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幽巷觅书香

时间:2023/11/9 作者: 闽南风 热度: 18632
翁得禄

  石码镇依山傍水,精致而安逸,既有繁华都市的靓影,又有山野田园的韵味,更有水运渔趣的风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整座古城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偷得浮生半日闲,拂去俗世的喧嚣繁华,以一颗诗情画意的心灵去寻觅一处静怡的去处,让好奇的目光去探索这座神秘的古城。

  悠闲而又懒散的步伐在石码古街中敲响,随处可见风格独特绵延不绝的红砖骑楼,相互贯通纵横交错,形成老石码一条条宽窄不一的街巷。沿着解放东路拐进一条幽深的巷子,笔直的巷道仅容得下来往之人擦肩而过,巷道两旁家家户户悬挂着独具闽南特色的“竹格屏”,令整条小巷充满古色古香。如今的石码街头到处可见高楼耸云,店铺林立,这条小巷子如同恒河中的一粒沙尘,在石码镇中并不起眼,只有附近居民和过往路人才会走进这条小巷深处,可它却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书巷”。据闻,在清朝康熙年间,石码锦江书院的校门正是处于这条巷子之中,因此得此雅称。

  书巷中段有一道火焰形西式“隘门”,穿过“隘门”沿着笔直的小巷即到达“训义埕”。“埕”,在闽南方言中泛指一小片空旷之地,主要形成于房屋之前,为大人闲话家常、小孩嬉戏打闹,居民晾晒衣被或举办红白喜事活动的场地。训义埕内有十来座颇具规模的古厝,燕尾翘脊、飞檐斗拱,虽历经岁月洗礼,中西交织的壁画装饰和屋檐窗格的漆金字画也已斑驳难辩,却难掩旧时屋主的显赫家世与古代海丝渊源。

  穿过一道窄小的院门跨进训义埕8号院落,极目环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四根方形木柱支撑而起的亭榭,亭榭名唤“读书亭”,为学子们朗朗读书之所。原来,这座院落旧时唤作“成德书院”,始建于清朝年间,为当时的巡抚杨泰所建,后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卖给张汝湖。清道光年间,张汝湖裔孙将“书院”转卖给了当地一名武进士陈望三,到了民国十二年(1923),陈望三裔孙又将大厝卖给了黄鸣环,续而辗转至现在的屋主黄和根。但是,该“书院”并非真正的书院,而是当时屋主比喻“风景如画,适宜读书”之意。

  读书亭之前建有莲花池,池中静莲亭亭玉立清香宜人,有的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已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时,数条鲤鱼悠游自得地从荷叶之下嬉戏穿梭而过,留下一层层微波四散而开。绕过莲花池则是佛堂,堂中一张颇具古早味的红木桌台雕刻讲究古朴精致,桌上供奉着数尊神佛塑像和一只香炉,香炉中三根清香散发出一丝丝白雾在佛堂中缭绕。

  读书亭衔接之处为院落主宅,主宅两侧各建一间护厝,护厝又与佛堂相连接形成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式古大厝。主宅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屋顶上檐梁相接,红瓦铺面,屋脊两端的“马背脊”线条弯曲柔和,圆融饱满。屋檐下一排步步锦图案的隔扇门窗上,十二条漆金龙纹图腾抽象美观。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各开一扇方形窗户,窗顶上保存着两幅凸起的壁画雕塑。左侧壁画为一本折叠式翻开的书册,书册之中阴雕着“作未完问花寻生意,读将倦听鸟话天机”字样;右侧壁画为一卷展开的书卷,书卷中刻有“居然室一斗读书,甘读苦读苦读到甘,只有这条路”。

  步入主宅,正中为厅堂,左右各有一间厢房。厅堂用木屏风作为背景墙隔开前后门,穿过屏风门洞走出厅堂,此处为古厝梳洗晾晒的深井,深井右侧是厨房和餐厅,左侧则是偏厅和杂物间。穿过偏厅的小门是一座二层阁楼,阁楼下层为茶水间,茶水间侧门外是一处后花园。花园不算太大,由三面围墙构成,西面墙壁上为主宅厢房的窗户,窗户呈圆形,窗顶上扇形壁画书有“解元颐”三字;花园东面的墙壁上遗留有“小院”字样的残画,而北面的小门顶端则书有“幽畅”二字。花园之中摆放着一套青石桌凳,桌凳上的盆景青翠,奇石怪异,相得益彰。但由于年久失修且缺乏整顿,花卉的种植和摆放较为凌乱,使得这座后花园失去了往昔的生机!

  阁楼的通道设置在茶水间与杂物间之间,穿过黯淡无光的楼道是一架陡而窄的木梯,不论是上还是下都得小心翼翼。木梯有一处拐角,转过拐角便可抵达阁楼,楼梯之上设有一块挡板,如同一扇木門将楼梯与阁楼隔断。楼上只有一间房间和一个阳台,通往阳台的门上罩着一层纱网,为楼外的景色添加一丝朦胧之美。站在阳台之上,可见门楣之顶书有“拾禄楼”三字,凭栏远眺,足下的风景一览无遗。这座“拾禄楼”便是石码镇尚存较为完好的“小姐楼”了。

  小姐楼又称为“闺阁”或者“绣楼”,是古代大家闺秀未出嫁前的小天地。封建时期对于女子的规定较为严苛,未出嫁的女子不能轻易走下绣楼抛头露面,只有到了出阁的年纪方可下楼。因此,绣楼的梯道设计较为狭窄陡峭,登梯之时也就举步维艰。拾禄楼的楼梯共有十四阶,这便意味着住在楼上的小姐只有年满十四岁方可下楼活动。如今,小姐楼依旧,只是不见当初倚栏而坐,用一针一线消磨时光的“窈窕淑女”!

  夕阳犹抱琵琶半遮面,训义埕内的古建筑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粗略地走马观花一览而过,心中虽有不舍,但“成德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却在心里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