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森,1990年生,山东德州人。有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多篇发表于《滇池》《名作欣赏》《海南日报》等。现于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绝望的片断
——评杨碧薇的诗
王学森
王学森,1990年生,山东德州人。有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多篇发表于《滇池》《名作欣赏》《海南日报》等。现于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自相识碧薇三五年来,越发感到她内心的虚空,着实令人牵念。只有进入她的诗语,才真正了解到其内心的出处——她正以“损耗”的方式完成诗人的自我绽放。她将对世界的问答、疑惑、否定都变成具有独立情感的文字,也在一次次的反视中逐渐瘦削、割裂、通透,最后一无所有。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碎片同在竭力说:绝望。
对于创作而言,绝望并不是专属的创作特质,但就个人的生命来说,它却具有十足的力量,无论是毁灭性的还是激发性的。正如她在《虚无之诗》中写的,“我被掏空、拆解、混装/被陌生的物质充满/我被挤出我的体外,被推进热气球的吊篮/我驳斥定义,建构术语,修辞我,进行/王冠下的伪证”。她把家人、爱情的意义在荒诞意象中消解殆尽,她关注病人、犯人、孩童,正如她作为女性、诗人、摇滚一样,以边缘身份进入普世价值的讨论,她的灵魂“已在白纸上列满问题”,她亦不愿对这样的世界“忏悔、祈祷、赞美、感恩”。这也正是此时代,诗人大致的情绪所在,哲思与诗语以娱乐性缺失的角色被驱赶于边缘位置或异端领域。而这些青年诗人又不得不相处于社会,他们的气息自然显得羸弱、淡薄、异质,这不仅是话语冲突的结果,也是身份认同的缺失。因此,他们除了逃离就是对立。这种姿态不只是唯一的具象的存在,而已成为泛化的广阔的意志,是对整个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伦理道德的怀疑和否定。碧薇在《情诗之三十二》中这样说两性:“你获得安抚,我失去大陆”。也就是在一场爱情的战争中,她是以妥协、退让以及伪装来迎合这个世界的袭击,而心灵则在虚空与肉身、浓情与放荡之间生硬的撞击。这不再是显而易见的呐喊式的对立,而逐渐变成内在意志的决裂,在这时她的绝望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果这些都作为话语的实践,是不必担忧的,或者作为一种被动的姿态,对于生命的质量来说也不是最大的危机。最为危险的,她正依赖于这种绝望,且用身体滋养它、宠溺它,甚至把整个灵魂都交付于它,将绝望作为诗力的源泉,用绝望证明绝望之必然,用无尽碎片证实虚无之存在。自从生命的价值不可能被估量之后,诗人从哲人的位置上走下,诗语从启示的位置走下,他们不再定义生命的意义,对当下的注视成为了重要的出路,其言说的现实精神被格外推崇。当代的“第三代诗人”开始反对崇高,及至90年代“私人化”、“生活化”的盛行,诗歌在边缘的同时,也变得逐渐泛化。但是,这一行为的效果并没有到此为止,它带来了一场新的灾难:虚无。诗歌的泛化创作、现实批判精神都为虚无的存在提供了无数琐碎的证据,并且利用绝望与虚无的视角来审视一切:满目苍夷。因此,在她的诗中,“陌生、阴影、退路、杂草、混凝土、疲惫、黑暗”那些灰色的,黯淡无光又生猛的辞藻迎面而来:看待远古则以现代的喧嚣掩盖,死亡则在琴弦的拨乱中离散,戏虐的姿态成为诗人痛苦与防御的根源。并且,诗歌离开了哲思,而走向民众,增加了现实精神的同时,也失去了思想的绝对高度,它造成了对平常事物的低吟,对日常情绪的宣泄,对琐碎细节的描述,而这一切在让生活充满诗意的同时,也阻碍了诗人的深度反思,即以一种现象作为最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的阐释。他们甚至放弃一切的救赎机会而反复提醒世间悲情的正确性与绝对性。
尼采的“一切价值要重估”,在当下仍然存在效力,但他掀起的虚无黑洞也与之长存。其实,这一切原本可以从再细微处或者具象出发声来之际解决,而不必急于将神毁灭,因为神并不自由,它自产生以来就忙于言说,忙于劝慰,忙于评判、断定凡人的事情,他们整日与人打交道,其实不曾享受半点所谓“自由之境”的完美。而我们应该做的只是穷尽毕生的激情致力于生命所见之弊端,弥补人生中不足,况且这一切又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中进行。当然,我们不能指责尼采,因为他为更多的人赢得了发声的机会,这样才有了后来学者,如福柯、波伏娃、桑塔格等不断向“真相”靠近的可能。尽管他们的学术也受到争议,但至少出发点是意欲摆脱“先验”的绝对权威,而探求经验的源头,摒除那些扭曲的、繁杂的、丑陋的阐释和误区,向着文明与光的地方前进。同时也为我们重新审视神与人、漫长人类计划与短暂个体生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更为多元、充分的契机,而不是一元的,不是霸权的,不是易被人盗取的。碧薇的诗中充满了对上帝的敬意,但又时常绝望与怀疑,有时认为上帝离开了宝座,有时又认为“他将一直沉默”,有时又乞求它,向它俯伏敬拜,吻它双足。她生命的质感渐次稀薄,但在她内心至深处仍然存在着某种即模糊又强烈的渴望,那种对神的疑惑及不顾所以的信任足以见到她对光的诚挚。里尔克劝慰迷惘的青年诗人说:“在寂寞中你不要彷徨迷惑,由于你自身内有一些愿望要从这寂寞里脱身。”他认为艰难对人来是好的,有助于人对生命的认识,有助于人的真正的成长,对于爱,也“必须用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他以自己与上帝紧邻,在无穷的寂寞中触摸生命的质感,寻找光与真。
作为友人,宁可无这些绝望,宁可无这些绝望的诗言,尤其在她以虚无之诗反噬自己生命时,我却愿与之紧邻,向着光和真的地方,宽慰她心灵。这不是对于诗言的否定,而是愿望她以青年生命进行疼痛思考之时,能够极其忍耐,能够面对艰难的价值。当然,在诗人的生命中,我更愿望着她热烈的重生。
[责任编辑:李 东]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