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洋奎村洋尾溪社隶属龙海,与漳浦长桥、南浦乡毗邻,四面环山,山高林密,静静地坐落在大麦尖的山坳下,一条小溪绕村而过,需要越过一座桥方能进入,地理位置特殊。在革命战争年代,洋尾溪社的祠堂曾是中共洋尾溪区委、洋尾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对当年革命运动的开展和推进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1987年3月该祠堂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2006年被列入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家的旧屋就在这座祠堂的边上,与之相邻的还有一棵老龙眼树,树龄不详,也许与祠堂同时代或更早,若它们有知,老树对祠堂的了解会更深。
祠堂名为时思堂,建于明末时期,土木结构。站在时隔多年的院落,环视四周,它已失去原有气势恢宏,经历过风霜岁月的夯土墙、埕砖、屋瓦、木质梁柱等已破败不堪;曾经充满生活气息的热闹场面当然也不复存在。苍凉、静谧的空间里,一抹红跃入眼眸,明艳动人,那一抹红来自祠堂屋梁上挂着的两盏红灯笼。每到过新年,挂上红红的灯笼,这是后辈对祖辈表达慎终追思的一种方式吧,给暗淡的祠堂增添年的味道、年的色彩。走近祠堂大厅虔诚地鞠上一躬。隐约记得爷爷、奶奶的牌位是供奉在靠右手边角落的那张案桌上,试图寻找看清具体位置终无果。儿时一到祭拜时节,总是跟随父母来这,帮忙端些供品,打打下手,跟着走来走去,举香叩拜,那时更关注供品。
也许,人生的第一场游戏便从这里开始;也许,精神上第一次惶恐来自这里;也许,生命中第一次离别的悲痛之情在这里发生。小时候有宗亲去世,灵柩会在祠堂放几天,亲人在那里守灵。百感交集是我对祠堂的感受,虽有些畏惧,却又可亲、可敬。
住在祖厝祠堂院落的不只我家一戶,还有三四户人家。我家住在祠堂左边,水竹伯家住在右边,我们两家的厨房门相对。水竹伯是种笋能手,一到绿笋出土时节,他都会特意留下几个甘甜且嫩的煮一餐美味的笋丝饭。他家锅盖未掀开,我在家的这头就能闻到那扑鼻的笋香,直咽口水,美滋滋地想着又有笋丝饭可以吃了。除白米饭,水竹伯只要煮别的,都会盛满一碗“特色餐”到我家,有时是锅边糊,有时是咸饭咸粥,味蕾早已遗忘那种味道,但一直记得邻里友爱,水竹伯对我家的照顾。
许多往事,有的容易随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不再提起,有的却能长久地记录史册让后辈了解一段历史。比如祖厝祠堂外墙书写着那三条标语,时隔八十余年,谁能想到当时红三军在祠堂大厅开会的场景。听父辈人说,20世纪30年代,红三军就在这里建立活动据点,现遗存下的这三条标语于那时书写。由于年代已久,字迹模糊,有些墙体脱落,隐约可以读出用墨汁书写的标语内容:“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从小就看着这几个大字长大,刚会写字时,我常拿着破瓦片在空白墙面上跟着一笔一画书写。这些标语算是我人生第一个文字老师了。生活在和平年代里,这些标语变成寻常的存在。长大后,我对这些标语有了探究的欲望。
在倥偬岁月的革命时期,这些通俗易懂的标语不失为一个简捷有效的文化宣传手段,对壮大工农红军、创造群众路线、踊跃参加红军队伍产生了卓有成效的积极作用。1932年红军进漳前,闽南地区老百姓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军阀混战之苦,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村民不堪负担国民党的各种苛捐杂税,因而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然而力量薄弱的村民起来反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需要靠一支对革命理想无比忠诚、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红色武装力量。
1931年,陶铸、邓子恢先后到小山城,组织发动龙岭、小山城、小龙溪及周边乡村农民抗捐抗税,建立农会组织和游击队,燃起了震撼闽南的“山城烽火”,初步形成靖和浦根据地的雏形。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当时,毛泽东在听取邓子恢、罗明、王海萍等同志有关闽南革命斗争情况的汇报后,做出了巩固和发展以龙溪圩、小山城、龙岭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向南靖、平和、漳浦、云霄、龙溪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决定。毛泽东派邓子恢和王海萍一起到漳浦指导工作,红三团进驻漳浦期间,在开展标语、文艺宣传的同时,还帮助地方建立苏维埃政权,配合游击队打击土豪劣绅,开展分田斗争。在小山城、龙岭等地召开了工农兵代表会议,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了更深入开展革命活动,扩大政治影响,红军直接发了200多支好枪给赤卫队,加强农民的武装力量。洋尾溪村与漳浦交界,附近的漳浦石榴镇的象牙庄、盘龙等村庄也发动群众打土豪、烧田契,进行分田斗争,大大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和支持革命的热情。红三团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斗争,拔掉了洋尾溪、龙岭、欧寮、白云、程溪等地的反动据点,枪决恶霸地主谢乞食(洋奎人),真是大快人心,激发起广大贫苦农民的革命信心。在当时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首童谣:“红根(军)来,白根(军)去,苦桃子(苦日子)不出世(不复返)。”红军给老百姓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人们对红军也期待与爱戴。
如今,居住在祠堂边的村民早已走出旧屋搬进新房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岁月流转,这三条历经岁月洗礼的红色标语,不曾淡去,它们是声声号角,是铮铮誓言,先辈们的抗争与努力换来了我们的和平年代。山高水长,我们永远铭记、珍惜。
赞(0)
最新评论