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重拾文字(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延河(下半月) 热度: 12304
徐睿晗

  一天,茫然地站在书柜前,随手抽出几本书,书上落满尘埃。一束阳光从玻璃窗斜射进来,照在身上,裸露的肌肤一片灼热,这灼热让我的身体和大脑瞬间恍惚了一下,似乎受到了某种提醒。用手拍拍书本,灰尘在阳光里面欢快地跳跃、飞舞,忽上忽下,很长时间之后仍不落定。阳光里漂浮的灰尘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想再拍拍书本,抬手欲拍的时候,眼睛落在书的封皮上,突然想起多年前购买此书的经历,随手哗哗快速翻动书页,猛地一股失落升起,感到曾经的某种热爱早已失去——文字什么时候开始远离了我们?

  生活在这样一个熙攘纷杂的年代,一些简单、碎片化的文字和视频逐渐将我们的思考能力轻易地俘虏,我们是否有过觉察和反抗?我不得而知。但我们肯定有一部分的心甘情愿以及欢喜鼓舞——有时候裹挟在大众当中无需思考不也是一种低等的快乐吗?当然我并不否定网络带给我们的欢愉,然而这种欢愉只是暂时的,可能我在这一刻所感受到的快乐在下一刻就荡然无存。短暂的快乐带来的结果却是无尽的惆怅。曾经阅读和写作,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色彩斑斓,它让我进入了另外一个维度空间,当初饱满的灵魂如今因为对文字的抛弃而受到惩罚,我变得浅薄贫瘠而时常满足,满足之后便是茫然而无尽地失落,我甚至不再思考自己存在于世上的意义和理由,我依靠原始的快乐来让自己的生命无聊地继续。突然间,我对自己感到无比地陌生,并且对自己充满怀疑,我知道只有文字才能让我获得救赎,所以我试图重拾文字,希望通过阅读、思考与写作,找回自己。

  当我雄心勃勃再次接触文字时,才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面对这些需要我启动大脑去思考的语句,居然让我内心异常焦灼,它们竟然如此陌生和冷漠。我必须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这种痛苦,通过阅读写作这种痛苦的过程带给自己灵魂的解救,以此来解决问题。我将所有碎片化时间归结起来,花在了阅读、思考、写作之上。

  我喜欢给人精神带来宽慰的阅读,每一本书都是一段人生经验和历史过程,带给我无限遐想。可这种阅读有时候并不能直接带给你深刻的感受,文字在这一刻变得抽象和隐秘,需要我们花大量时间去探索,正是这种迷宫式的探索,赋予了文字独特的意义。这是一种自我解剖,用阅读来打破我们内心所建立的舒适区,这让人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这种感受,是低端信息所无法带来的一种精神提升。我的思绪不会再被网络短句所控制,而是将自己带入了阅读的情境当中。钱钟书、路遥、三毛,他们的文字让我心灵豁达和通透;老舍、汪曾祺让我对这个世界的美妙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瑰丽的文字更是让我迷恋和感受到文字的无尽魅力。

  记得上学的时候,最害怕遇到背诵全文这样的规定,机械式的背诵除了应付考试之外一无所用,因为没有丰富的阅历无法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营造的世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发现,以前让我憎恶的语文居然有一天竟变得如此可亲可近。犹如《死亡诗社》里对于文字的描述:“我们读诗写诗,并非因为它很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歌,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我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说通过大量读书灵魂就会得到升华。如果你将读书当做一种硬性任务,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多少本书,读完之后没有任何感受,可能只能作为异于时代的标志。就像我在初中,总喜欢读一些“青春疼痛文学”,从书里模仿一些无病呻吟的悲伤痛苦,以此证明自己的个性、证明自己的文艺形象。读书也许在实用性方面的确能带给你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但读书最重要的在于它带给你的乐趣,以及你看待这个世界和人生的方式。

  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真正的文学是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打磨,由于领悟到文字的力量,对于经典的作品,只有在内心平静的情境下才舍得拿来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与作者的对话,通过对别人的理解,来重新认识和看待这个世界。可以将优秀的作品读一百遍,有一百种不同的感想,这才是阅读带给我的意义。

  《中庸》篇中记载孔子训勉学生的一则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深刻的阅读一定会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深刻的思考之后,便想记录那一时刻的心理状态。可是对于写作,我居然产生出一种恐惧之感,很多时候坐在电脑前面,半天写不出来一个字来,我知道这是大量阅读之后文字带给我的敬畏。每读一段话、一本书,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从中领悟到一部分的道理,然后必须写出能够拿得出手的文字才算。但是,事与愿违,此时的文字变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我写不出来东西的时候就开始否定自己,幸好我并没有就此陷入困惑。

  我试着改变心态,只是将写作当做一种情感的输出,我写给自己看,有感觉的时候就多写一些,没有感觉,就记录一些琐碎。我只是想通过文字简单明了地记录我此时此刻的状态,而非将这些文字展示给别人去看,这些文字是我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渐渐地,我感觉写作对我不再是困顿,相反是一种精神支柱,并且让我真实而客观地看待自己。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作者形容写作就像一支不起眼的三棱镜,抬手一转,光芒让平淡无奇的三棱镜,折射出了斑斓的人生。

  身处一个激进而缺乏耐心的时代,重新回归文字,无异于选择了浪费时间与脑力,这是一种注定在某些方面回报率不高的投资,在前期来看这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但结果一定是快乐和令人愉悦的。

  我将文字当作修行过程中的指引,承受其中的孤独与清贫。但这并不代表我在对生命的美好进行愚蠢的抵制,相反的是从文字中寻找到了生活的本质,在我认为正确的道路上继续旅行和奔跑,沿途的风光就是文字带来的恩赐和奖赏。

  

  我希望未来的日子,无论我在哪里,做着怎样的职业,都希望文字能够与我常伴左右。因为我相信,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社会经历怎样的变迁,美好的文字始终给人最温暖的存在,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

  重拾文字,重新拾起自己!

榆钱飘香

脚踩在大地上,身体在生长,似乎只是在一瞬间,坚硬的土地突然间变得柔软起来。昨天还满目的枯黄,今天就充满了似有似无隐隐的绿。也许有风掠过,也许根本没有,但是分明能感受到有轻柔的东西抚摸着肌肤,空气淡且很香,让人心生欢喜。阳光还没有彻底绽放,那一片灿烂的金黄似乎总在你身体的前方,但触不可及,就像孩子啼哭时骤然的笑,照亮着整个世界。

  四月,一个美好的月份!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放眼望去,桃花妖妖,绿水盈盈,草长莺飞。生命开始了另一个孕育过程,到处都散发着四月独有的温柔和力量。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随着一切一起明朗了起来,多么希望能够永远停留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听到了自己的骨骼和万物生长时拔节的声响!

  走在路上,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和叫喊声让疲惫的身体轻松了许多,那漆黑晶亮的眼睛,红彤彤的脸蛋,细碎洁白的牙齿和花朵一样鲜红的嘴唇,总让人感到心底踏实,似乎所有的希望都在眼前茂密的一团一团地勃勃生长。这是一所小学,很多老人来接小朋友放学。我驻足,眼前一老一小的背影被阳光拉长、拉长,我的思绪随着这被拉长的背影回到了自己年幼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住在外婆家。外婆家在乡下,我时常感激这广阔而没有限制的世界,它充实和丰富了我的童年。去地里挖野菜、去花田间捉蝴蝶、在草丛里捉蚂蚱。玩累了,回家就往老榆树下一躺,外婆的院子里有几棵老榆树,抬眼望去,葱葱郁郁,枝杈一串串地垂下来,倒映在我的眼里,最惬意的就是这一刻了。我对榆钱树的叫法而心生疑惑,我曾经好奇地问外婆:“为什么叫它榆钱树啊?”外婆摸着我的头,笑眯眯地告诉我:“因为榆树春天新生的嫩叶形状像铜钱,所以就叫它榆钱。”

  在那个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每到春天,榆钱便成为我们这些小孩最喜欢的免费零食之一。我们会将榆树叶子捋一把在手里,然后捏成松散的一团塞进嘴巴,在牙齿的咀嚼下,汁水丰富,味道清甜的榆钱在嘴巴里面就变成了天大的幸福。我们几个孩子全都鼓着腮帮子,嚼着这大自然的赏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对方,等将嘴里的榆钱嚼碎,鼓动喉咙咽到肚子后,然后就会莫名地相视咯咯而笑。当然,肯定会有一丝绿色的汁液顺着嘴角流下,管它呢,用手背一抹,继续塞一把榆钱到嘴巴里面去延续这简单的幸福。而在大人的手里,榆钱会变成另一种美味佳肴,那就是榆钱饭。

  春天的院落不再寒冷,所以午饭或者晚饭的时候,我们便会在院落的老榆树下面支起桌椅板凳,坐着,微风拂面,时不时飘过来一阵阵各种植物淡淡的清香,尤其是榆钱的香味扑鼻而来,那独特而浓郁的香味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一直到现在,我只要看到和榆钱树或者与之相关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外婆做的榆钱饭。

  榆钱饭的制作过程倒是不怎么繁琐。大人们会拿起镰刀,绑在长长的木棍上,勾下榆树的细枝。我们这群小孩便会守在树下,等着树枝掉下来,去捋下树枝上繁茂的榆钱,不一会就可以收满整整一大盆。外婆会将我们收的榆钱仔细翻查,捡去里面混杂的树杆、杂草等,然后用水浸泡好几遍。翠绿翠绿的榆钱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绿宝石一样,呈现在我们眼前。

  外婆会将洗干净的榆钱,拌着擦好的洋芋条,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然后放在大锅里蒸个十来分钟就好了。之后,将西红柿切碎和辣椒一起炒,炒成酱汁。接下来外婆就盛出来放在院子里支好的桌子上,便开始喊我们回去吃饭。

  我们一群小孩一个个饥肠辘辘,看到一桌子热气腾腾的蒸榆钱,眼睛放出了光,拿起碗筷一顿狼吞虎咽。孩子们吃饭似乎是比赛一般,所以这饭就更加地香甜。吃完再配上一碗煮得黏糊糊的小米稀饭,那种满足的滋味,至今想起来,都让我觉得整个世界都无比充实。榆钱饭,是我童年里一道最香甜软糯的回忆啊!

  夕阳西下,一天的忙碌后,大人们终于有空儿坐在老榆树下面聊聊天,说着王家的小子该娶媳妇了,李家的闺女嫁了个懒命鬼,谁谁家的儿媳不孝顺,又说着今年雨水稠,什么应该多种点儿,什么应该少种点儿……孩子们吃饱以后更有力气蹦跶了,老鹰捉小鸡、跳方格、打沙包、跳皮筋……小狗儿在大人的脚边趴着,散养的鸡寻找掉落在地上的饭粒儿。老榆树的枝叶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默默地守着这方天地!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间烟火吧!

  那时候的快乐总是很简单,饿了一碗蒸榆钱、渴了一瓢甜井水;捉到一只蝴蝶,就能够放飞整个春天;摘到一朵野花,就能填满整个世界。

  人的一生,无论经过怎样的纷纷扰扰,内心都会有这样一座后花园吧!那里有故乡,有亲人,有往事,有对过去的一点一滴都怀有满满的敬畏与思念之情。

  而如今,在这个充满欲望时代里,似乎再也难以找到那最初的人间烟火,我们感情匮乏,理想粗鄙。我们的笑脸丰富但内心苍白,生活得热烈但灵魂贫瘠。但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刻,会想起那种最简单的幸福。现在,记忆中的味道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一碗榆钱饭,却一直停留在我们脑海里。

  站在熙攘的街头,我回头望去,老家早已枯败的榆钱树,在四月天的一刹那,绿绿地生长得枝繁叶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