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俊辉散文集《农城四月天》
扶小风
我是农民的儿子,李俊辉也是。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对故乡的认同是一致的。当我读到他的散文集《农城四月天》时,这种情感更是越加浓烈。他笔下的文字,是对地理故乡的守望和回忆,也是对旧时光一次完整地梳理,更是他对生命旅程中乡村记忆的心灵释放。因此,《农城四月天》的文字是有温度的,接地气的,令人难以忘怀的。
《农城四月天》全书共五部分,共70多篇,20余万字,是李俊辉这些年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笔下积累的文字。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而言,这些文字就好像他的孩子一般,能够结集出版,他内心的喜悦肯定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的确,我们从他的创作历程便可看出,即便生活多么不易,他也没有放弃对文字的热爱。这是一种坚守,更是对人生信念的坚定。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么多年的坚持,他收获了生活的幸福,也收获了写作的快乐。就像他自己所言,“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上孝敬父母,对下尽到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在这样的状况下,挤出一定的时间,读书,写作。”的确,这部散文集很多文章里写到了他对父母的爱,也写到了他对孩子及妻子的爱。尽管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优美的辞藻,但都是作家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地流露。正如作家张炜所言,“华丽的语言并非文章的最高境界。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才最有力量。”因此,李俊辉笔下文章的力量,是充盈的,也是那个地理意义的故乡和父辈赐予他的。
《我的农民父亲》,这是一篇让人读得心痛的文字,也是这部集子里最有分量的一篇文章。质朴,清新,恬静,将父亲生活的朴素瞬间呈现在读者眼前。父亲卖猪,父亲对生活的节俭,父亲与树的情缘……这些,都是黄土地上生活的所有父亲身影的缩影。村庄,从某种意义而言,便是人,土地,朴素的的生活,还有树。人与这些元素的和谐统一构筑了故乡的概念。而父亲正是在村庄的这些元素下与某个细节之间的亲密交织与情感交错。父亲与他们融为一体,与他们生命相依,完全融合在属于他地理意义的故乡的血脉中。这便是父亲的榜样力量和乡村间独具的生命力量。
《拜佛》一文,写到父母去灵山拜佛,精心准备了很多东西,到了灵山,我才明白父母的心思。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一尊佛,包括我们自己。而对于父母内心的那尊佛,是乡村永恒留存下来的一种美德,是真与善、美与诚的表达。这种骨子里蕴含的大爱,无论对于佛,还是对于乞丐,他们都是生命的一次洗礼和涅槃,更是一次无上的修行。我以为,修行其实就是平素对爱与善的积累,当升华到无上的境界,便是佛的彼岸,也是心里彻底澄清的彼岸。因此,《拜佛》一文,表述了这样的真善美,也表达了父母这样质朴纯真的修为。
《怀念羊》写的是一个家庭与一只羊交割的故事。其实,也是父亲与这只羊的故事。这是父亲情感的聚集,也是对整个家庭爱的付出。质朴、情感饱满,充盈着普通劳动人民的善良与淳朴。尤其像父亲那一代代人的坚守,才保留了这份纯净。与其说怀念羊,不如说是怀念生活、追忆父辈那份伟大执著却沉默高尚的情怀。
《回村里过年》,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怀念与留恋,从深层含义而言,其实是对乡村文化陷落、文化支离破碎的担忧,更是对当下农村生活现状及民俗文化被遗忘的反思。
《娄敬山》,是一座山的历史的讲述,是母亲对一座庙的膜拜,更是对一种信仰的坚守。在作者笔下,母亲用最朴素的方式把儿女的名字刻在“功德簿”上,这种信仰包含着母亲对儿女后辈深深的爱,因此,在作者笔下,母爱是伟岸的,也是慈悲的。
《农城四月天》,是对故乡四月天的赞誉。对于作者,这是对这座生活过的城市的文字守望,用他特有的视野,让我们走进一座历史厚重的农科新城,也寓意着这座城市的未来与希望。
《萌丫头和呆爸爸》,记叙父女之间平凡的往事。可爱的丫头,可爱的爸爸,对于平凡琐碎之事,用朴实的文字表达,却将父亲对女儿的大爱印在读者心里。所以,父爱是沉重的,如大山一般。
《酒事杂谈》,文字随心,对酒的阐述也是随心。人生何尝不是酒宴,你敬我,我敬你。在彼此之间,在利益之间,在美丑之间。一场酒事,在作者笔下竟如此有趣,更这般令人深思,百态人生,生旦净丑,亦在一杯浊酒当中。
……
以上,只是我读这部散文集的一些思索和感悟。但对于那个我们一起认同的地理故乡,我相信生命给予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因为,父辈们的血脉,一代代地流淌在我们后辈的血液里,那种骨子里的秦人气质,永远凝固在我们生活的瞬间。因此,这部散文集,具备着这样的气质:刚毅,朴素,坚韧,纯真。
农城的四月天,绽放出一簇簇芬芳的优美文字。这是李俊辉心灵的释放,也是一次他对地理故乡久违的全心之旅。我在这个春天,品读这样的文字,故乡在纸上,在温暖的文字里,也流淌在光阴里。
[责任编辑:王可田]
扶小风,原名李宇飞。1981年生,陕西扶风人。著有长篇小说《左年》、散文集《湋川笔记》。曾获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孙犁文学奖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