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着巨大引擎力的是手机,好似有某种“魔法”,叫人难以断舍离。
有了手机,新消息新事物像太阳一样每天在升起,摆在眼前的诱惑强烈刺激着视觉神经,搅动着情志,每个人被裹挟着心缓缓前行,乃至趋之若鹜。
手机就像一张大网,比台式电脑更便捷更辽阔无边的网,罩住每个人所有生活空间,使自己的生活很可能随时透视在公众视野之下。它的本事,由最开始只能单一的通话到可以发短信彩信、上网冲浪、QQ、微信、微博、视频、聊天、拍照、录像、搜索、定位、游戏、购物、导航、K歌,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它先后挤垮了座机、照相机、收音机、手电筒、镜子、报纸、游戏机、钱包……
手机的全部好处或者不足难以说清。不过,任何一件事物总有正反两面,看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同。在享用手机全部的“好处”之后,腾出许多空间思考其弊端。每到一处公共场所,所见之现象让人忧心忡忡,随时可碰到“低头看手机屏幕”状的人,在电梯里,年轻一族争分夺秒看手机,乃至过了楼层重新再来。商场的电梯上、过红绿灯的关口、人行道上,行人步履匆匆、摩肩接踵,却是埋头一族玩手机的常态。路上常常遇见少年一手开摩托车,一手拿手机刷屏。有消息说某大城市,准备为走路看手机的低头族修人行道,有人戏言那是为睁眼人修的盲人道。过分的“呵护”与“宠爱”似的服务可谓细致入微,过分受用却渐渐弱化个体技能,比如记忆,书写,对手机网络依赖成瘾不亚于精神鸦片,难免违背了发明手机之初衷。
某次,我在福州动车站候车室看到了颠覆几十年来印象的一幕,以往,候车室熙熙攘攘人声叽里呱啦一锅粥似的,现在呢,好安静,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老人茫然四顾或者瞌睡,中年人、年轻人,小屁孩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一把手机,里边有了各种人的各种需求,是个百科全书、大百货、大超市,可以是学习的工具,也可以是无聊的缓释胶囊。心里闲着,在微信圈发了一段话《车站小景》:
候车室里,人头济济,低头刷屏,彼此不语。人手一机,不离不弃,不是亲人,亲人胜似。勾头弯腰,凝神静气,服务百科,无微不至。赌博娱乐,视频聊天,陷阱深藏,了然于事。传播消息,视觉充斥,碎语闲言,琐屑无比。刷屏不断,一目数行,显眼标题,过目即忘。目光凝滞,偶尔张望,颈灾觊觎,眼疾纷至。苦了老年,害了少儿,彼此无语,消磨意志。手机手机,超越时空,昏昏沉沉,光阴虚掷。人机难分,如影相随,爱之愈深,忧之愈切。挚爱手机,怎能远离?祸兮福兮,相携相倚。手机之用,适可而止,用之适当,皆大欢喜。
有位出过国门的朋友,看了我的微信叹息摇头说道:国人玩手机,同样直逼吉尼斯。从使用手机的功能、频率、时长、内容,可以分出三六九等人的素质。到底是我控制手机,还是成了手机控,可算一个人思想定力的分水岭。
我的手机号,十几年不变,手机套餐也七八年不变,结果发现每月手机话费老是欠费过百元,电话粥没有、流量不敢用,怎这么贵呢?实在疑惑,到移动公司一查,原来用了旧套餐每月88元,实际每月无非几个电话几个短信而已,亏大了,交了学费。不过即使如此,重新定了套餐之后,流量随便用,我还是甘于“落伍”。比如,一些电话号码照背不误,还留了电话本子,土办法照用,觉得心安。我担心太便捷的服务会滋生惰性,会过度依赖手机,假如丢了手机,岂不是成了惊弓之鸟?某年某月某日,我还真的丢了手机,刹那间如坠落云雾之中,因发现手机没了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穿着便装坐在小车里看看所到之处商店,都关门了。虽然手机里没多少钱,也没啥秘密,但是对手机知识只懂得皮毛的我,超乎本能地想象手机在别人手中的可怕情形,密码被破,号码被盗,骚扰纷至,丢了朋友信息……于是,我彻夜难眠巴不得天快亮好找手机。幸亏虚惊一场,店主为我收着。失而复得,我仔细把手机的通讯录逐一核查,抄写在电话本上。
之后,我有时出门,也刻意不带手机,以免逛商场被商家诱导多买无用的东西、衣服,因为用手机付费看到的只是“数字”,没有触摸纸币的幸福感与谨慎感。
在现代新生活面前落伍的我,起码不用手机玩那些无聊的把戏。但是,我常常对一件事情的利弊进行比对。现在使用手机固然利好多多,但是也使一些优良传统开始遗落。写信,对于汉字的练习是很严格,有见字知人的说法。有的软件可以发语音,不用打字,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字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现代生活中,有了手机,造就便捷的生活,也造就低头族。人们不仅自己沉醉在手机之中,还将这一恶习“传染”给了孩子。
玩手机,难免成了低头族。可以想象,一个人把高贵的头弯鉤一般向下,低垂,重者似“向日葵”,若腰也弯,则像一条煮熟的大龙虾,看起来难免窝了一点儿,多为不雅之相。大凡低头,多以贬义、憋屈、晦气居多。长期低头看手机,即使不是低头认罪,于不知不觉间塑造认罪或者驯服之态。小孩弯腰弓背近视眼增多,种种迹象印证了低头看手机实在不雅,人当避之。玩手机滋生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和你坐一起,而你却在玩手机。有一则漫画,一位老奶奶斜躺在简易的床铺上,床前有五六个孙子辈,个个手里拿着手机噼里啪啦玩个不停,老奶奶惊恐地睁着大眼睛,这些曾经亲手带大的孙子们,而今已是低头族,把各种未必真有用的观点,语言之碎屑囫囵吞枣填满心胸,偶尔还给予某种“谈资”,打发时间的鸦片,忘了本心。
时光老人很公正地为急急忙忙左拥右揽便捷的人送来一些麻烦,阻碍其盲从匆忙的步伐,“手机依赖症”“手机瘾君子”们在与手机“眉目传情”时,不仅存有安全隐患,还让头晕、眼花、脖子痛这些“通病”统统找上了他们。最典型的莫过颈椎之灾,因使用不当而派生的眼疾也尾随而至,在令人痛楚的医疗审讯室里,年轻的低头族加入其中,各种医疗刑具轮换上阵于血肉之躯,为医院账号捐赠财力。
手机是现代文明之必须,由此派生的负面冲击与当事人从现代文明“手玩件”中得到的收获正反相抵。茫茫人海,手机常用,但新的功能却几乎是年轻人的专利,甚至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可是,人群有各色人等,尴尬与不堪时常涌现,使用手机的世界,也是生活的万花筒,跟风永远不及风速。我时常掂量自己,也时常掂量着世界,深深感到不安与惶惑。家中座机已经废弃,老爸年过九十还用手机,买一把“智能手机”,玩起了微信,还自称不当时代的落伍者,真是老顽童。不过手机买到手,玩了几星期,发现手指僵硬不小心触屏,惹来不少麻烦,信息泄露,经常有保健药的,长寿食品在网络推销,上当了几回,买了吃了有心里安慰作用无多大疗效的保健品。结果,又重新启用“老人机”。当然,新生事物毕竟是年轻人的专利,他们玩起来花样层出不穷,不惜花费眼力财力。有某位有识之士说:要废掉一个人很容易,给他一把手机,一张床、一间小屋,就可以完成全部生活需求,甚至是投资理财。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不过,手机控的生活,起码不值得倡导。
对待愈加快捷齐全的新功能,我认为只知道那边有座山,但我未必去攀登的心态对待即可以。手机里边乾坤大,怎样使用手机也能折射一个人的修养与定力。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本身需要一点自然的节拍。懂点生活的辩证法,自觉认知,放眼自然,留点空闲、留点思维的空隙,留点返璞归真的初心。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