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古韵婺源

时间:2023/11/9 作者: 闽南风 热度: 18796
伍启梅

  

  初冬的婺源,并无寒意。身着秋装,我首次来到了这座皖赣交界的小城。古韵盎然的城镇,徽派建筑群鳞次栉比。白墙黛瓦,高翘的马头墙,昂扬耸立在屋顶上,黑白分明,简洁大方。这里街巷干净,市井繁荣。星罗棋布的古村落,有小桥流水、进士村庄。幽谷听泉声,池塘见鸭欢。绿色的茶园,希望的田野,仿佛身在桃花源。晨起,赏石城云雾缭绕,炊烟袅袅;晌午,观篁岭晒秋、云梯人家;暮归,品雨前茗眉、皇菊佳饮。星江河畔有朱子故里,凤凰山下文人辈出,书香四溢。

  严田村距紫阳镇38公里,这个城郊小村庄自宋代到清末,共出过27位进士,其中有父子、兄弟、叔侄同登科。前辈的辉煌激励后人,“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的民谣,折射出严田村耕读文化底蕴之深厚。“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的家训,鞭策严田人“读未晓则思,思未晓则读”的求学理念,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中产生出莘莘学子。书声朗朗蔚然成风,世代相传。

  清道光二十一年,严田人朱锡珍考取进士,官至户部云南司主事。家道貧寒的他,自幼勤奋好学,少年时在县庠里求学,困了就打个盹。一次其父在他临行时,将菜桶藏于被褥中让他带去,他则半月未打开被褥取出食用,足见他废寑忘食攻读之刻苦。他博学多才,深得当朝皇帝赏识,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这是进士中的顶级,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等。他为官多年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著有《日新斋集》《读史管见》《忍字辑略》等著作流传于世。

  走出进士堂,在村口千年古樟树下,有一对年过八旬的夫妇,在筛选山茶籽。我好奇地过去打招呼,问“老伯伯,这么多山茶籽有啥用?”老伯母含笑道:“可以榨油,一斤60元,很便宜哟!”我又说:“你们进士村,真了不起呀!”他们骄傲地回答:“严田人自古爱读书,若是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听罢,我十分震撼,耕读文化已深入人心,普及妇孺,真不愧为进士村。闲聊中他们还说:“1977年恢复高考时,回乡知青的儿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南昌工作,前些年省城的孙子也从名牌大学毕业,如今在上海成家立业,曾孙都是小学生了。”

  望着满脸自豪、双手粗糙的一对老人,我油然生起一股敬意,向他们买了一瓶两斤重的山茶油。

  次日黎明前,我来到了山势陡峭的石城村,只见旭日从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里冉冉升起。万道霞光下,宛如仙境的村落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画家架好写生夹,正对景描绘。“长枪短炮”的摄影机不断调整焦距、按下快门。我从如潮游人中挤出,站在山坡上,也用手机争分夺秒抢拍晨曦中云蒸霞蔚的美景。还有那炊烟、云雾交织,变幻出奇异景色下的枫林、村舍、梯田、茶园。人们为难得的奇遇而惊喜,在人流涌动中各自寻找最佳的拍摄位置。这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只持续了一个时辰,当太阳高照时,就烟消云散了。

  石城远离县城达50公里,偏僻的乡村坐落在四面是峰峦的山洼里。这里不仅有变幻奇异的晨雾,还有800余年的香榧,枝繁叶茂。有600年之久的枫林,此时正值红叶挂满枝头,一片一片红得娇美,艳得俏丽,恰似唐代诗人杜牧笔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听闻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在绍兴元年领兵征讨李成的时候,曾路过此地,并在石壁上用枪尖留下“石城”两个铁画银钩的大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真是拳拳爱国之心,满腔豪情壮志。这里还保留着“十面埋伏”“韩信点兵”等楚汉相争的典故遗迹。人文历史在这个山势险峻之地,留下了一段段深刻的印记。

  晌午,我坐揽车登上了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篁岭村。放眼望去,山高路远的篁岭梯田叠翠铺绿,茶园嫩叶鹅黄;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有致,古香古色。这个有着186户村民的村庄,自古被誉为云梯人家。

  徒步越过一片原始森林,耳旁鸟语花香,脚下幽谷泉响。踩在落英缤纷的古驿道上,树叶松软舒适,一种久违的乡愁油然而生,让我想起了当年知青岁月走过的羊肠小道。那时,我十七八岁,在一个乡村任民办教师,时常要走山路往返于知青点和大队、公社之间,起初非常胆怯,经过两个学年的锻炼,能轻松翻越5华里的山间小路。当我还沉浸在往日的思绪中,眼前豁然开朗,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的古村落。

  篁岭村依山势而建,从民宅、官邸、祠堂到牌坊,均蕴藏着数百年徽风皖韵的“徽三雕”图案。在木雕、砖雕、石雕中,砖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无宅不雕花”之说。抬头仰望,这里的门楼、门罩、门楣都是取上好木材,镶嵌在上面的花鸟禽兽,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其工艺之考究,无不彰显出徽派古韵,端庄典雅。这里的房屋是用白石灰粉刷外墙,用小青瓦盖坡屋顶。高出屋顶的墙体,似马头昂起,壮志凌云。它既有防火的功能,也显示造型上的美观。

  自古篁岭村,地无三尺平。屋顶晒架,就成了秋收冬藏晾晒农作物的场所。聪明的农家人,顺应自然地形,在自家屋顶搭起晒架,把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蔬菜、瓜果,放入竹编的簸箕里晾晒。阳光灿烂时,只见各家各户的晒架上,红的辣椒,黄的玉米,金色的稻谷,绿色的茶叶,菊花,药材,五颜六色,光彩夺目。随着篁岭旅游业的兴起,这里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光,篁岭农家的植物晾晒,便成了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早在学生时代,我就背诵过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如今来到作者的故里,怎能错过瞻仰。

  怀着对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敬意,我来到了位于婺源城北的朱家庄,这里曾是朱熹二世祖、三世祖居住的地方,朱熹曾两次到过此地祭祖、访亲。2013年冬,政府重新修缮后称其为“熹园”,对公众开放。

  仰望石牌坊中的“文公阙里”四字,观者无不赞叹其石雕工艺精湛,字迹遒劲大方。门楣门楼,厚重古朴。沿着整洁的青石板路,我走进了熹园。宽阔敞亮的庭院,古树掩映,花红竹翠。石拱桥下荷塘水碧,木廊坊上雕梁画栋。倘佯在亭台楼阁,曲径通幽中,倍感其优雅恬静。园林地处星江河畔,面水依山,环境优美,风景秀丽。

  款款步入“修齐堂”,这是朱家庄仅存的一幢徽式官邸。门罩上砖雕图案的简单,与室内木雕梁板的精美,产生反差,显示婺源文人深受朱子文化影响而形成的收敛、含蓄、睿智的人性特征。而建于清末的“善庆堂”,是一座典型的徽派民居,整幢房屋中规中矩,巧妙地揉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玻璃饰材。房子呈两进一天井,每进三间二房,表现出以天井为核心,左右对称平衡的格局。“朱熹生平纪念馆”是一布局小巧精致的家祠,天井开阔,明堂宽敞,体现明末清初徽派建筑天人合一的构思。

  紫阳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著名的书院之一。“紫阳”是朱熹的号,而婺源的紫阳书院更是以祭祀朱子、宣扬朱熹理学思想为宗旨,是读朱子之书、传文公之教,延续程朱学之脉的场所。走进“瑞云楼”,只见门枋上雕刻着朱熹《观书有感》《春日》等诗文的意境图。里侧三根主梁上,镌刻着囊萤夜读、山中邹鲁、温公警枕的典故画面。来到“讲堂”,这是读书听课、宣传弘扬理学思想的学堂。明堂上悬挂着“圣学昌明”四个大字,十分醒目。两边是康熙帝赐的楹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进一定之规。”瞧,皇帝对朱老夫子给予多高的评价呀!正堂左右悬挂的是“忠孝廉洁”四字,是朱熹当年为岳麓书院题写的四字教规。从此,“忠孝廉洁”之训遍及天下书院,也成了官臣、子民做事做人的准则。步入“三贤祠”,我肃然起敬,明堂正中悬挂着程颢、程颐、朱熹三个人的画像,大堂左右两边则摆放着编钟、祭器、乐器,庄严中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书香墨韵。我情不自禁地仰望他们,从他们那慈祥、睿智的目光中,我读到了“心傳之奥”和“忠孝廉洁”。他们是“洛学”的创始人,是“理学”的传承者,是华夏儿女的楷模,更是民族的骄傲!

  北宋洛阳的程颢、程颐两兄弟,是理学文化的创始人,而南宋的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成为一代理学大家。二程学说的核心观是“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发展、弘扬,世称“程朱学派”。

  依依不舍地走出三贤祠,越过古老的“引桂桥”,沿石阶而上,便来到了“尊经阁”。这是一座两层的阁楼,是朱家庄最高的建筑物。它与引桂桥、紫阳书院同在一条中轴线上,是朱家庄的藏书楼。用名贵木料打造的门窗,上面有精美的雕花,旋转式楼梯直达顶楼,顶端有一个银色的葫芦,阳光下大放异彩。“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尊经阁上的对联,多有哲理呀!古人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生,怎能不读书呢?“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从古至今,在人们心中已形成共识,诗书传家,以德育人。朱熹的理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婺源之美,不仅有她山光水色的天然美,更有她千百年来,人们用智慧和耕读文化创造的美。美得就像一首诗,一幅画,令人流连忘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