到瓷片也算是个玩意儿的时候,朱友山已经收了十多年,他的瓷片已经有了几万片。

  等到文庙的地摊上开始有瓷片卖的时候,朱友山已经有了几十万片。

  虽然现在“瓷有毛,不值分毫”的话已经不再有人提起,但玩瓷片的人还是像写网络小说的作家一样不被重视──省古陶瓷研究会好歹同意在全省瓷片族中发展一名会员。

  朱友山成了当然的人选。

  ──古陶瓷研究会的专家那都是什么样的专家啊,人家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还多呢。

  那时候朱友山早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我们一边送他去省里面试,一边嘱咐他:“人家愿意吸收你,实在是给了咱瓷片族大面儿了──见了专家们,咱得看人家的脸色行事。”

  八十多岁的朱友山像个孩子似的一脸得意:“我懂,混社会我有一套──当年在住建局,有个领导说我不务正业,最后还不是被我摆得妥妥帖帖的?”

  古陶瓷研究会的专家倒也没有接受我们孝敬的烟呀水呀,人家随手从博古架上捧出一只碗,请朱友山断代。

  朱友山看看碗底,有刮削痕,中间有一个淡淡的凸起(行话:鸡心),笑了笑:“明朝的吧?”

  “能不能再断得具体一点──明朝什么时期的呀?”

  “明晚的──明朝的碗都有鸡心,早期的很重,到了中期,鸡心就不太强调了,这一件的鸡心已经近于无。”

  原来是这样呀。

  “孤证不证──我再来看看青花的发色。”朱友山接过碗来看膛里的图案。

  “扑哧!”他笑了起来。

  “这是明朝人的衣服被现代人穿了──在演戏呢。”

  “啊?”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一个专家的脸色变了: “这是我刚买的,虽然有些疑惑,但我没看出来是假的呀。”

  “你当然看不出来。”我们拼命地朝朱友山使眼色,可他根本不管不顾,“这个碗的胎、釉、形制得都没问题──这是明代的素碗,价格不高,但是现代的窑工们得到后,又在碗心里画了青花,入窑再一次烧制而成。”

  每个时期,烧制出的青花发色是不一样的。

  这样呀。

  我们在心里都暗暗地为片儿朱喝彩,我看到,专家们的脸上也流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看来朱友山进入省古陶瓷研究会是没问题了。

  但是谁也没料到的结果出现了:那个买碗的专家出于对正品的洁癖,把碗扔到了外面的水泥地上。

  就算是现代人在上面画了青花图案,可碗本身是明代的没错呀。

  它能流传到今天,容易吗?

  朱友山急白了脸。

  那个碗碎成了十八瓣荷花,但幸亏碗底子还是好的。

  朱友山捡起碗底,对我们说:“我不想加入这个古陶瓷研究会了,我们回去吧。”

  选自《小说月刊》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