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雕刻师(节选)
——王志春油画艺术解读
文/宗霆锋

《沧桑面孔》之二 140×155cm 2004年
王志春近年的油画作品逐渐呈现出沧桑感,大大拓展了他自己对生命感知的深度和广度,逐渐逼近生命及其存在的苍凉真相。在他的《沧桑面孔》系列中,无以言表的悲怆之感、怜悯之情在他的笔下自然流露,更多地是出自他天性中倾向于善的直觉而非理性思考的结果。画面中那些历经时间蚀刻的面容,饱经沧桑的皱纹犹如大地上纵横的沟壑,使我明白了生命的厚度和层次,必得经由时间之手的雕琢。画面上并没有强调人物的生活情景,而只是单纯地显示出经由时间塑造之后生命的丰厚和强韧。能够感觉到作者的笔触之间饱含着爱的生命激情,对于这些在时间中淬炼而成的饱满面孔深怀敬意以及温柔的怜悯。正是这单纯的、几近抽象的爱意逼近了宗教性的生命之爱。

《古城记忆》之五 140×112cm
经过半生的不懈努力,王志春对时间的敏感逐渐形成了画面上独特的气息,犹如不可混淆的精神印记打在了他的多数画面上。或许内心敏锐的感受力使他得以细微地观察、体验时间那难以察觉的运行,他总能抓住那些经历时间的事物所独有的魅力并加以表现。这不单单体现在他的人物肖像画上,甚至也非常突出地体现在风景和静物上。《古城记忆——榆林系列》中,天地旷远的大构架营造出庄严静穆的精神氛围,时间在其中无限缓慢地运行,接近永恒的静止。画面中隐现的纵深道路仿佛会把我们带入亘古永在的神性之寂。如此表述并非矫情的文学修辞,而是意欲体现艺术的表现足以揭示大自然深刻的内在精神性。而当时间性元素在他的静物画《物语系列》中再次成为主题之后,我欣喜地看到王志春用这一元素完整地贯穿了他的所有创作形式。这并非偶然,但也不是刻意为之,一切都出于他深沉、敏锐的艺术直觉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劳作。很显然,王志春的绘画并不以蓬勃的创造力取胜,而是以突出的精神性表达见长。他严谨的作风致使自己的创作速度变慢,也正是这慢的速度让他的画面容纳了更多的精神信息,使得深沉和丰富成为可能。
王志春的绘画艺术更强调精神内涵而非仅有空洞的形式,正是这一点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质朴的绘画风格基于诚实、质朴的内心,曾经感动过他的创作对象便也可以感动别人,曾经引他深思的命题便也有可能将我们引向同样的深思。这或许可以说明艺术为何具有感人的力量。

古城记忆》之六 80×100cm

《古城记忆》之七 112×120c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