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做再生医学极客科学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闽南风 热度: 15823
苏水梅

  张智勇,1981年1月出生,教授、博导。广州医科大学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普通高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组织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主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与组织工程学组组长。2021年11月,张智勇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与颁奖。

  在长泰京元村张氏家庙里,乡亲们为张智勇挂起了红色“博士”大牌匾,牌匾上写着:“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博士,溪园张智勇,戊子年立”;2021年底,家乡人再次为他制作“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专家大牌匾。家乡人以他为荣,也以这些行动来褒扬他推广再生医学造福病人所作的贡献。

  “未来中国产业升级需要如生物医药、芯片等硬核科技创新,这是创新的关键核心和趋势。”张智勇说,人类医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切除”,人体某一部分坏了,外科处理办法就是把这部分切掉;后来则是“替代”,比如某个关节坏了,就替换一个人工的金属关节;而现在则有了第三种办法——“再生”,假如软骨坏了,可以用再生医学技术让它再长出来。再生医学技术的规模化临床应用要解决“贵”的问题。张智勇想到了通过研发关键技术来降低成本的方法。他带领团队一直在研发基于同种异体干细胞的再生医学技术及再生医学的规模化、自动化制备技术,既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又可以让病人即需即取,最终让再生医学技术像现在的计算机产业一样,人人用得起,让再生医学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选项。在张智勇读博及工作期间,他与同事利用可降解材料,帮助了一位颅骨缺损了四分之一的外伤病人。他们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病人缺损颅骨的形状,搭建起一个“桥梁”,再从病人身上取出骨髓成骨干细胞,将其诱导分化,铺设在“桥梁”上。慢慢地,缺损的组织在“桥梁”上重新生长出来,同时“桥梁”被慢慢降解吸收,最后伤口部位长出了一块完美契合的天然骨头。张智勇利用再生医学原理及技术,加强人体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解决临床上组织、器官的创伤和缺损问题。

  “与其他领域相比,再生医学就好比换了一个赛道,我们国家目前很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在于开发硬核产品,还应转化成临床医生用得上的、百姓能受益的产品。”张智勇一直在不断努力着,在他看来,再生医学转化已进入朝阳期,未来二十年是再生医学临床转化和产业化的最好时期。

  张智勇是当年长泰的高考理科第一名。他上高二时,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奥赛”,从读高中开始就对生物医学非常感兴趣。张智勇做事专注,2000年,他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2004年,他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工程研究所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不久后,他又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前往新加坡攻读生物工程学,2009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2010年,他作为特殊引进人才被聘为第四军医大学副教授,并担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再生医学实验室主任。2012年,31岁的张智勇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博导之一。2017年,张智勇离开上海交大,到广州医科大学从事再生医学转化工作,成为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

  张智勇是个喜欢做规划的人:第一个十年读书从本科到博士,第二个十年当教授。2021年初,张智勇问自己“未来的十年打算干什么”。他的答案是希望用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通过不懈努力和科研创新,把坚持了十几年的再生医学转化研究变成一个个临床产品和技术,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一批有志于再生医学临床转化创新的人才,让再生医学真正成为临床治療的一种常规选项,让越来越多人能够受益于再生医学前沿科技发展。

  作为“领头雁”,张智勇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他带领团队成员围绕“干细胞临床转化平台”“科研实验室”“3D打印临床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中心结构助力临床转化。张智勇心系“医学事”,肩扛“国家责”,在医学领域攻坚克难,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日日忙碌,“让再生医学成为临床治疗的常规选项”,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愿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